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39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包括主梁,所述主梁对称呈井形设置,所述主梁间设置有横梁,所述主梁三侧面的所述横梁间设置有撑杆,所述主梁下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主梁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设置有防渗水机构,所述防渗水机构包括顶柱,所述顶柱上端设置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内设置有斜面块,所述斜面块一侧设置有汇集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渗水机构的顶柱焊接在顶板与收集斗间,使收集斗置于顶板上侧,对电梯井上方落下的水液进行收集,通过收集斗进行汇集,然后有斜面块向一侧的汇集槽内集中,由两侧的落水管排出,避免水液直接覆盖在顶板上长期造成电梯井上方渗水,提高了电梯井使用效果。提高了电梯井使用效果。提高了电梯井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井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还存在着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居民楼,这些建筑由于在当时建造时没有规划电梯的安装,如今该部分既有建筑仍有一定的设计居住年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年龄增加,这些没有安装的居民楼功能性不够完善,给用户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在此背景下,如何在类似的居民楼上快速加装电梯,成为一个迫切且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一体化钢结构井道成为加装电梯首选的电梯井道结构,各大电梯工程从业单位也对一体化钢结构井道的施工安装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市场上也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电梯井多是裸露在外,且顶部只是简单的进行隔板处理,随着使用周期的增长,其顶部容易出现渗水现象,给电梯的运行带来了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包括主梁,所述主梁对称呈井形设置,所述主梁间设置有横梁,所述主梁三侧面的所述横梁间设置有撑杆,所述主梁下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主梁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设置有防渗水机构,所述防渗水机构包括顶柱,所述顶柱上端设置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内设置有斜面块,所述斜面块一侧设置有汇集槽,所述汇集槽前后下端设置有落水管。
[0006]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柱为圆柱钢或方形钢,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主梁焊接,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通孔。
[0007]如此设置,通过所述支撑底板提高电梯井的支撑稳定性,便于对电梯井进行安装固定。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柱在所述顶板上均布有三处或四处,所述顶柱与所述顶板焊接。
[0009]如此设置,提高所述顶柱与所述顶板的连接牢固性。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顶柱与所述收集斗焊接,所述收集斗呈倒锥形斗状。
[0011]如此设置,通过所述顶柱稳定的支撑所述收集斗,使所述收集斗将电梯井上方的水液进行集中收集。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收集斗的上端面面积大于所述顶板的面积,所述斜面块呈前后对称,且中间位置高于前后两端。
[0013]如此设置,防止水液滴落在所述顶板上端,使电梯井内出现漏水现象。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斜面块与所述收集斗焊接,所述斜面块在所述收集斗内向一侧
靠齐。
[0015]如此设置,使水液通过所述斜面块向一侧集中收集,便于对水液进行汇集。
[0016]进一步设置:所述落水管与所述收集斗焊接,所述落水管与所述汇集槽连通。
[0017]如此设置,提高所述落水管与所述收集斗的连接密封性,保证落水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通过防渗水机构的顶柱焊接在顶板与收集斗间,使收集斗置于顶板上侧,对电梯井上方落下的水液进行收集,通过收集斗进行汇集,然后有斜面块向一侧的汇集槽内集中,由两侧的落水管排出,避免水液直接覆盖在顶板上长期造成电梯井上方渗水,提高了电梯井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的轴测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1、主梁;2、横梁;3、撑杆;4、顶板;5、防渗水机构;51、顶柱;52、收集斗;53、斜面块;54、汇集槽;55、落水管;6、支撑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包括主梁1,主梁1对称呈井形设
置,主梁1间设置有横梁2,主梁1三侧面的横梁2间设置有撑杆3,主梁1下端设置有支撑底板6,主梁1上端设置有顶板4,顶板4上端设置有防渗水机构5,防渗水机构5包括顶柱51,顶柱51上端设置有收集斗52,收集斗52内设置有斜面块53,对上方收集的水液进行导向流动,斜面块53一侧设置有汇集槽54,用于集中水液,汇集槽54前后下端设置有落水管55。
[0031]优选的:顶柱51为圆柱钢或方形钢,支撑底板6与主梁1焊接,支撑底板6上设置有通孔,通过支撑底板6提高电梯井的支撑稳定性,便于对电梯井进行安装固定;顶柱51在顶板4上均布有三处或四处,顶柱51与顶板4焊接,提高顶柱51与顶板4的连接牢固性;顶柱51与收集斗52焊接,收集斗52呈倒锥形斗状,通过顶柱51稳定的支撑收集斗52,使收集斗52将电梯井上方的水液进行集中收集;收集斗52的上端面面积大于顶板4的面积,斜面块53呈前后对称,且中间位置高于前后两端,防止水液滴落在顶板4上端,使电梯井内出现漏水现象;斜面块53与收集斗52焊接,斜面块53在收集斗52内向一侧靠齐,使水液通过斜面块53向一侧集中收集,便于对水液进行汇集;落水管55与收集斗52焊接,落水管55与汇集槽54连通,提高落水管55与收集斗52的连接密封性,保证落水效果。
[0032]本技术工作原理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所述主梁对称呈井形设置,所述主梁间设置有横梁,所述主梁三侧面的所述横梁间设置有撑杆,所述主梁下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主梁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设置有防渗水机构,所述防渗水机构包括顶柱,所述顶柱上端设置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内设置有斜面块,所述斜面块一侧设置有汇集槽,所述汇集槽前后下端设置有落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为圆柱钢或方形钢,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主梁焊接,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渗水结构的电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吴榕曦
申请(专利权)人:奥蒂快建钢结构工程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