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记录介质和图像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493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5
热敏记录介质100包括:支持体50;和以与支持体的距离递减的顺序配置在支持体50上的第一热敏显色层10、第一中间层15和第二热敏显色层20。第一热敏显色层10和第二热敏显色层20各自包含给电子染料前体、受电子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并且第一中间层15包含紫外线吸收剂。中间层15包含紫外线吸收剂。中间层15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敏记录介质和图像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敏记录介质和使用其的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迄今为止,已经广泛使用利用通过与显色剂反应使隐色染料显色的机制的热敏记录介质。热敏记录介质已被广泛用作用于传真、收据和其它应用的记录介质,因为它们不需要如墨或调色剂等消耗品并且相对便宜。
[0003]此外,近年来,对于能够记录黑色以外的颜色的热敏记录介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已经提出了各种彩色热敏记录介质。例如,已经提出了其中设置多个显色层,将顶部显色层加热以显色、然后定影,其后对其它下层显色层进行加热和定影处理的热敏记录介质和使用其的图像形成方法(专利文献1)。此外,提出了其中控制用于使各颜色材料显色的温度和加热时间以使得仅特定的层显色并且不进行定影处理的图像形成方法(专利文献2)。此外,提出了包括用电子束等照射由包含给电子染料前体、受电子化合物、电子束或紫外线固化性化合物UV、以及环氧化合物的热敏显色性组合物制成的膜从而形成热敏显色层的步骤的热敏记录介质的生产方法(专利文献3)。
[000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3

043293
[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8

030486
[0008]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6

078445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然而,在专利文献1提出的图像形成方法中,利用重氮盐的紫外线分解以定影。由此,对于色材没有太多的选择,并且难以采用具有更好的显色性的色材。此外,在专利文献2提出的图像形成方法中,由于不进行定影处理,为了改善显色性而增大施加的热能会产生其中意外的颜色显色的称为"颜色混浊"的现象。
[0011]此外,对于专利文献3中提出的热敏记录介质,会发生其中在图像形成之前的贮存期间意外地发生显色的称为"起雾"的现象。为了抑制该起雾,专利文献3提出了用电子束或紫外线照射施加至支持体的热敏显色性组合物以使热敏显色性组合物固化。然而,使用具有通过使热敏显色性组合物固化形成的热敏记录层的热敏记录介质倾向于引起如所形成的图像的显色性容易降低等问题。因此,期望得到改善。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敏记录介质,其具有两层以上的热敏显色层,但是仍然可以抑制颜色混浊的发生并且形成具有良好的显色性的图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上述热敏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方法。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通过以下本专利技术来实现上述目的。具体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敏记录介质。这里,热敏记录介质包括支持体和以与支持体的距离递减的顺序配置在支持体上的第一热敏显色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其中第一热敏显色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各自包含给电子染料前体、受电子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并且第一中间层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001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热敏记录介质,其具有两层以上的热敏显色层,但是仍然可以抑制颜色混浊的发生并且形成具有良好的显色性的图像。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使用上述热敏记录介质的图像形成方法。
附图说明
[0017][图1]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热敏记录介质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截面图。
[0018][图2]图2为示出实施例中使用的记录设备的构造的示意图。
[0019][图3]图3为示出实施例中形成图像的热敏记录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热敏记录介质>
[0021]以下,将基于优选实施方案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细节。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热敏记录介质为包括支持体和以与支持体的距离递减的顺序配置在支持体上的第一热敏显色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的热敏记录介质。第一热敏显色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各自包含给电子染料前体、受电子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另外,第一中间层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0022]当将热施加至第一热敏显色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时,这些层中的给电子染料前体和受电子化合物彼此反应,使得显色。于是,当用紫外线照射显色后的热敏记录介质时,第一热敏显色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中的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吸收紫外线并且使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聚合,使得这些热敏显色层固化并且它们的显色性得以保持。另外,第一中间层中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第一热敏显色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的固化时机可以通过调节第一中间层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吸收波长范围和第二热敏显色层中的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吸收波长范围来控制。即,第一热敏显色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的固化时机可以根据第一热敏显色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的显色来控制。这能够形成具有良好显色性的图像同时抑制颜色混浊的发生。
[0023](热敏显色层)
[0024]第一热敏显色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各自包含给电子染料前体、受电子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以下,当简化使用术语"热敏显色层"时,意味着全部热敏显色层。在热敏显色层中,给电子染料前体和受电子化合物优选以分散方式存在于粘结剂中而不彼此接触。例如,给电子染料前体和受电子化合物可以各自被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封装,即,包封。此外,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以用作粘结剂。给电子染料前体和受电子化合物各自优选以10nm以上且1,000nm以下的粒径分散在粘结剂中,并且更优选以50nm以上且300nm以下的粒径分散在粘结
剂中。当该粒径为10nm以上或者甚至50nm以上时,可以抑制由于贮存导致的起雾的发生。另外,当该粒径为1,000nm以下或者甚至300nm以下时,热敏显色层中的不必要的光散射降低。因此,图像浓度可以得到提高。
[0025]形成热敏记录介质的第一热敏显色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以与支持体的距离递减的顺序配置,使得它们以第一热敏显色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的顺序出现。另外,优选进一步包括配置在第二热敏显色层与支持体之间的第三热敏显色层。具体地,在该情况下的热敏记录介质中,第一热敏显色层、第二热敏显色层和第三热敏显色层以与支持体的距离递减的顺序配置,使得以第一热敏显色层、第二热敏显色层和第三热敏显色层的顺序出现。优选的是,第三热敏显色层包含给电子染料前体和受电子化合物。还优选的是,第三热敏显色层进一步包含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0026](给电子染料前体)
[0027]热敏显色层包含给电子染料前体(隐色染料)。给电子染料前体通常为无色或浅色。给电子染料前体具有通过给予电子或接受如酸等质子而显色的性质。以下列出给电子染料前体的具体实例。
[0028]以红色系或朱红色系色调显色的给电子染料前体的实例可以包括3,6

双(二乙基氨基)荧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敏记录介质,其包括支持体和以与所述支持体的距离递减的顺序配置在所述支持体上的第一热敏显色层、第一中间层和第二热敏显色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敏显色层和所述第二热敏显色层各自包含给电子染料前体、受电子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和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并且所述第一中间层包含紫外线吸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一中间层对波长为365nm的光的透过率小于所述第一中间层对波长为405nm的光的透过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敏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第一中间层对波长为365nm的光的透过率为5%以下,并且所述第一中间层对波长为405nm的光的透过率为2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选自由以下通式(1)至(5)表示的化合物和氧化钛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卤素原子;n表示0至4的整数;R2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7至12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m表示0至4的整数;和当R2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时,多个(2

羟基

苯基)

苯并三唑结构可以经由亚烷基而键合;其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羟基,R5、R6和R7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并且o、p和q各自独立地表示0至4的整数;其中R
15
表示氢原子、甲基或羟基,R8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
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7至12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r表示0至4的整数;当R8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时,多个2

羟基

二苯甲酮结构可以经由亚烷基键合;R9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7至12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和s表示0至4的整数;其中R
10
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18个碳原子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7至12个碳原子的芳烷基;R
11
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6至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7至12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和t表示0至4的整数;和其中u表示1至4的整数,当u为1时,R
14
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具有7至12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并且当u为2至4时,R
14
表示价数为u的连接基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热敏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为选自由二苯基(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苯基双(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

氯噻吨酮、2,4

二乙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4

苯基二苯甲酮、4

(4

甲基苯基硫代)二苯甲酮、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谷彰大伊藤淳二爱知靖浩增田彩乃大塚正宣吉正泰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