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及油井解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465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及油井解堵系统,其包括:储能电容,其用于储存电能量;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包括间隔设置的“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及油井解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及油井解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石油开钻采过程中,因钻井过程的泥侵污染及油水混合物中的砂石、胶结物,在油井长时间开采运行后会造成油井含油层孔隙堵塞或油水渗流通道变窄,导致油井产油量日益降低,甚至出现停产。
[0003]相关技术中,常规的油井解堵增产手段主要包括化学解堵、压裂解堵、超声波解堵等。压裂解堵和化学解堵方法由于实施工艺复杂,且带来的生态问题(如地下水污染等)制约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因此逐步被淘汰。而超声波解堵方法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是难以在高静压的深井环境产生强有力的超声波,解堵效果不明显。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及油井解堵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及油井解堵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压裂解堵和化学解堵易造成生态问题,且超声波解堵难以在高静压的深井环境产生强有力的超声波,解堵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其包括:储能电容,其用于储存电能量;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包括间隔设置的“棒

棒”电极正极和“棒

棒”电极负极,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和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用于释放电能产生激波并向外辐射;以及脉冲电源体,其用于将所述储能电容中的电能量施加到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
[000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脉冲电源体包括:第一控制回路,其用于当所述储能电容充电至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一触发信号;以及脉冲压缩开关,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并将所述储能电容与所述放电电极导通。
[0008]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储能电容充电至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一控制回路还输出第二触发信号,所述放电电极还包括开关组件装配体,所述开关组件装配体包括:第二控制回路,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触发信号,并输出第三触发信号;以及触发开关管,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触发信号,并将所述储能电容与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导通。
[000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的轴线与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的轴线共线,且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与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之间的间隙可调。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极包括位于端部的导向钢筒,所述导向钢筒内安装有负极固定筒,所述负极固定筒靠近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的一侧安装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所述负极固定筒远离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的一侧固设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通过紧定螺钉与所述导向钢筒固定,且通过旋转所述紧定螺钉可调整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与所
述“棒

棒”电极正极之间的间隙。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极还包括:正极基座,所述正极基座固设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包围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且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螺纹连接;负极基座,所述负极基座固设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包围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且所述第二绝缘件与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螺纹连接。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容、所述脉冲电源体与所述放电电极依次同轴设置,且所述放电电极还包括电感组合装配体,所述电感组合装配体位于靠近所述储能电容的一侧。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极包括金属外筒,所述金属外筒的一端固设正极基座,所述正极基座将所述金属外筒的一端密封,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安装于所述正极基座的外侧;所述金属外筒内设有高压绝缘环,所述高压绝缘环内安装有用于抑制尖峰电流的电感组合装配体和用于触发所述储能电容与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导通的开关组件装配体;所述高压绝缘环与所述金属外筒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靠近所述脉冲电源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靠近所述正极基座的一侧。
[001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油井解堵系统,其包括:供电电源装置;以及激波发射器,所述激波发射器与所述供电电源装置通过传输电缆连接,其中,所述激波发射器包括:储能电容,其用于储存电能量;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包括间隔设置的“棒

棒”电极正极和“棒

棒”电极负极,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和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用于释放电能产生激波并向外辐射;以及脉冲电源体,其用于将所述储能电容中的电能量施加到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波发射器还包括高压转换电源,所述高压转换电源、所述储能电容、所述脉冲电源体与所述放电电极依次同轴设置,且所述高压转换电源、所述储能电容、所述脉冲电源体与所述放电电极相互之间通过接口可拆卸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及油井解堵系统,由于激波发射器设有可以储存电能的储能电容,脉冲电源体可以将储能电容中的电能施加到“棒

棒”电极正极,使得“棒

棒”电极正极与“棒

棒”电极负极之间的隔离间隙被接通,储能电容中储存的电量在两极之间瞬间释放产生激波,进而对堵塞物进行轰击,达到解堵,因此,属于纯物理解堵增产手段,不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棒

棒”电极正极和“棒

棒”电极负极属于对接型放电电极,产生的冲击波对油层的冲击力更直接。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的放电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放电电极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井解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激波发射器;11、储能电容;
[0025]12、放电电极;121、“棒

棒”电极正极;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储能电容(11),其用于储存电能量;放电电极(12),所述放电电极(12)包括间隔设置的“棒

棒”电极正极(121)和“棒

棒”电极负极(122),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121)和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122)用于释放电能产生激波并向外辐射;以及脉冲电源体(13),其用于将所述储能电容(11)中的电能量施加到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1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源体(13)包括:第一控制回路,其用于当所述储能电容(11)充电至预设电压时,输出第一触发信号;以及脉冲压缩开关,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触发信号,并将所述储能电容(11)与所述放电电极(12)导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储能电容(11)充电至预设电压时,所述第一控制回路还输出第二触发信号,所述放电电极(12)还包括开关组件装配体(123),所述开关组件装配体(123)包括:第二控制回路,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触发信号,并输出第三触发信号;以及触发开关管,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触发信号,并将所述储能电容(11)与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121)导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121)的轴线与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122)的轴线共线,且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121)与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122)之间的间隙可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12)包括位于端部的导向钢筒(124),所述导向钢筒(124)内安装有负极固定筒(125),所述负极固定筒(125)靠近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121)的一侧安装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122);所述负极固定筒(125)远离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121)的一侧固设固定螺母(1251),所述固定螺母(1251)通过紧定螺钉(1252)与所述导向钢筒(124)固定,且通过旋转所述紧定螺钉(1252)可调整所述“棒

棒”电极负极(122)与所述“棒

棒”电极正极(121)之间的间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井解堵的激波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12)还包括:正极基座(126),所述正极基座(126)固设第一绝缘件(1261),所述第一绝缘件(1261)包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黎何德刚陈守斌杨云峰江心月黄晓宏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工融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