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41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气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煤气入口,下端一侧设有煤气出口,另一侧设有排污口,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喷淋层、冷却段和断液层,所述冷却层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蒸气入口和蒸气出口,所述断液层与设于壳体侧壁的排液口相通,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有用于加热沉淀在壳体底部污物的加热管。该冷却装置在壳体内自上而下设置多层冷却段,多层冷却段在壳体内形成煤气直流冷却通道,采用直流通道,换热无死角,冷却效果好且便于清洗不结垢,气体阻力小,对后序工艺和鼓风机有利。且装置整体体积小、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输和安装。便于运输和安装。便于运输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冷却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煤气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国内现有焦炉产生的荒煤气都是横管式初冷器冷却工艺,来自焦炉的荒煤气与焦油和氨水沿煤气管道至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荒煤气由上部出来,进入多台并联操作的横管初冷器分三段冷却。为了保证初冷器冷却效果,在上、下段连续喷洒焦油、氨水混合液,在其顶部用热氨水定期冲洗,以清除管壁上的焦油、萘等杂质,但效果不好,由于横管式初冷器换热管排列密集,焦油、煤渣、萘油等介质冷却后会黏连在管壁上,长时间堆积填满管与管之间的缝隙,造成煤气不流通,整台冷却器阻力增大,换热效果下降,煤气温度升高给后序工段带来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气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采用直流通道、流道宽,便于清洗、不易结垢,气体阻力小、冷却效果好,换热冷却无死角,更好的把煤气降到要求温度,有利于后序工艺的操作。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气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煤气入口,下端一侧设有煤气出口,另一侧设有排污口,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喷淋层、冷却段和断液层,所述冷却段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蒸气入口和蒸气出口,所述断液层与设于壳体侧壁的排液口相通,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有用于加热沉淀在壳体底部污物的加热层。
[0005]进一步,所述冷却段为板式换热器。
[0006]进一步,所述冷却段包括高温冷却段、至少一层中温冷却段和低温冷却段,所述高温冷却段的上方设有喷淋层,下方设有断液层,所述中温冷却段的上方设有喷淋层,下方设有断液层,所述低温冷却段的上方设有喷淋层,高温冷却段、中温冷却段和低温冷却段每段分别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蒸气入口和蒸气出口。
[0007]进一步,所述高温冷却段、中温冷却段和低温冷却段结构相同,分别包括板式换热器主体和煤气通道,板式换热器主体内腔设有连通的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一端与冷却水入口相通,另一端与冷却水出口相通,相邻的冷却水通道之间为煤气通道;所述蒸气入口和蒸气出口均与冷却水通道内腔相通。
[0008]进一步,所述断液层包括隔板、煤气通口和引流板,所述隔板四周与壳体内壁密封连接,隔板上设有多个条形煤气通口,所述煤气通口为高于隔板上表面且上下贯通的通槽,煤气通口的上方设有倒“V”型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两侧下部分别通过支撑架与煤气通口侧壁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喷淋层包括主管、副管和喷洒液口,所述喷洒液口设于壳体外侧,所述主管一端与喷洒液口连通,主管侧壁设有多个副管,每个副管上设有多个朝向板式换热
器喷淋的喷孔。
[0010]进一步,所述壳体内上端设有起到煤气均匀分布的煤气分布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的冷却装置在壳体内自上而下设置多层冷却段,多层冷却段在壳体内形成煤气直流冷却通道,采用直流通道,换热无死角,冷却效果好,且装置整体体积小、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输和安装。降低了气体阻力,提高冷却效率,且便于清洗不结垢,对后序工艺和鼓风机有利。
[0013]2、由于在冷却段上设置蒸气进出口和喷淋层,当板式换热器出现杂质挂壁严重时,通过蒸气进入循环水通道,对板式换热器进行加热,经过加热后的杂质再通过上方的喷淋层喷淋清洗,解决了以往横管式冷却器难以清洗的困难,提高了冷却效果。
[0014]3、通过在冷却段下部设置断液层,断液层上的多个条形煤气通道保证了气体顺畅的下行均匀分布,由于在煤气通道上部设置了引流板,使冷却后的气体进行气液分离,防止液体随气体下行,降低了气体湿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
[0016]图2为图1中A

