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秀敏专利>正文

旋转式快速茶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0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含有:一本体,有出水管孔及阀座孔,阀座孔下端设有接管孔,出水管孔与阀座孔之间有连通孔,出水管孔设有螺纹孔;一出水管,下端设有环槽,环槽各套一止漏环,出水管末端有螺纹以旋入于本体而定位;一阀座,定位于阀座孔内,底端入一转轴杆,转轴杆上端有栓轴体凸出于阀座上,转轴杆下端有卡动块及卡块,且转轴杆中段位置有二导通槽;一蝶形块,设有卡槽与转轴杆卡块相结合,蝶形块下方有阀块,阀块有导孔及卡合槽,该阀块底端再套置底塞;一旋钮,结合于转轴杆,外套设外筒,旋钮上端盖设饰片;一接管,螺接于接管孔,以螺帽接合定位;据此,藉旋钮连动转轴杆与蝶形块,令蝶形块控制阀块的导孔开启,而达到出水关水的目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与饮水器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二>
技术介绍
饮水器系藉由茶栓作出水及止水的动作,如图1、2所示,其系一颈部主体10内设有直立的两管路11、12,管路11、12内设有一孔111以相通,以一水管112(呈弯曲)定位于管路11内,另一管路12下方设有一引水管13,引水管13外具有螺纹,可供一螺帽14旋套,管路12内主要设有一柱塞15,柱塞15上端具有螺纹,柱塞15可以套上一弹簧151、两垫圈152、154、止环圈153及一定位块155,引水管13内上端与柱塞15之间亦设有一防漏圈156,该管路12出口系以一定位块155加以封住,定位块155外具螺纹可以旋入管路12内,而其上端有两径向的槽沟1551,中心有孔洞1552供柱塞15穿过,柱塞15上头再螺设一抵柱161(内设螺纹),抵柱161则嵌入一压柄16内,颈部主体10下方再以三片图形底盘171、172、173加以垫底组合,组合时如图2所示,将出水管112设入管路11内,柱塞15、弹簧151等设入管路12内,以定位块155加以封住管口,而柱塞15上端螺纹位置凸出,将抵柱161旋套该柱塞15上端,该压柄16系限制于鹅颈主体10上,当下压时,拉升该抵柱161,同时拉升柱塞15,令水流经由引水管13流向孔111,再流入管路11至出水管112,放开压柄16时该柱塞15恢复阻塞引水管13出口,而令水不再流出;该压柄16与抵柱161之作用端系承受拉力,于使用一段时间或施力过大时,极易造成损坏,而其整体于止水时系藉由柱塞15之防漏圈156止塞防漏,因其防漏圈156于柱塞15上下动作时极易磨损,而令防漏效果降低,且出水管112系藉螺纹锁于颈部主体10内,于使用时无法调整至任意角度偏向,使用者大感不方便;<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其主要目的系于本体前斜设旋钮开关,以符合人体功学之操作,使用者可轻易控制用水,增加便利性。本技术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其另一目的系防止漏水,增加止漏的效果。本技术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其再一目的系提供全方位旋转之出水管,使用者可轻易旋转出水管,方便使用。本技术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其又一目的系于接管末端设快速接头,毋需另外螺帽衔接。本技术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其系包含有一本体,有一出水管孔及一斜向的阀座孔,该阀座孔下端设有一接管孔,该出水管孔与阀座孔之间有一连通孔,该出水管孔一位置有一螺纹孔;一出水管,下端设有两道凹入之环槽,一环槽各套一止漏环,该出水管末端有螺纹以旋入于本体之螺纹孔而定位;一阀座,定位于本体之阀座孔内,底端入一转轴杆,转轴杆上端有一栓轴体凸出于阀座上,转轴杆下端有一卡动块及卡块,且转轴杆约中段位置有二导通槽;一蝶形块,设有卡槽与转轴杆之卡块相结合,蝶形块下方有一阀块,阀块有导孔及卡合槽,该阀块底端再套置一底塞;一旋钮,结合于转轴杆,外套设一外筒,旋钮上端盖设一饰片;一接管,螺接于本体下方之接管孔,以螺帽接合定位;据此,藉旋钮连动转轴杆与蝶形块,以令蝶形块控制阀块之导孔开启,而达到出水关水之目的。其中,该阀座底端设有一深度之套合孔,套合孔上端设一转轴孔,该套合孔下方设置二侧边之导通孔,套合孔内壁设有凸出的数挡块、阀座之套合孔内端有一垫圈,阀座外端有一止漏环。其中,该转轴杆之卡动块上端嵌套设一套环,转轴杆上端套设数止漏环。其中,该蝶形块之阀块侧端设有凹入之卡合槽,以配合阀座之挡块,该阀块的底塞内缘凹入一凹缘,可设置一涨圈。其中,该旋钮有一栓孔端,系供转轴杆所设之栓轴体相定位。其中,该接管底端内有一快速接头,可供结合供水管。本技术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其优点是它是按照人体功学的原理和要求来设计,结构设计科学,使用者轻易地操作即可控制用水,操作舒适方便,整体密封性好,不漏水,出水管可旋转,可提供全方位的供水,且于接管末端设有快速接头,可以快速结合供水管,使用方便,<四>附图说明图1系习用饮水茶栓之分解立体图。。