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滤芯及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508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滤芯及净水系统。具体的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套筒组件并将所述壳体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滤腔,如此可以简化所述复合滤芯的内部结构,减少装配所述复合滤芯需要的零件,从而降低所述复合滤芯的装配难度。如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复合滤芯的连接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合滤芯装配较复杂的问题。中复合滤芯装配较复杂的问题。中复合滤芯装配较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滤芯及净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滤芯及应用所述复合滤芯的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滤芯零件,为了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往往采用较复杂的密封结构。即现有的复合滤芯用于密封的零件较多,装配较复杂,如此导致了现有的复合滤芯制造难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滤芯及应用所述复合滤芯的净水系统。
[000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滤芯,包括:
[0005]壳体,包括前置进水口、前置出水口、后置进水口、后置出水口;
[0006]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下方,且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0007]滤材,包括前置滤材和后置滤材,所述前置滤材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前置滤材的中心管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所述后置滤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后置滤材的中心管与所述后置出水口连通;
[0008]套筒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且套设在所述后置滤材的外周,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后置滤材之间形成后置进水腔,所述后置进水腔连通所述后置进水口;所述第一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外周,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之间形成前置出水腔,所述前置出水腔连通所述前置出水口和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下方,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前置滤材之间形成有前置进水腔,所述前置进水腔与所述前置进水口连通。
[0009]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盖板、第一隔离筒、承载环和连通管,所述第一隔离筒连接所述盖板的外周缘,并向下延伸,所述承载环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筒,并由所述第一隔离筒侧向凸出,所述连通管在上下方向上将所述盖板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底板和第二隔离筒,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连通管连通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隔离筒由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前置滤材安装于所述盖板下方,所述前置滤材的中心管与所述连通管对接连通;所述后置滤材安装于所述第二隔离筒内;所述第一套筒套接所述第一隔离筒,并由所述承载环承载;所述第二套筒套接在所述第一隔离筒的内侧;所述第三套筒套接在所述第二隔离筒的外侧,并由所述底板承载。
[001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外壁和所述壳体内壁共同形成有第
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连通所述前置进水口和前置进水腔。
[00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滤芯包括下端盖,所述下端盖连接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壳体底端,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下端盖的连接处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间隙和所述前置进水腔的通孔。
[001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滤芯包括上端盖组件,所述上端盖组件包括第一上端盖、第二上端盖、第三上端盖,所述第一上端盖、第二上端盖、第三上端盖由外到内依次与所述第一套筒、第三套筒、后置过滤体连接,所述第一上端盖、所述第二上端盖设置有供所述第三上端盖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一上端盖设置有供所述第二上端盖通过的通孔。
[001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端盖设置有连通所述前置出水口和所述前置出水腔的通孔,所述第二上端盖设置有连通所述后置进水口和所述后置进水腔的通孔,所述第三上端盖设置有连通所述后置滤材的中心管和所述后置出水口的通孔。
[001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端盖和所述第一套筒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二上端盖和所述第三套筒一体化设置。
[001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置滤材通过黏胶连接所述第三上端盖和所述连接件的底板,所述前置滤材通过黏胶连接所述下端盖和所述连接件的盖板。
[0016]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包括所述的复合滤芯。
[0017]如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滤芯及应用所述复合滤芯的净水系统。具体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连接件的滤芯,所述连接件用于与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连接,在分隔所述滤芯为同时具有两个滤材及相对独立的过滤空间的同时,简化组装所述复合滤芯所需要的零件。如此,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复合滤芯装配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复合滤芯的剖面图;
[0020]图3为图1中复合滤芯的爆炸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说明:
[002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连接件11第一安装座111盖板112第一隔离筒113承载环114连通管12第二安装座121底板121第二隔离筒20复合滤芯21壳体21a前置进水口21b前置出水口21c后置进水口21d后置出水口22前置滤材22a第一套筒22b第二套筒23a第三套筒23后置滤材24上端盖组件24a第一上端盖
24b第二上端盖24c第三上端盖25下端盖26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滤芯20零件较多,装配较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特殊结构连接件10的复合滤芯20,用于减小所述复合滤芯20的装配难度。
[0029]请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前置进水口、前置出水口、后置进水口、后置出水口;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下方,且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滤材,包括前置滤材和后置滤材,所述前置滤材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前置滤材的中心管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所述后置滤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后置滤材的中心管与所述后置出水口连通;套筒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且套设在所述后置滤材的外周,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后置滤材之间形成后置进水腔,所述后置进水腔连通所述后置进水口;所述第一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筒外周,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之间形成前置出水腔,所述前置出水腔连通所述前置出水口和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下方,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前置滤材之间形成有前置进水腔,所述前置进水腔与所述前置进水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盖板、第一隔离筒、承载环和连通管,所述第一隔离筒连接所述盖板的外周缘,并向下延伸,所述承载环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筒,并由所述第一隔离筒侧向凸出,所述连通管在上下方向上将所述盖板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底板和第二隔离筒,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连通管连通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隔离筒由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前置滤材安装于所述盖板下方,所述前置滤材的中心管与所述连通管对接连通;所述后置滤材安装于所述第二隔离筒内;所述第一套筒套接所述第一隔离筒,并由所述承载环承载;所述第二套筒套接在所述第一隔离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安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麦克罗美的滤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