A剖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B

B剖视图;
[0018]图4为断液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断液层上设置气体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喷淋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壳体、2煤气入口、3煤气出口、4喷淋层、41主管、42喷洒液口、43副管、44喷孔、5高温冷却段、51板式换热器主体、52冷却水通道、53煤气通道、6中温冷却段、7低温冷却段、8冷却水出口、9冷却水入口、10断液层、101隔板、102煤气通口、103引流板、104支撑架、11排液口、12蒸气入口、13蒸汽出口、14加热层、15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煤气冷却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煤气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煤气入口2,下端一侧设有煤气出口3,煤气经入口进入壳体1内经过多次冷却后达到一定温度最终从煤气出口3排出,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排污口15,壳体1内腔设有喷淋层4、冷却段、断液层10和加热层14,冷却段为焊接在壳体内腔的板式换器。通过加热层14的加热管可加热沉淀在壳体1底部的污物,污物融化后由一侧的排污口15排出。由图1所示,所述冷却段包括高温冷却段5、至少一层中温冷却段6和低温冷却段7,多段冷却层在壳体内形成煤气直通冷却通道。所述高温冷却段5的上方设有喷淋层4,下方设有断液层10,所述中温冷却段6的上方设有喷淋层4,下方设有断液层10,所述低温冷却段7的上方设有喷淋层4,高温冷却段5、中温冷却段6和低温冷却段7每段分别设有冷却水入口9、冷却水出口8、蒸气入口12和蒸气出口13。所述断液层10与设于壳体1侧壁的排液口11相通,设置断液层在保证煤气自上
而下流通的同时,还能将煤气冷却时产生的液体收集排出。
[0025]壳体1可采用分段式拼接,根据壳体1的尺寸以及工艺要求的不同,在壳体内腔自上而下可设置不同数量的冷却段,只要保证冷却后从煤气出口排出的煤气温度达到21℃

22℃即可。
[0026]高温冷却段5、中温冷却段6和低温冷却段7结构相同,分别包括板式换热器主体51和煤气通道53,板式换热器主体51内腔设有连通的冷却水通道52,所述冷却水通道52一端与冷却水入口9相通,另一端与冷却水出口8相通,相邻的冷却水通道52之间为煤气通道53,通过板式换热器内流动的冷却水对煤气进行换热冷却。高温冷却段换热后的水温度较高可用于冬季采暖使用。所述蒸气入口12和蒸气出口13均与冷却水通道52内腔相通,如图1所示,蒸气入口12和蒸气出口13设置在冷却段的一端,在使用中,为了便利也可将冷却水入口和出口作为蒸气的入口和出口,蒸气通道和冷却水通道为同一个通道。设置蒸气入口和出口的主要作用是,由于板式换热器工作一定时间后会产生焦油和煤粉挂壁的现象,容易出现煤气通道堵塞的情况,通过输送蒸气对板式换热器挂壁的沉淀物进行加热,融化后的沉淀物再通过上部的喷淋层进行喷淋,就会起到清洗板式换热器外壁的作用,保证整个设备的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煤气入口,下端一侧设有煤气出口,另一侧设有排污口,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喷淋层、冷却段和断液层,所述冷却段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蒸气入口和蒸气出口,所述断液层与设于壳体侧壁的排液口相通,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有用于加热沉淀在壳体底部污物的加热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段为板式换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煤气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却段包括高温冷却段、至少一层中温冷却段和低温冷却段,所述高温冷却段的上方设有喷淋层,下方设有断液层,所述中温冷却段的上方设有喷淋层,下方设有断液层,所述低温冷却段的上方设有喷淋层,高温冷却段、中温冷却段和低温冷却段每段分别设有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蒸气入口和蒸气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气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温冷却段、中温冷却段和低温冷却段结构相同,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玉璋江玉先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晟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