图2系习用饮水茶栓之组合剖面图。图3系本案技术之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系本案技术之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系本案技术之剖面示意图。图6系本案技术之局部剖面示意图。图7系本案技术之开启水源剖面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3、4、5、6所示,本技术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其系于一龙头本体20上端系向下凹入设置一出水管孔21及斜伸之阀座孔22,于阀座孔22底端再导穿至本体20下端设置一接管孔23,于出水管孔21及阀座孔22底端处再开设一互相导通之连通孔24,于出水管孔21设置一螺纹孔25,于本体10之出水管孔21中再套合设置一出水管26,并于出水管26下端适当处凹入设置环槽261、262,于环槽261、262中各套合设置一止漏环263,于本体20之螺纹孔25端锁合设置该出水管26之下端螺纹,于阀座孔22中再锁合固定一阀座30,于阀座30底端再设置一导入若干深度之套合孔31,并于套合孔31上端穿设一转轴孔32,于套合孔31下方处再对应设置二贯穿侧边之导通孔33,于阀座30之套合孔31内端再套合设置一垫圈35,并于阀座30外端设置止漏环36,于阀座30之套合孔31中再设置一转轴杆40,于转轴杆40上端则设置凸出于阀座30导通孔33之栓轴体41,于转轴杆40底端则设置一卡动块42,并于卡动块42底端凸出设置卡块43,于卡动块42上端缘处再开设二导通槽44,于卡动块42之卡块43端再配合设置一蝶形块50,并于蝶形块50配合卡动块42之卡块43端设置卡槽51,蝶形块50顶部置设一顶片501,顶片501有卡槽502,供卡块43穿入,于蝶形块50底端再设置一阀块52,于阀块52中再设置贯穿之导孔53,于阀块52侧端再配合阀座30之挡块34分别设置凹入之卡合槽54,于阀块52底端之套合孔31中再设置一底塞55,于底塞55内缘再凹入设置一凹缘56并设置一涨圈57,下方设置一垫圈58,于阀座30外端再套设一外筒60,再于外筒60上端之栓轴体41端栓接设置于一旋钮61之栓孔62端,且藉固定螺钉63入一垫片621锁合固定,再于旋钮61顶端盖设一饰片64,于接管孔23端锁接设置一接管70与固定螺帽71、垫圈72、圆盘73等构成,该接管70底端内有一快速接头74,可供接合供水管,即可完成一坚固耐用之鹅颈龙头;本案于本体20侧端设置斜伸的阀座孔22,并于阀座孔22中填置阀座30,以设置转轴杆40,于转轴杆40底端经卡合设置蝶形块50及阀块52后,便可于旋转旋钮61时,令旋钮61内端之栓孔62带动转轴杆40转动,并因阀块52卡合槽54受阀座30下端挡块34的卡合,而可令蝶形块50之缺口部份启、闭于阀块52之导孔53上端面,因该蝶形块50及阀体52系以陶磁材料制成,其接触端的表面均极平整,故可于其接触端形成紧密的贴合度,达到确实密封与止漏的效果,于令蝶形块50之缺口部份与阀块52之导孔53呈开放状时,则可令接管70端之进水导通至阀座30外端,且流入出水管孔21之出水管26端,以方便控制使用;本技术于控制用水时系令本体20前斜侧设置旋钮61,符合人体功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设有出水管孔及斜向的阀座孔,该阀座孔下端设有一接管孔,该出水管孔与阀座孔之间有一连通孔,该出水管孔设有螺纹孔;一出水管,下端设有两道凹入之环槽,一环槽各套一止漏环,该出 水管末端有螺纹以旋入于本体的螺纹孔而定位;一阀座,定位于本体的阀座孔内,底端入一转轴杆,转轴杆上端有一栓轴体凸出于阀座上,转轴杆下端有一卡动块及卡块,且转轴杆中段位置有二导通槽;一蝶形块,设有卡槽,与转轴杆的卡块相结合,蝶形 块下方有一阀块,阀块有导孔及卡合槽,该阀块底端再套置一底塞;一旋钮,结合于转轴杆,外套设一外筒,旋钮上端盖设一饰片;一接管,螺接于本体下方的接管孔,以螺帽接合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快速茶栓,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设有出水管孔及斜向的阀座孔,该阀座孔下端设有一接管孔,该出水管孔与阀座孔之间有一连通孔,该出水管孔设有螺纹孔;一出水管,下端设有两道凹入之环槽,一环槽各套一止漏环,该出水管末端有螺纹以旋入于本体的螺纹孔而定位;一阀座,定位于本体的阀座孔内,底端入一转轴杆,转轴杆上端有一栓轴体凸出于阀座上,转轴杆下端有一卡动块及卡块,且转轴杆中段位置有二导通槽;一蝶形块,设有卡槽,与转轴杆的卡块相结合,蝶形块下方有一阀块,阀块有导孔及卡合槽,该阀块底端再套置一底塞;一旋钮,结合于转轴杆,外套设一外筒,旋钮上端盖设一饰片;一接管,螺接于本体下方的接管孔,以螺帽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曹秀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