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主体及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49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手环主体及智能手环,在其中框二次注塑成型时内框能够得到有效定位,进而有效避免由于二次注塑压力导致内框错位变形进而导致天线断裂的问题。所述智能手环主体,包括中框和天线,中框包括内框和外框,天线形成在内框上;外框包括上部外框体、下部外框体和侧部外框体,内框的内环面上形成有环绕内环面一周的L形台阶部,L形台阶部包括竖直面和水平面,上部外框体的内环面位于竖直面上方且与竖直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内框上二次注塑成型外框时,内框内侧无需与模具成型部之间预留间隙,即内框可贴合模具成型部以得到有效定位,进而有效避免由于二次注塑压力导致内框错位变形进而导致天线断裂的问题。框错位变形进而导致天线断裂的问题。框错位变形进而导致天线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手环主体及智能手环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穿戴设备
,具体涉及智能手环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现代人对健康状况愈发关注,伴随着微型化智能技术发展,智能手环亦随之日新月异,并且大多数手环产品都要考虑高标准的防水要求,比如游泳模式,那么对整机的可靠性要求又提出了挑战。由于智能手环通常体积相对较小,其天线在手环主体上的设置需要考虑空间限制,同时也需要满足结构的强度、可靠性。目前常见的天线实现方式有LDS (Laser

Direct

structuring)天线,即利用计算机按照导电图形的轨迹控制激光的运动, 将激光投照到模塑成型的三维塑料器件上,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活化出电路图案。简单的说,在成型的塑料支架上,利用激光镭射技术直接在支架上化镀形成金属天线走线图案。LDS (Laser

Direct

structuring)天线通常再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形成在产品内部,以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
[0003]具体地,对于智能手环的LDS天线,首先天线镭雕化镀在手环主体中框的内框(即基材,一次注塑成型的零件)上,天线走线区域一般在内框背面并位于腕带导向插槽周围,然后再经过二次注塑包胶将天线夹设在中框的内框和外框(即覆盖材料,二次注塑成型的零件)之间,保证对天线的良好密封。
[0004]由于中框是手环主体的主要骨架部件,其承载着屏幕模组、主板、电池以及下壳,其中屏幕模组位于中框的环形区域靠上部并与中框固定连接为一体,下壳位于中框的下部并与中框连接为一体,上部主板及电池位于中框的环形区域靠下部,即位于屏幕模组和下壳之间。为对屏幕模组进行定位,在中框上形成有L形的定位部,屏幕模组置于定位部的水平面上,同时屏幕模组的周向侧面抵靠在定位部的竖直面上。
[0005]现有技术中,中框100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内框110和外框120,内框110为一次注塑成型零件,外框120是以内框110为基材二次注塑成型的零件,外框120包覆内框110的外环面、局部上表面和局部下表面,LDS天线200在内框110上的走线区域如图2所示,二次注塑成型后,LDS天线200夹设在内框110和外框120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外框120内侧的竖直挡板121包裹内框110的L形台阶部111的竖直面,则中框100上用于定位屏幕模组的定位部130由外框120的竖直挡板121的内侧面和内框110的L形台阶部111的水平面围成。这种结构的中框100,由于外框120的竖直挡板121位于内框110的L形台阶部111的内侧,则在二次注塑时,内框110的L形台阶部111的竖直面与模具成型部之间势必要留出空隙,以用于成型外框120的竖直挡板121,由于该空隙存在,导致内框110无定位,在二次注塑时,二射胶料会在注塑压力作用下冲击内框110易使内框110晃动错位或变形,从而易导致天线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手环主体及智能手环,在其中框二次注塑成型时中框的内框能够得到有效定位,进而有效避免由于二次注塑压力导致内框错位变形进而导致天线
断裂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手环主体,包括中框和天线,所述中框上形成有腕带连接部,且所述中框包括内框和二次注塑成型在所述内框外围的外框,所述天线形成在所述内框上;所述外框包括位于所述内框上方的上部外框体、位于所述内框下方的下部外框体和位于所述内框外环面外侧的侧部外框体,所述内框的内环面上形成有环绕所述内环面一周的L形台阶部,所述L形台阶部包括竖直面和位于所述竖直面内侧下方的水平面,所述上部外框体的内环面位于所述竖直面上方且与所述竖直面平齐。
[0008]所述内框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环绕所述内框的上表面一周,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底边与所述竖直面的顶边重合,所述上部外框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适配贴合的第二倾斜面。
[0009]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0
°‑
45
°

[0010]所述内框上形成有位于所述腕带连接部内的腕带导向插槽,所述天线位于所述腕带导向插槽的侧部,所述腕带导向插槽所在内框区域为实心结构。
[0011]所述腕带导向插槽的槽壁上形成有第一加强部,所述外框上对应形成有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配合以增大所述内框与所述外框的结合强度。
[0012]所述第一加强部为凹槽,所述第二加强部对应为凸起。
[0013]所述第一加强部数量为多个。
[0014]所述外框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PA。
[0015]所述天线镭雕化镀在所述内框上。
[0016]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手环主体和与智能手环主体连接的腕带,所述智能手环主体为上述的智能手环主体。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智能手环主体,其中框的外框上部框体的内环面位于内框的L形台阶部的竖直面上方且与该竖直面平齐,即不再如现有技术中在外框内侧设置竖直挡板来包裹内框L形台阶部竖直面,则在内框上二次注塑成型外框时,内框内侧无需与模具成型部之间预留间隙,即内框可贴合模具成型部以得到有效定位,进而有效避免由于二次注塑压力导致内框错位变形进而导致天线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环主体的中框正面视角断面图;
[0019]图2为现有技术中手环主体的中框内框背面视角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环主体的中框正面视角断面图;
[0021]图4为图3的I部放大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环主体的中框内框背面视角立体图。
[0023]图1至图2中附图说明:100、中框;110、内框;111、L形台阶部;112、通孔部;120、外框;121、竖直挡板;200、LDS天线;130、定位部;
[0024]图3至图5中附图说明:100、中框;120、内框;121、L形台阶部;121A、竖直面;121B、水平面;122、上表面;123、第一倾斜面;124、腕带导向插槽;125、第一加强部;130、外框;
131、上部外框体;131A、内环面;131B、第二倾斜面;132、下部外框体;133、侧部外框体;200、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图3至图5,本实施例智能手环主体,包括中框100和天线200,中框100上形成有腕带连接部,用于插接腕带以与智能手环主体构成完整的智能手环,腕带连接部通常为插孔或插槽;中框100包括内框120和二次注塑成型在内框120外围的外框130,天线200形成在内框上120;如图3和图4所示,外框130包括位于内框120上方的上部外框体131、位于内框120下方的下部外框体132和位于内框120外环面外侧的侧部外框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环主体,包括中框和天线,所述中框上形成有腕带连接部,且所述中框包括内框和二次注塑成型在所述内框外围的外框,所述天线形成在所述内框上;所述外框包括位于所述内框上方的上部外框体、位于所述内框下方的下部外框体和位于所述内框外环面外侧的侧部外框体,所述内框的内环面上形成有环绕所述内环面一周的L形台阶部,所述L形台阶部包括竖直面和位于所述竖直面内侧下方的水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外框体的内环面位于所述竖直面上方且与所述竖直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环绕所述内框的上表面一周,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底边与所述竖直面的顶边重合,所述上部外框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适配贴合的第二倾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环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0
°‑
45
°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路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