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动调节负弯矩张拉高空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20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转动调节负弯矩张拉高空作业平台,包括主承重平台(1)以及所述主承重平台(1)两侧对称设置的可转动副承重平台(2);所述主承重平台(1)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骨架(3),所述底板骨架(3)两侧设置有立杆(4),所述两侧立杆(4)之间设置有交叉式防护栏(8);所述副承重平台(2)与立杆(4)之间设置有斜拉钢丝(10),与立杆(4)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的优点是提供一种能够转动调节的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人员可以站立在主副承重平台上的进行负弯矩张拉施工,保证负弯矩张拉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负弯矩张拉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保证负弯矩张拉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动调节负弯矩张拉高空作业平台


[0001]本申请属于桥梁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可转动调节负弯矩张拉高空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桥梁建设高度逐渐增高,预制T型梁板成为桥梁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梁板形式。在T型梁现场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中梁湿接缝处进行负弯矩张拉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导致桥面系负弯矩张拉施工进度缓慢。
[0003]桥面系混凝土施工结束后方可进行负弯矩张拉作业,然而负弯矩张拉齿板位于翼缘板下方,且在桥面系下高空作业没有预留施工平台,实际施工时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0004]1、高空作业人员系安全带到翼缘板下进行施工平台的制作,使用爬梯到作业平台上进行负弯矩张拉作业;
[0005]2、采用可升降机械,操作人员乘坐升降平台,直接升至翼缘板附近进行负弯矩张拉作业。
[0006]方案1操作较为复杂,移动拆卸较为复杂,施工安全性较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方案2对下方场地与机械要求较高,面对超高墩桥梁适用性较差。
[0007]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就地取材、操作简便、可周转使用的桥面系负弯矩张拉高空作业平台,以保证负弯矩张拉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高空作业没有预留施工平台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转动调节负弯矩张拉高空作业平台。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转动调节负弯矩张拉高空作业平台,包括主承重平台1以及所述主承重平台1两侧对称设置的可转动副承重平台2;
[0010]所述主承重平台1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骨架3,所述底板骨架3两侧设置有立杆4,所述立杆4顶部弯折形成吊环5,所述两侧立杆4之间设置有交叉式防护栏8,立杆4上部设置有安全防护圈9;
[0011]所述主承重平台1和副承重平台2通过多个连接横杆6连接,所述连接横杆6穿过主承重平台1的骨架并向上弯折形成转动挂环7,所述转动挂环7可绕底板骨架3转动;
[0012]所述副承重平台2与立杆4之间设置有斜拉钢丝10,所述斜拉钢丝10中间设置有花篮螺丝11,斜拉钢丝10上端弯折形成卡扣12,与立杆4卡接。
[0013]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主承重平台1底部前后均设置有立杆4,所述立杆4设置有四个。
[0014]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交叉式防护栏8设置在左右相邻的立杆4之间。
[0015]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副承重平台2的中部和端部与立杆4之间设置有斜拉钢丝10。
[0016]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一侧副承重平台2与立杆4之间设置有4条斜拉钢丝10。
[0017]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底板骨架3、立杆4和连接横杆6均由钢筋制得。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技术的的优点是提供一种能够转动调节的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人员可以站立在主副承重平台上的进行负弯矩张拉施工,保证负弯矩张拉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0020](2)本技术采用钢筋、钢丝、花篮螺丝预先制作,可在桥面系周转使用,便于取材,操作简便,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保证负弯矩张拉施工效率。
[0021](3)本技术通过转动调节副承重平台,完全打开可增大了高空作业范围,完全收起占用空间少,便于现场工人操作移动。
[0022](4)本技术通过调整斜拉钢丝与花篮螺丝实现长度与角度的调节,可实现不同角度的调整,适用性更强。
[0023](5)本技术通过转动调节副承重平台开合角度,可将副承重平台顶在T型梁腹板位置,提升了作业平台的稳定性。
[0024](6)本技术可将现场操作人员将安全带挂在立杆上部安全防护圈上,可保障负弯矩张拉作业人员的安全。
[0025](7)本技术通过左右两侧立杆间设置的交叉式防护栏以及斜拉钢丝兼做辅助防护措施,提升了高空安全作业系数。
附图说明
[0026]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8]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9]图3为副承重平台完全收起状态示意图;
[0030]图4为副承重平台放大示意图;
[0031]图5为斜拉钢丝放大示意图;
[0032]图中:1

主承重平台,2

副承重平台,3

底板骨架,4

立杆,5

吊环,6

连接横杆,7

转动挂环,8

交叉式防护栏,9

安全防护圈,10

斜拉钢丝,11

花篮螺丝,12

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转动调节负弯矩张拉高空作业平台,包括主承重平台1以及所述主承重平台1两侧对称设置的可转动副承重平台2;
[0035]所述主承重平台1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骨架3,所述底板骨架3两侧设置有立杆4,所述立杆4顶部弯折形成吊环5,所述两侧立杆4之间设置有交叉式防护栏8,立杆4上部设置有安全防护圈9;
[0036]所述主承重平台1和副承重平台2通过多个连接横杆6连接,所述连接横杆6穿过主承重平台1的骨架并向上弯折形成转动挂环7,所述转动挂环7可绕底板骨架3转动;
[0037]所述副承重平台2与立杆4之间设置有斜拉钢丝10,所述斜拉钢丝10中间设置有花篮螺丝11,斜拉钢丝10上端弯折形成卡扣12,与立杆4卡接。
[0038]高空作业人员可以站立在主副承重平台上的进行负弯矩张拉施工,保证负弯矩张拉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0039]其中,所述主承重平台1底部前后均设置有立杆4,所述立杆4设置有四个,设置在主承重平台1的四角处,可用来固定安全防护圈9和斜拉钢丝10。
[0040]其中,所述交叉式防护栏8设置在左右相邻的立杆4之间,可对施工人员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0041]其中,所述副承重平台2的中部和端部与立杆4之间设置有斜拉钢丝10,所述一侧副承重平台2与立杆4之间设置有4条斜拉钢丝10,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两道斜拉钢丝10,可以更稳定的固定副承重平台2,提高整个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42]其中,所述底板骨架3、立杆4和连接横杆6均由钢筋制得,可在桥面系周转使用,便于取材,操作简便,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保证负弯矩张拉施工效率。
[0043]本技术装配完成后,在使用时,先将吊环5固定,高空作业人员站在主承重平台1上,将将安全带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动调节负弯矩张拉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承重平台(1)以及所述主承重平台(1)两侧对称设置的可转动副承重平台(2);所述主承重平台(1)底部固定设置有底板骨架(3),所述底板骨架(3)两侧设置有立杆(4),所述立杆(4)顶部弯折形成吊环(5),所述两侧立杆(4)之间设置有交叉式防护栏(8),立杆(4)上部设置有安全防护圈(9);所述主承重平台(1)和副承重平台(2)通过多个连接横杆(6)连接,所述连接横杆(6)穿过主承重平台(1)的骨架并向上弯折形成转动挂环(7),所述转动挂环(7)可绕底板骨架(3)转动;所述副承重平台(2)与立杆(4)之间设置有斜拉钢丝(10),所述斜拉钢丝(10)中间设置有花篮螺丝(11),斜拉钢丝(10)上端弯折形成卡扣(12),与立杆(4)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彦平高宇甲王文章项萌李思昊汪显庭金钺寒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