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电热多用平底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2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动电热多用平底锅。采用烧结工艺将陶瓷型电热膜烧结在锅体底面外侧,由感温元件、双向可控硅、触发管、电阻、电容组成控温装置,使用时,接通电源,控温装置自动将锅的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放入食物,便可对食品进行自动控温烹饪。该种平底锅,升温快,加热均匀。节省电能;对不同烹饪对象可实现自动的煎、烤、烙多种功能。(*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它属于一种电热平底锅(国际专利分类号A47J27/086)。目前的电热平底锅,由于没有控温装置,不能自动对食物进行烹饪,需用人对锅中食物及时翻转,否则会发生锅中烹饪食物局部过火烧糊、巴锅、生熟不均等问题,其次是锅体加热温度不均匀,中间温度高,四周温度低。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对食物进行控温自动烹饪,无需翻转的电热多用平底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高温烧结的方法,将陶瓷型电热膜直接烧结在平底锅呈下凹球面的底面外侧,电热膜上引出电极与装在平底锅底面外侧的感温元件、双向可控硅、触发管、电阻、电容联接,组成控温装置。电热膜的形状可以做成方形、环形、弧形多边形或这几种几何形状的组合;锅底电热膜中的外环膜做为控温装置的供电分压环。电热膜上的电极形状为直条形或燕尾形;为了电热膜之间的联接,电极可以是二个或多个。本技术采用的控温装置,使其在调定的温度范围内,能自动对食品进行控温烹饪,锅底多环膜的最外环做为控温装置的供电分压环,使锅底的温度能保持均匀一致,有效地克服了中间温度高、四周温度低,加热不均匀的缺点;可以用手控温度档调定温度,设有三个手动转换开关档,针对不同的烹饪对象实现煎、烤、烙等多种功能。陶瓷型电热膜做为电发热体,它与被加热容器直接烧结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比现有的以电热管或电热板为电发热体的电热锅,热效率高,可达85%以上,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合理。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半剖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原理图。1、锅体,2、陶瓷型电热膜,3、感温元件,4、手控温度档,5、外支承套,6、底座,7、电极。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平底锅的具体结构可以做成锅体1,外支承套5与底座6联接的双层结构。锅体1选用能与陶瓷型电热膜2烧结成一体的材料,例如搪瓷或陶瓷;在其呈下凹球面的底面外侧用高温烧结的方法,烧结上多环状的陶瓷型电热膜2,引出直条形电极7,多环膜的外环膜做为控温装置的供电分压环,在环间布有三组PTC做为感温元件3,PTC通过开关K和触发二极管D1、双向可控硅D2、电容C等联接,接通外电源。开关K做为手控温度档4设三个档位,1档可以做为自动煎烤档,2档可以做为自动烙饼档,3档可以做为自动煎蛋档。使用时,接通外电源,将手控温度档4置于所需档位,如2档,可自动烙饼,不用翻转,直至成熟,方便、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电热多用平底锅,由耐热容器、电发热体、控温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锅体1底面外侧呈下凹球面,烧结有陶瓷型电热膜2做为电发热体,并布有感温元件3,它与双向可控硅、触发管、电阻、电容联接,组成控温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电热多用平底锅,由耐热容器、电发热体、控温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锅体1底面外侧呈下凹球面,烧结有陶瓷型电热膜2做为电发热体,并布有感温元件3,它与双向可控硅、触发管、电阻、电容联接,组成控温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平底锅,其特征在于烧结在锅体1底面外侧的陶瓷型电热膜2的形状为方形、环形、弧形、多边形或这几种几何形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华尹维平朱正阳王福永南振英林德伟陆龙波张书宽李永茂张良颜英裴万鑫雷保良王宏许力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