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电动送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491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5
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轴;定子,包围转子;框架,收容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隔着绝缘部安装于框架,在轴的轴向上位于转子的一侧,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安装于框架,在轴向上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垫圈,具有绝缘性,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一轴承与间隔件之间;预压构件,在轴向上配置于间隔件与第二轴承之间;以及绝缘构件,在轴向上配置于预压构件与第二轴承之间,或者在轴向上配置于预压构件与间隔件之间。预压构件与间隔件之间。预压构件与间隔件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机、电动送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机、电动送风机、电动吸尘器以及手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用于电动送风机等的电动机具有安装于轴的转子和将转子保持为能够旋转的轴承(例如,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

284709号公报(参照图1)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当通过逆变器驱动电动机时,通过高频感应,在轴上产生被称为轴电压的电压。若轴电压变大,则在轴承中流过电流,在内圈及外圈的轨道面、以及滚动体的滚动面上有可能产生被称为电腐蚀的损伤。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轴承中的电腐蚀的产生。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轴;定子,包围转子;框架,收容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框架,在轴的轴向上位于转子的一侧,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安装于框架,在轴向上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垫圈,具有绝缘性,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一轴承与间隔件之间;预压构件,在轴向上配置于间隔件与第二轴承之间;以及绝缘构件,在轴向上配置于预压构件与第二轴承之间,或者在轴向上配置于预压构件与间隔件之间。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轴;定子,包围转子;框架,收容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框架,在轴的轴向上位于转子的一侧,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安装于框架,在轴向上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垫圈,具有绝缘性,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一轴承与间隔件之间;以及预压构件,具有绝缘性,在轴向上配置于间隔件与第二轴承之间。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轴;定子,包围转子;框架,收容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框架,在轴的轴向上位于转子的一侧,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具有绝缘性,安装于框架,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垫圈,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一轴承与间隔件之间;以及预压构件,在轴向上配置于间隔件与第二轴承之间。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轴;定子,包围转子;框架,收容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框架,在轴的轴向上位于转子的一侧,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安装于框架,在轴向上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绝缘构件,在以轴为中
心的径向上设置于间隔件与框架之间;垫圈,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一轴承与间隔件之间;以及预压构件,在轴向上配置于间隔件与第二轴承之间。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的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轴;定子,包围转子;框架,收容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框架,在轴的轴向上位于转子的一侧,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具有导电性,安装于框架,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接触构件,具有导电性,以与轴接触的方式安装于间隔件;垫圈,具有绝缘性,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一轴承与间隔件之间;以及预压构件,在轴向上配置于间隔件与第二轴承之间。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的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轴;定子,包围转子;框架,收容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框架,在轴的轴向上位于转子的一侧,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安装于框架,在轴向上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垫圈,具有绝缘性,在轴向上配置于第一轴承与间隔件之间;预压构件,在轴向上配置于间隔件与第二轴承之间;以及接触构件,具有导电性,以与轴接触的方式安装于框架。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中流动的电流,抑制电腐蚀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电动送风机的纵剖视图。
[0019]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0020]图3是用于说明在电动机中产生的轴电流的示意图。
[0021]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其他结构例的纵剖视图。
[0022]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0023]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0024]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0025]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间隔件及绝缘构件的立体图。
[0026]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0027]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间隔件及接触构件的立体图。
[0028]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0029]图12是放大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电动机的包含轴承的部分的示意图。
[0030]图13是放大表示第二变形例的电动机的包含轴承的部分的示意图。
[0031]图14是表示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的电动机的电动吸尘器的图。
[0032]图15是表示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的电动机的手干燥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并不通过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4]实施方式1
[0035][电动送风机100的结构][0036]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动送风机100的纵剖视图。电动送风机100具备:具有轴10的电动机1;安装于轴10的末端的作为叶轮的动叶5;与动叶5邻接配置的静叶6;覆盖动叶
5的风扇罩4;支承它们的框体7;以及用于控制电动机1的电路基板8。
[0037]以下,将作为轴10的中心轴线的轴线C1的方向称为“轴向”。另外,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称为“周向”。并且,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另外,将与轴向平行的截面的剖视图称为“纵剖视图”。
[0038]电动机1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由逆变器驱动。电动机1具有:轴10;转子31,其安装于轴10;定子32,其以包围转子31的方式设置;框架2,其收容定子32;以及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其将轴10支承为能够旋转。
[0039]转子31具有固定于轴10的圆筒状的转子铁芯和埋入该转子铁芯的永久磁铁。转子铁芯是将多个电磁钢板在轴向上层叠并通过铆接、焊接或粘接等而一体化而成的。轴10从转子31向轴向上的一侧(在图1中为左侧)突出。
[0040]定子32以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31的方式设置。定子32具有定子铁芯33、安装于定子铁芯33的绝缘部34、以及隔着绝缘部34卷绕于定子铁芯33的线圈35。
[0041]定子铁芯33是将多个电磁钢板在轴向上层叠并通过铆接、焊接或粘接等而一体化而成的。绝缘部34通过将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热塑性树脂与定子铁芯33一体成形、或者将热塑性树脂的成形体安装于定子铁芯33而形成。另外,绝缘部34具有固定电路基板8的基板固定部36以及与电路基板8抵接的基板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动机,其中,该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所述轴;定子,包围所述转子;框架,收容所述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转子的一侧,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安装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垫圈,具有绝缘性,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间隔件之间;预压构件,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以及绝缘构件,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预压构件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或者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预压构件与所述间隔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绝缘构件由聚碳酸酯、聚缩醛、聚醚醚酮或橡胶构成。3.一种电动机,其中,该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所述轴;定子,包围所述转子;框架,收容所述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转子的一侧,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安装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垫圈,具有绝缘性,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间隔件之间;以及预压构件,具有绝缘性,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预压构件由聚碳酸酯、聚缩醛或聚醚醚酮构成。5.一种电动机,其中,该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所述轴;定子,包围所述转子;框架,收容所述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转子的一侧,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具有绝缘性,安装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垫圈,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间隔件之间;以及
预压构件,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间隔件由聚碳酸酯、聚缩醛或聚醚醚酮构成。7.一种电动机,其中,该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所述轴;定子,包围所述转子;框架,收容所述定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转子的一侧,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间隔件,安装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绝缘构件,在以所述轴为中心的径向上设置于所述间隔件与所述框架之间;垫圈,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间隔件之间;以及预压构件,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绝缘构件由聚碳酸酯、聚缩醛或聚醚醚酮构成。9.一种电动机,其中,该电动机具备:轴;转子,安装于所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生洋树土田和庆高山裕次松尾遥浜崎光将寺本昌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