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床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04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9
悬浮床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床体,床体上设有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和连接轴,左足支架装置和右足支架装置的结构相同,左足支架装置包括承托板和支架体,支架体包括支架底杆和支架伸缩杆,所述承托板的背面设有转动座,所述连接轴与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的转动座转动配合,在承托板上设有连接装置。将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固定在悬浮床上,烧伤病人的左足和右足分别作用于承托板,因为承托板的转动座与连接轴转动配合,这样可以使承托板相对于连接轴转动,且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的结构相对独立设置,可分别转动,这样根据烧伤病人的需求分别对走右足进行踝泵运动。求分别对走右足进行踝泵运动。求分别对走右足进行踝泵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床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床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面积患者烧伤后,长期卧床,通常使用数个枕头使双足伸直固定,抬高双下肢进行踝泵运动,以达到预防足下垂和烧伤后血液回流障碍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然而因为病床的结构以及患者的身材各异,枕头的支撑力度不够,不够支撑双足伸直的力量,导致双足无法很好的固定支撑。双下肢烧伤后,无法用力抬高进行活动及锻炼。血液回流障碍,容易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207928640U公开了一种踝泵运动器,括水平放置板、插板、转动销、支撑板、弹簧、踏板;所述的水平放置板末端依次设有三条凹槽;所述的三条凹槽依次对应三个不同的档位,即I档、II档和III档;所述的插板与任一凹槽均可配合固定;所述的转动销两端两侧相对位置分别连接设有固定片。上述专利的踏板为整体结构,不能单独对烧伤病人的双足进行踝泵运动,也不能针对不同腿长的烧伤病人进行尺寸调节,同时功能较为单一,防止烧伤病人足下垂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单独对烧伤病人的双足进行踝泵运动、防止烧伤病人足下垂的悬浮床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床体,在床体上设有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所述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和连接轴,所述左足支架装置和右足支架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左足支架装置包括承托板和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支架底杆和支架伸缩杆,所述支架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均呈管状,第一伸缩杆一端与连接轴相连接,第一伸缩杆表面沿轴向设有防旋槽,第一伸缩杆内设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包括三角弹簧,三角弹簧两端各设有一个按钮,按钮凸出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组按钮孔组,每组按钮孔组包括能与两个按钮匹配的两个按钮孔,第二伸缩杆内壁设有与防旋槽配合的防旋块,第一伸缩杆另一端插入第二伸缩杆内并通过两个按钮及防旋槽安装,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与支架底杆垂直设置,所述承托板的背面设有转动座,所述连接轴与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的转动座转动配合,在承托板上设有能与支架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装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底杆上设有底杆固定座,底杆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处设有固定螺栓件。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承托板的正面设有脚掌固定座,脚掌固定座上设有束缚带,在脚掌固定座与脚掌接触的端面设有按摩垫。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连接轴对应承托板的位置处设有扭簧件,扭簧件的一端与承托板连接,扭簧件的一端与承托板连接,扭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
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在承托板的背面的顶部位置并与之铰接的连接杆,在支架伸缩杆上设有连接座,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座相配合并使承托板呈水平状态,在连接杆与连接座的配合端设有连接螺栓件。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浮床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还包括红外计数器,所述红外计数器包括红外线探针和计数器,所述红外线探针的发射端与承托板平行设置,所述红外线探针与计数器连接。
[0011]有益效果:(1)将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通过支架体固定在悬浮床的两侧,烧伤病人的左足和右足分别作用于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的承托板,因为承托板的转动座与连接轴转动配合,这样可以使承托板相对于连接轴转动,且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的结构相对独立设置,可以分别转动,这样可以根据烧伤病人的需求分别对走右足进行踝泵运动。
[0012](2)支架伸缩杆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这样根据烧伤病人身长尺寸,对支架伸缩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不用专门进行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与悬浮床相对位置的调节。
[0013](3)在所述连接轴对应承托板的位置处设有扭簧件,使得烧伤病人进行踝泵运动时需要克服扭簧的阻力,进而增加了训练强度。
[0014](4)在承托板上设有能与支架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使承托板呈水平状态,从而可以将烧伤病人的双足进行承托,防止足下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的支架伸缩杆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9]实施例1:由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一种悬浮床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床体,在床体上设有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所述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左足支架装置1、右足支架装置2、连接轴3和红外计数器4,所述左足支架装置1和右足支架装置2的结构相同,所述左足支架装置1包括承托板5和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支架底杆6和支架伸缩杆,所述支架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8,第一伸缩杆7和第二伸缩杆8均呈管状,第一伸缩杆7一端与连接轴3相连接,第一伸缩杆7表面沿轴向设有防旋槽,第一伸缩杆7内设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包括三角弹簧9,三角弹簧9两端各设有一个按钮10,按钮10凸出第一伸缩杆7,第二伸缩杆8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组按钮孔组,每组按钮孔组包括能与两个按钮10匹配的两个按钮孔19,第二伸缩杆8内壁设有与防旋槽配合的防旋块11,第一伸缩杆7另一端插入第二伸缩杆8 内并通过两个按钮10及防旋槽安装,所述第二伸缩杆8的底部与支架底杆6垂直设置,所述承托板5的背面设有转动座12,所述连接轴3与左足支架装置1、右足支架装置2 的转动座12转动配合,所述支架底杆6上设有底杆固定座13,底杆固定座13上
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处设有固定螺栓件,在所述承托板5的正面设有脚掌固定座14,脚掌固定座14上设有束缚带15,在脚掌固定座14与脚掌接触的端面设有按摩垫,在所述连接轴3对应承托板5的位置处设有扭簧件16,扭簧件16的一端与承托板5连接,扭簧件16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7连接,在承托板5上设有能与支架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在承托板5的背面的顶部位置并与之铰接的连接杆17,在支架伸缩杆上设有连接座18,连接杆17的一端与连接座18相配合并使承托板5呈水平状态,在连接杆17与连接座18的配合端设有连接螺栓件,所述红外计数器4包括红外线探针和计数器,所述红外线探针的发射端与承托板5平行设置,所述红外线探针与计数器连接。所述承托板5的材质为不锈钢。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将左足支架装置1、右足支架装置2通过支架体固定在悬浮床上,例如在床体的两侧设有固定夹与支架体进行连接固定,烧伤病人的左足和右足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床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床体,在床体上设有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所述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和连接轴,所述左足支架装置和右足支架装置的结构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足支架装置包括承托板和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包括支架底杆和支架伸缩杆,所述支架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均呈管状,第一伸缩杆一端与连接轴相连接,第一伸缩杆表面沿轴向设有防旋槽,第一伸缩杆内设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包括三角弹簧,三角弹簧两端各设有一个按钮,按钮凸出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组按钮孔组,每组按钮孔组包括能与两个按钮匹配的两个按钮孔,第二伸缩杆内壁设有与防旋槽配合的防旋块,第一伸缩杆另一端插入第二伸缩杆内并通过两个按钮及防旋槽安装,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与支架底杆垂直设置,所述承托板的背面设有转动座,所述连接轴与左足支架装置、右足支架装置的转动座转动配合,在承托板上设有能与支架体可拆卸连接的连接装置。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床防足下垂及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杆上设有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美兴周雪陈晓露温淑华唐玮炜黄小敏邵秀华黄艳贞陈惠敏黎淑娟伦少如曾婉清刘转葵黎玉湘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