一种便于折叠的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63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折叠的伞具,包括伞面、伞柄、伞骨和束带,伞面具有多条径向折痕线和多条周向折痕线,径向折痕线位于相邻伞骨的夹角角平分线处,周向折痕线位于以伞柄的固定端为圆心的圆周线处,径向折痕线与周向折痕线将伞面划分为多个内圈区域、多个第一外圈区域和多个第二外圈区域,第一外圈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呈镜面对称,第二外圈区域内设置有第三固定片,第三固定片在伞具折叠时与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不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伞具能够解决伞具收纳较为繁琐的问题,实现快速、方便、美观的伞具折叠。美观的伞具折叠。美观的伞具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折叠的伞具


[0001]本技术涉及伞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折叠的伞具。

技术介绍

[0002]伞具在人们日常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其进行折叠收拢。使用者在对伞具进行折叠时,需手动对伞面进行整理。收拢后的伞具也较难恢复原状,且经过多次使用,伞面上会出现很多不规整的折叠线,影响伞具外观,甚至可能损伤伞面。
[0003]因此,研究出一种便于折叠的伞具是本技术研究和改进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折叠的伞具,通过对伞面结构进行设计,解决伞具收纳较为繁琐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便于折叠的伞具,包括伞面、伞柄、用于支撑伞面的伞骨和用于收拢伞具的束带,所述伞骨设置在伞柄的固定端,所述束带设置在伞面的外表面处,所述伞面具有多条径向折痕线和多条周向折痕线,所述径向折痕线位于相邻伞骨的夹角角平分线处,所述周向折痕线位于以伞柄的固定端为圆心的圆周线处,所述径向折痕线与周向折痕线将伞面划分为多个内圈区域、多个第一外圈区域和多个第二外圈区域,所述第一外圈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关于第一外圈区域中的径向折痕线呈镜面对称,所述第二外圈区域内设置有第三固定片,所述第三固定片在伞具折叠时与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不重叠;
[0007]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周向外侧边缘沿第一外圈区域周向外侧的周向折痕线间隔设置,近伞骨一侧的径向边缘沿伞骨设置,远伞骨一侧的径向边缘为弧线设计,周向内侧边缘沿第一外圈区域周向内侧的周向折痕线间隔设置;
[0008]所述第三固定片的周向外侧边缘沿伞面边缘间隔设置,远伞骨一侧的径向边缘沿第二外圈区域中的径向折痕线间隔设置,近伞骨一侧的径向边缘为弧线设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和第三固定片为PU固定片、PVC固定片、PE固定片的一种。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伞具为自动伞。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提供的便于折叠的伞具,伞面具有多条径向折痕线和多条周向折痕线,径向折痕线与周向折痕线将伞面划分为多个内圈区域、多个第一外圈区域和多个第二外圈区域,通过在第一外圈区域内设置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第二外圈区域内设置第三固定片,第三固定片在伞具折叠时与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不重叠。第三固定片在伞具折叠时与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不重叠,可使得折叠伞具的时候固定片不发生摩擦碰撞,从而减少固定片的弯折,延长固定片的使用时间;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和第三固定片分
布在折痕线的一侧,可以增加所在区域的硬度和伞面的平整度,且在对伞具进行收拢时,由于单个第二外圈区域内只在其一侧设置第三固定片,固定片有一定重量,不需要整理伞面,只需将伞面收拢,由束带紧固,从而实现快速、方便、美观的伞具折叠。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伞具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伞具在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16]如图1

图2所示,一种便于折叠的伞具,包括伞面1、伞柄2、用于支撑伞面1的伞骨3和用于收拢伞具的束带4。在本实施例中,伞具为三折自动伞。伞骨3设置在伞柄2的固定端,束带4设置在伞面1的外表面处。
[0017]伞面1具有六条径向折痕线11和两条周向折痕线12。径向折痕线11位于相邻伞骨3的夹角角平分线处,周向折痕线12位于以伞柄2的固定端为圆心的圆周线处。径向折痕线11与周向折痕线12将伞面划分为六个内圈区域50、六个第一外圈区域51和六个第二外圈区域52。
[0018]第一外圈区域5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片51a和第二固定片51b,第二外圈区域52内设置有第三固定片52a。第一固定片51a、第二固定片51b和第三固定片52a为PU固定片。
[0019]第一固定片51a和第二固定片51b关于第一外圈区域51中的径向折痕线11呈镜面对称。第一固定片51a的周向外侧边缘沿第一外圈区域51周向外侧的周向折痕线12间隔设置,近伞骨3一侧的径向边缘沿伞骨3设置,远伞骨3一侧的径向边缘为弧线设计,周向内侧边缘沿第一外圈区域51周向内侧的周向折痕线12间隔设置。
[0020]第三固定片52a的周向外侧边缘沿伞面1边缘间隔设置,远伞骨3一侧的径向边缘沿第二外圈区域52中的径向折痕线11间隔设置,近伞骨3一侧的径向边缘为弧线设计。第三固定片52a在伞具折叠时与第一固定片51a、第二固定片51b不发生重叠,即伞具在折叠时,第三固定片52a在伞面上的投影区域A1与第一外圈区域51内固定片的投影区域A2不发生重叠。
[0021]可使得折叠伞具的时候固定片不发生摩擦碰撞,从而减少固定片的弯折,延长固定片的使用时间。
[0022]如此设置第一固定片51a、第二固定片51b和第三固定片52a,可以增加所在区域的硬度和整个伞面1的平整度,且在对伞具进行收拢时,由于单个第二外圈区域52内只在其一侧设置第三固定片52a,固定片都有一定重量,不需要整理伞面1,只需将伞面1收拢,由束带4紧固,从而实现快速、方便、美观的伞具折叠。
[002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折叠的伞具,包括伞面、伞柄、用于支撑伞面的伞骨和用于收拢伞具的束带,所述伞骨设置在伞柄的固定端,所述束带设置在伞面的外表面处,所述伞面具有多条径向折痕线和多条周向折痕线,所述径向折痕线位于相邻伞骨的夹角角平分线处,所述周向折痕线位于以伞柄的固定端为圆心的圆周线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折痕线与周向折痕线将伞面划分为多个内圈区域、多个第一外圈区域和多个第二外圈区域,所述第一外圈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关于第一外圈区域中的径向折痕线呈镜面对称,所述第二外圈区域内设置有第三固定片,所述第三固定片在伞具折叠时与第一固定片、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皓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天泽午福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