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481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包括设备主机,设备主机上设有开关和指示灯,设备主机上连接有可调松紧带,所述设备主机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内设有电路控制系统,设备壳体的测温端设有导热硅胶垫,设备壳体的充电端配有充电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持续测温的方式,对病人或小孩的体温监控,为监控者提供便利,降低疲劳度;其体积小,携带方便,佩戴舒适;精细化设置设定温度范围,提高监控报警的准确性。提高监控报警的准确性。提高监控报警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测温
,具体为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测量体温的电子式装置有额温枪类、耳温枪类、接触式测量类。
[0003]额温枪类是根据任何物体在高于绝对零度(

273℃)时都会向外发出红外线,额温枪通过传感器接收红外线,得出感应温度数据,在使用时需保持额头处干燥、头发不得覆盖额头,且需要10℃

40℃的环境中进行量测以确保量测的准确度。对被测表面、测量时传感器与被测表面的距离都有要求。
[0004]耳温枪类属于非接触遥测式的温度测量仪,它是利用检测鼓膜(相当于下视丘)所发出的红外线光谱来决定体温,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不同温度的物体所产生的红外线光谱也不同,利用可以精准到0.1℃的温差电堆红外线侦测器,再以微计算机转换读数而显现出来。测量时由于耳温计塞住耳孔,耳孔内温度场会发生变化,测量时间过长示值就会变化。重复多次测量时,如果测量间隔不合适,每次读数也会不同。
[0005]接触式测量类,常用的为水银温度计或双金属型温度计,此种类型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实现温度测量,该测量方法测量时间长,且不易观察和读数。
[0006]以上几类方法仅仅在测量时显示读数,无法连续测量及记录,部分类型在测量时对环境和操作有较高要求,在测量时由于使用者的使用方法及操作差异会产生不确定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机,设备主机上设有开关和指示灯,设备主机上连接有可调松紧带,所述设备主机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内设有电路控制系统,设备壳体的测温端设有导热硅胶垫,设备壳体的充电端配有充电座;所述电路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温度传感模块、控制模块、传输模块和无线模块,导热硅胶垫传递温度至温度传感模块,控制模块读取温度数据并通过控制传输模块、无线模块传输数据至终端设备。
[0010]区别于黏贴型监测设备,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无需黏贴胶水。通过可调松紧带佩戴。与一般医用监测仪器相比体积小,操作方便。在设备壳体的测温端设置导热硅胶垫,传递温度更为准确,其材质柔软舒适,大大降低小儿佩戴的不适应程度。区别于现有的电子测温器材的尖锥形测温头,其测温端水平面紧贴皮肤,更为舒适。
[0011]上述检测设备可持续性连续测温,通过无线模块远程监控,更有利于某些场合如
小儿发烧的夜间监控。
[0012]作为优选,所述可调松紧带为环形束带,设备壳体设置为扁平形状,设备壳体的测温端弧形内凹。测温部无论是额头还是手臂内侧,测温端弧形内凹设计更为紧贴皮肤。提高舒适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壳体包括设备上壳体、设备下壳体,设备上壳体上设有充电触头,该充电触头和充电座上的充电接头匹配,设备下壳体连接导热硅胶垫。
[0014]作为优选,所述设备上壳体为磁性金属材质,所述充电座内设有磁吸机构,设备上壳体和充电座充电时磁性吸附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温度传感模块为温度传感器,无线模块为蓝牙或WiFi,终端设备为手机或平板或计算机。
[0016]作为优选,所述终端设备上设有App,App内预设有设定温度范围和报警模块,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传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范围,报警模块启动高温报警,终端设备发出铃声或震动;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传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范围,报警模块启动低温报警,终端设备发出铃声或震动。
[0017]本装置的功能效果重点不在于测温,主要是对病人或小孩的体温监控,降低监控人的疲劳程度,提供方便。
[0018]作为优选,检测装置测温位置可分为额头温度或腋下温度;检测额头温度时,设备主机佩戴于额头中间,检测腋下温度时,设备主机佩戴于手臂上端,将设备紧贴于手臂内侧;终端设备上的App对应设置佩戴模式功能,其设定温度范围对应设置。提高测温的准确性,扩大选择范围。
[0019]作为优选,终端设备的App内设有年龄模式,分为0~12月,12~36月,36月以上三个选项,佩戴模式选择完毕后,根据年龄模式再次调整设定温度范围。提高测温的准确性,扩大选择范围。
[0020]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0021]a.佩戴好装置,设备开机,由电池供电,经过电源管理模块变换电压至温度传感模块、控制模块、无线模块。控制模块初始化无线模块并待机,等待与终端设备连接;
[0022]b.终端设备连接成功,激活App,根据佩戴位置选择佩戴模式,选择年龄模式,完成设定,开始工作;
[0023]c.控制模块控制温度传感模块并读取温度,数据经处理后经无线模块、传输模块发射到终端设备的App内显示,并和设定温度范围运算,是否发出高温报警或低温报警;若是,则终端设备发出铃声或震动。
[0024]作为优选,步骤a中无线模块和终端设备连接失败,装置指示灯闪烁提示并关机;步骤c中,App接收温度数据连接失败,终端设备发出铃声或震动,装置指示灯闪烁提示;
[0025]充电时:电源经过充电触头至电源管理模块,判断充电模式,包括快充或标准充电,再由电源管理模块充电至电池,同时供电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传输模块显示充电状态,通过指示灯颜色表示。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通过持续测温的方式,对病人或小孩的体温监控,特别是晚上的监控,为监控者提供便利,降低疲劳度;
[0028]2.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方便,佩戴舒适;
[0029]3.无需粘贴,方便反复使用;
[0030]4.测温端贴合人体测温部,降低特别是小孩的抵触性,佩戴效果好;
[0031]5.精细化设置设定温度范围,提高监控报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备主机的爆炸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模块间的框架示意图;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作方法的框架示意图;
[0036]图5是佩戴模式1的示意图;
[0037]图6是佩戴模式2的示意图。
[0038]图中:设备主机1、可调松紧带2、充电座3、设备上壳体11、电路控制系统12、设备下壳体13、导热硅胶垫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0]实施例:
[0041]如图1、图2所示,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包括设备主机1,设备主机上设有开关和指示灯,设备主机上连接有可调松紧带2,所述设备主机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内设有电路控制系统12,设备壳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机(1),设备主机上设有开关和指示灯,设备主机上连接有可调松紧带(2),所述设备主机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内设有电路控制系统(12),设备壳体的测温端设有导热硅胶垫(14),设备壳体的充电端配有充电座(3);所述电路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温度传感模块、控制模块、传输模块和无线模块,导热硅胶垫传递温度至温度传感模块,控制模块读取温度数据并通过控制传输模块、无线模块传输数据至终端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松紧带(2)为环形束带,设备壳体设置为扁平形状,设备壳体的测温端弧形内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包括设备上壳体(11)、设备下壳体(13),设备上壳体上设有充电触头,该充电触头和充电座上的充电接头匹配,设备下壳体连接导热硅胶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上壳体为磁性金属材质,所述充电座内设有磁吸机构,设备上壳体和充电座充电时磁性吸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模块为温度传感器,无线模块为蓝牙或WiFi,终端设备为手机或平板或计算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佩戴式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上设有App,App内预设有设定温度范围和报警模块,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传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范围,报警模块启动高温报警,终端设备发出铃声或震动;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传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范围,报警模块启动低温报警,终端设备发出铃声或震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峰刘敏汤叶飞姚思语陆熠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