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善棋专利>正文

窗帘的帘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25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帘的帘片结构,其包含一帘片、一滑座、一配重座、一第一挡止单元以及一第二挡止单元,该帘片分别以上、下端部的压条与该滑座以及该配重座组设安装,再各别利用该第一挡止单元以及该第二挡止单元进行该滑座及配重座的限制定位,令该帘片可通过该第一、二挡止单元的上、下位移动作,轻易从该滑座以及配重座达到拆卸或是固定目的,令该帘片可自行拆下组装,以利于消费者更换帘片花色,达到室内美化及窗帘使用的变化性,更是提升该帘片的组装稳定性,以具有实用性的增进。以具有实用性的增进。以具有实用性的增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帘的帘片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窗帘结构,尤指一种窗帘的帘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片帘,主要是将数个呈平面的窗帘布,分别借由一滑座悬吊于滑轨,以令各窗帘布可分别于该滑轨滑动,并通过各该滑座依序带动拉开或收回,达到操作该传统片帘启闭的功能。然而,传统片帘的各窗帘布与该各滑座之间的组合是借由黏扣带(俗称魔术毡),即在该各窗帘布内侧面的顶端部以及该各滑座的外侧面分别设一魔术毡的毛面与勾面以令两者组合,借此,虽然可达组合方便的功效,但因魔术毡的稳固性是随使用越久而越差,以致于会使该各窗帘布产生脱落的问题,而且,随着帘布重量的增加,魔术毡的稳固性也会减低,大幅降低该窗帘布安装组合的稳定性,确实具有改善的必要。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窗帘的帘片结构。
[0005]上述结构包含:一帘片、一滑座、一配重块、一第一挡止单元以及一第二挡止单元,该帘片的上、下两端皆设有一压条;该滑座的侧边设一限位槽道,且底部设有一帘片槽,该帘片槽位于该限位槽道的下方,并将该帘片槽组装该帘片的上端的压条外;该配重座呈U字型具有一组合空间,并经由该组合空间安装于该帘片的下端的压条外,且该组合空间的两侧端口皆由底部设一限位孔;该第一挡止单元包括一组合块以及一开合挡块,该组合块一端配合组入该限位槽道内,另一端则形成一卡接部,该开合挡块贯穿两端设一组合槽道,该组合槽道的外侧端更设一扩孔槽,使该组合槽道以及该扩孔槽间形成一阶状的卡扣部,该开合挡块经由该组合槽道能够滑动位移地与该组合块的卡接部组设限制,并上、下滑动达到帘片槽的开放及挡止效果;二该第二挡止单元包括一组合外盖以及一封盖板,该组合外盖的一侧往内设有一包覆空间,并以该包覆空间穿套于该配重座的两侧端,而该组合外盖的另一侧则设一穿槽与该包覆空间相通,该封盖板的一侧设一卡扣凸肋以及一限位凸柱,该卡扣凸肋的前端底部更凸设一卡扣栓,该卡扣凸肋以及该限位凸柱能够滑动位移地组设于该穿槽内,且该卡扣凸肋更穿入该包覆空间内,并利用底部的卡扣栓卡扣该配重座的限位孔形成固定,达到防止该组合外盖由该配重座脱离的目的。
[0006]较佳地,该组合块的卡接部的前端形成一前挡部,并远离该前挡部设一后挡部,且该前挡部与该后挡部间形成一限位导槽,该限位导槽的厚度小于该前挡部以及该后挡部的厚度,借此将该组合块与该开合挡块安装时,该前挡部卡抵于该组合槽道的卡扣部外,而该后挡部则抵靠于该开合挡块的另一端外,进而将该组合槽道受限于限位导槽内。
[0007]较佳地,该开合挡块的外壁设有非平整的一粗糙部,以利于拨动该开合挡块上下
位移。
[0008]较佳地,该配重座呈U字型于内部形成一组合空间,而外部两侧则分别形成一抵靠边,所述抵靠边的顶端皆再往该组合空间内弯折设有一限位导板,所述限位导板逐渐往中央集中形成倾斜状,并于所述限位导板以及所述抵靠边间皆形成一缓冲空间,使所述抵靠边微向外撑张,且所述限位导板的末端皆弯折设一夹合部。
[0009]较佳地,该组合外盖的穿槽于对称侧壁设有二迫紧凸部。
[0010]较佳地,该封盖板的卡扣凸肋的前端形成渐缩状的一嵌扣部,且该挡止部与该封盖板间更界定出一限位滑槽。
[0011]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帘片分别以上、下端部的压条与该滑座以及该配重座组设安装,再分别利用该第一挡止单元以及该第二挡止单元进行该滑座及配重座的限制定位,令该帘片可通过该第一、二挡止单元的上、下位移动作,轻易从该滑座以及配重座达到拆卸或是固定目的,令该帘片可自行拆下组装,以利于消费者更换帘片花色,达到室内美化及窗帘使用的变化性,更是提升该帘片的组装稳定性,以具有实用性的增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上半部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下半部的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上半部的组合状态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