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秀敏专利>正文

水龙头分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297 阅读:4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龙头分水器,由本体、上塞、球阀体、转掣柱、扳柄及滤头组成;其中,本体内部设一阀槽,本体底部螺合一滤头,一上塞则螺合于本体顶面,该上塞顶部设有螺环件;本体中段分别固设贯通阀槽的管接头及柄座,该管接头供软管套接,柄座供转掣柱穿设;球阀体容设于本体之阀槽中,该球阀体轴心处贯设一轴穿孔且周面一侧凹设一道斜导槽,另侧凹设供转掣柱卡掣之卡缺槽;该转掣柱穿设于本体柄座之柱孔中,其一端设有凸掣肋,另端突伸于转掣柱柄座外,并使扳柄结合于本体之突出端上。(*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水龙头分水器,属于自来水阀门
目前,习用水龙头分水器构造,可以达到控制水源直接流出或流向滤水器,然而,由于其结构设计未臻完善,故在使用上存在如下缺失一.如图5所示,习用分水器系利用阀销92之水平位移,使阀销92之活塞922压抵于管接头96之封抵缘962,或入水孔904与出水孔906间之阀室902内壁,达到控制水流流向的目的;因为阀室902于入水孔904与出水孔906间,必须留设一段相当距离的内室供活塞922密合封抵,因此限制入水孔904与出水孔906的孔径都不能太大,导致水龙头装设习用分水器后,其水龙头的出水量变得相当的小,使得冼涤或盛水时耗费使用者相当多的时间,实为习用分水器实施使用上的一大缺失。二.如图5所示,习用分水器必须先行拉拔拉柄93,而使阀销92之活塞922塞抵于入水孔904与出水孔906间之阀室902内壁,方可使水龙头的水源经由入水孔904、阀室902、管接头96、而由软管70将水导引至滤水器,虽然利用水流的水压作用,使用者可以不需要一直拉着拉柄93不放,分水器便可将水持续地传送至滤水器,但是每次使用滤水器都必须拉拔拉柄93实在相当麻烦,而且一旦水龙头的水压不够大时,使用者唯有一直拉着拉柄93,否则弹簧94的弹力便会将阀销92之活塞922顶回,导致水流无法顺畅流到滤水器的困扰,造成使用者诸多的不便。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出水量大的水龙头分水器。其系于分水器本体之阀槽内设有一球阀体,该球阀体贯设轴穿孔且表面设有斜导槽,利用转掣柱及扳柄之掣动,可控制由上塞入水孔流入阀槽的水,经由球阀体之轴穿孔而由本体之出水孔流出,或经由球阀体之斜导槽而由管接头流出至滤水器,不仅使得分水器的操控使用更为简便,并可有效增加由分水器流出的水流量,达到提高水龙头分水器的实用效益。本技术一种水龙头分水器,主要系由本体、上塞、球阀体、转掣柱、扳柄及滤头所组成;其中,本体内部设一朝上开口且底面中央贯设一出水孔之阀槽,并于本体底部螺合一内设滤材之滤头,而中央贯设入水孔之上塞则螺合于本体顶面之开口处,该上塞顶部设有结合水龙头之螺环件;本体中段周面两侧分别相对固设贯通阀槽之管接头及柄座,该管接头可供输送软管套接,而柄座可供控制球阀体之转掣柱穿设结合其中;球阀体密合地容设于本体之阀槽中,该球阀体轴心处贯设一轴穿孔且周面一侧适当凹设一道斜导槽,并于周面另侧凹设供转掣柱卡掣之卡缺槽;该转掣柱穿设定位于本体柄座之柱孔中,其一端凸设相对于球阀体卡缺槽之凸掣肋,而另端突伸于转掣柱柄座外,并使扳柄结合于本体之突出端上;当使用者扳转扳柄时,可利用转掣柱掣动本体阀槽内之球阀体,调整球阀体以轴穿孔分别对正入水孔与出水孔,或以斜导槽将入水孔流入的水导引至管接头流出,达到控制水流的流向。其中,该本体阀槽之内周面上部设为内螺面,而上塞底部凸设相对应之螺座,藉以使上塞稳固地螺合定位于本体顶面。其中,该上塞之轴心位置贯设内周面为六角形状之入水孔。其中,该本体之柄座设有贯通阀槽之圆形柱孔,并于该柱孔与阀槽邻接位置凹设一圈环形贴缘,而转掣柱对应端相对衍设一圈抵缘,藉由贴缘与抵缘之贴抵,使转掣柱可靠地穿设于柄座之柱孔而不至于掉出。其中,该转掣柱周面垫设若干圈密封环,藉以使转掣柱密合地穿设于本体柄座之柱孔中。其中,该转掣柱突伸端两侧削设削缺缘,而扳柄相对设有对应之嵌套槽,配合螺栓穿过扳柄而螺固于转掣柱突出端端面之锁孔,藉以使扳柄稳固地结合于转掣柱之突出端上。其中,该球阀体上、下方各垫设一封衬环,藉以使球阀体以密合形态置于本体之阀槽中。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有效增大水龙头分水器的出水流量由于本技术系运用球阀体控制分水器阀槽内之水流流向,不会对于分水器内部流通管路之规格设计造成特殊限制,使得入水孔、出水孔及球阀体之轴穿孔等管路皆可保有较大的孔径规格,有效增加分水器的出水流量,确保水龙头保持原有的使用功能,解决习用分水器造成水龙头的出水量太小之困扰,深具实用价值。二.分水器之操作使用直接而简便由于本技术之球阀体系由转掣柱及扳柄所控制,使用者只需扳转扳柄,便可轻易地控制分水器内的水流流向,不仅操作使用简便,而且球阀体控制水流向的作用方式直接且密合效果好。三.水流流向控制稳定确实由于本技术运用球阀体的流向控制方式,不会因水压的大小而影响流向的控制,有效的解决了习用分水器一旦水压过低便无法使用之困扰,深具实用效益。本技术共有如下附图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系统分解图,用以说明本技术组成构件之结构形态及相对组装关系。图2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组合剖面视图,用以说明各构件之组合形态及水流由滤头流出之流路方式。图3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组合剖面视图,用以说明各构件之组合形态及水流由管接头流出之流路方式。图4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示意图。图5系习用水龙头分水器之组合剖视图,用以说明习用水龙头分水器之结构形态及作用方式。图中标号如下10.本体 11.阀槽12.内螺面 13.管接头14.柄座 142.柱孔144.贴缘 15.出水孔16.螺座20.上塞 21.入水孔22.螺座 23.螺环件24.密封环30.球阀体 31.轴穿孔32.斜导槽 33.卡缺槽34、34′.封衬环 342.密贴面40.转掣柱 41.抵缘42.凸掣肋 43.锁孔44.削缺缘 45.密封环50.扳柄 52.嵌套槽54.螺栓60.滤头 61.内螺面62.滤材 63.密封环70.软管90.本体 902.阀室904.入水孔906.出水孔91.螺环件 912.密封环92.阀销 922.活塞924.密封环93.拉柄94.弹簧 95.滤头952.密封环96.管接头962.封抵缘97.主滤水机构98.前置滤水机构兹结合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系为一种水龙头分水器,其主要系由本体10、上塞20、球阀体30、转掣柱40、扳柄50及滤头60所组成;其本体10底部结合滤头60且由顶面凹设一阀槽11,并使上塞20螺固封塞于本体10之开口处,又,球阀体30容置组设于前述阀槽11中,该球阀体30为转掣柱40一端所嵌掣,而转掣柱40另端突伸出本体10,并有一扳柄50套设结合转掣柱40之突出端上;其中本体10系概呈圆柱形之块状构造,其由顶面向下凹设一阀槽11,并使该阀槽11之内周面上部设为内螺面12,藉以供上塞20螺设结合,而阀槽11底面垂直贯设适当口径之出水孔15;又,本体10中段周面之两对应侧,分别相对固设一管接头13及一柄座14,该管接头13之内孔与阀槽11相通,且其外周面凸设数道可供软管70密合套接之推拔状凸肋,而柄座14轴心位置设有贯通阀槽11之圆形柱孔142,并于该柱孔142周面与阀槽11之邻接位置,凹设一圈环形贴缘144,藉以配合转掣柱40之组装;另,滤头60螺设于本体10之底面凸设周面具外螺纹之螺座16上;上塞20系呈轴心位置贯设内六角状入水孔21之圆形块体构造,并对应本体10之内螺面12,该上塞20底面凸设周面具外螺纹之螺座22,利用设为内六角形态之入水孔21,可方便地使上塞20与本体10相对螺合,又为便于上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龙头分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系由本体、上塞、球阀体、转掣柱、扳柄及滤头所组成;其中,本体内部设一朝上开口且底面中央贯设一出水孔之阀槽,并于本体底部螺合一内设滤材之滤头,而中央贯设入水孔之上塞则螺合于本体顶面之开口处,该上塞顶 部设有结合水龙头之螺环件;本体中段周面两侧分别相对固设贯通阀槽之管接头及柄座,该管接头可供输送软管套接,而柄座可供控制球阀体之转掣柱穿设结合其中;球阀体密合地容设于本体之阀槽中,该球阀体轴心处贯设一轴穿孔且周面一侧凹设一道斜导槽,并于周 面另侧凹设供转掣柱卡掣之卡缺槽;该转掣柱穿设定位于本体柄座之柱孔中,其一端凸设相对于球阀体卡缺槽之凸掣肋,而另端突伸于转掣柱柄座外,并使扳柄结合于本体之突出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曹秀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