上半部的组合状态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上半部的组合状态另一角度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上半部的脱离状态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上半部的脱离状态另一角度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下半部的组合状态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下半部的组合状态另一角度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下半部的脱离状态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挡止单元由配重座拆下的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帘片实际应用示意图。
[0013]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0:帘片;11:压条;20:滑座;21:限位槽道;22:帘片槽;30:配重座;31:组合空间;32:抵靠边;33:限位导板;34:缓冲空间;
35:夹合部;36:限位孔;40:第一挡止单元;41:组合块;411:卡接部;412:前挡部;413:后挡部;414:限位导槽;42:开合挡块;421:组合槽道;422:扩孔槽;423:卡扣部;424:粗糙部;50:第二挡止单元;51:组合外盖;511:包覆空间;512:穿槽;513:迫紧凸部;52:封盖板;521:卡扣凸肋;522:限位凸柱;523:嵌扣部;524:限位滑槽;525:卡扣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配合附图详述如后:首先,先请参阅图1、2、3所示,一种窗帘的帘片结构,其包含:一帘片10、一滑座20、一配重座30、一第一挡止单元40以及一第二挡止单元50,该帘片10上、下两端皆设有一压条11,该压条11厚度大于帘片10厚度;该滑座20侧边设一限位槽道21,且底部设有一帘片槽22,该帘片槽22位于该限位槽道22下方,并将该帘片槽22组装该帘片10上端的压条11外;该配重座30呈U字型于内部具有一组合空间31,配合安装于该帘片10下端的压条11外,而外部两侧则分别形成一抵靠边32,所述抵靠边32的顶端皆再往该组合空间31内弯折设有一限位导板33,所述限位导板33逐渐往中央集中形成倾斜状,并于所述限位导板33以及所述抵靠边32间皆形成一缓冲空间34,使所述抵靠边32微向外撑张,且所述限位导板33末端皆弯折设一夹合部35,又该组合空间31的两侧端口皆由底部设一限位孔36;该第一挡止单元40包括一组合块41以及一开合挡块42,该组合块41一端配合组入该限位槽道21内,另一端则形成一卡接部411,该卡接部411前端形成渐缩锥部状的一前挡部412,并远离该前挡部412设一后
挡部413,且该前挡部412与该后挡部413间形成一限位导槽414,该限位导槽414的厚度小于该前挡部412以及该后挡部413的厚度,该开合挡块42贯穿两端设一组合槽道421,该组合槽道421的外侧端更设一扩孔槽422,使该组合槽道421以及该扩孔槽422间形成一阶状的卡扣部423,又该开合挡块42的外壁设有非平整的一粗糙部424,以利于拨动该开合挡块42上下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的帘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帘片,该帘片的上、下两端皆设有一压条;一滑座,该滑座的侧边设一限位槽道,且底部设有一帘片槽,该帘片槽位于该限位槽道的下方,并将该帘片槽组装在该帘片的上端的压条外;一配重座,该配重座呈U字型具有一组合空间,并经由该组合空间安装于该帘片的下端的压条外,且该组合空间的两侧端口皆由底部设一限位孔;一第一挡止单元,该第一挡止单元包括一组合块以及一开合挡块,该组合块的一端配合组入该限位槽道内,另一端则形成一卡接部,该开合挡块贯穿两端设一组合槽道,该组合槽道的外侧端更设一扩孔槽,使该组合槽道以及该扩孔槽间形成一阶状的卡扣部,该开合挡块经由该组合槽道能够滑动位移地与该组合块的卡接部组设限制,并上、下滑动达到帘片槽的开放及挡止效果;二第二挡止单元,所述第二挡止单元包括一组合外盖以及一封盖板,该组合外盖的一侧往内设有一包覆空间,并以该包覆空间穿套于该配重座的两侧端,而该组合外盖的另一侧则设一穿槽与该包覆空间相通,该封盖板的一侧设一卡扣凸肋以及一限位凸柱,该卡扣凸肋的前端底部更凸设一卡扣栓,该卡扣凸肋以及该限位凸柱能够滑动位移地设置于该穿槽内,且该卡扣凸肋更穿入该包覆空间内,并利用底部的卡扣栓卡扣该配重座的限位孔形成固定,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善棋
申请(专利权)人:庄善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