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93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包括主控模块与软性激光模块,运用软性贴附架构将所述激光模块透过特殊制程贴在所述软性激光模块上,由所述主控模块的开关控制特定波长激光贴近人体皮肤伤口,软性贴附架构可以运用在不同软性布料材质,软性贴附架构提供如创口贴般的保护,同步将特定波长的激光持续性照射于皮肤伤口,刺激细胞自我修复加速伤口愈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主控模块和软性激光模块,这两个模块的结构都很简单且操作便利,在软性激光模块上的治疗贴片上贴附着激光发射灯,将红光和简单的软性贴附架构结合,使红光的功能可以方便的应用在类似创可贴的软性贴附架构上。方便的应用在类似创可贴的软性贴附架构上。方便的应用在类似创可贴的软性贴附架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血液的光学特性研究表明血液对光束的吸收主要决定于血红蛋白中的氧饱和程度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主要以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脱氧血红蛋白(Hb)两种形式存在波长为600~1000nm的连续光谱中HbO2 和Hb的光吸收系数存在显著的差异发生在波长630~660nm之间,1979 年Challoner用650nm和805nm两种光束比较其PPG信号得出805nm 光束的PPG信号与血中的氧含量无关1983年Yoshiya等人首次利用人体血液中HbO2和Hb对660nm的红光和940nm的红外光不同波长光吸收峰值不同的特点用PPG信号测出人体的血氧饱和度理论上只要找到光通过血液时某一成分的本征吸收峰值就可应用PPG技术对血液成分实现无创检测低强度激光作用于生物组织,不会造成生物组织损伤,对机体无任何伤害,没有残留。激光的光量子数量可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和单位波长上高度集中,使激光的光功率密度比普通光所能达到的最高值还要高出10个以上数量级。因此,激光可使光生物作用大大提高,普通光无能为力的特异诊治,激光却能大显身手,良性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光化反应和生物效应,可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五十年代初,俄罗斯首先将660纳米的红光应用于医疗领域,俄罗斯航天员将激光能量导人仪带上太空作为平日保健的工具,全世界医学界为之震惊。
[0003]将光线用于治疗上即称为“光疗法”,使用时不会有疼痛感;热疗的基本原理在使体温升高,造成血管放松,增加身体代谢速率,有增加韧带、关节囊、肌肉弹性、促进愈和的效果。
[0004]但是在类似创可贴上面并没有对红光的应用,只是单纯的包裹伤口,防止感染,没有利用红光对伤口愈合进行促进,不能更好更快的愈合伤口,更加不能对伤处的疼痛进行减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
[0006]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包括主控模块与软性激光模块,软性贴附架构由不同软性布料材质构成,所述主控模块贴在所述软性激光模块上,所述主控模块的开关控制特定波长激光贴近人体皮肤伤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和软性激光模块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连接主控模块和软性激光模块。
[0008]对所述主控模块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有呈盒状的主控下盖,所述主控下盖里面设置有电池和开关按键,所述主控下盖的上部覆盖有主控上盖,所述主控上盖包括有翻转盖板和固定盖板,所述翻转盖板相对固定盖板可进行翻转。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和开关按键固定安装于主控下盖的内部,所述电池固定安装
在主控下盖底部且位于所述翻转盖板的下方,所述开关按键固定安装在主控下盖底部且位于固定盖板的下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盖板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开关按键呈凸台状且所述开关按键的头部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穿过固定盖板上的圆孔且伸出于固定盖板的表面。
[0011]对所述软性激光模块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软性激光模块包括有治疗贴片,所述治疗贴片上贴附有激光发射灯,所述治疗贴片和激光发射灯的一侧设置有与治疗贴片尺寸相同的离型纸。
[0012]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主控模块和软性激光模块,这两个模块的结构都很简单且操作便利,在软性激光模块上的治疗贴片上贴附着激光发射灯,激光发射等射出的主要是红光,将具有治疗作用的红光和简单的软性贴附架构结合,使红光的功能可以方便的应用在类似创可贴的软性贴附架构上,对细胞再生起重要作用,恢复由神经损伤造成的病理学退化,增强血细胞杀菌作用,消炎止痛,基本上杜绝感染,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加快伤口的愈合。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打开翻转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软性激光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主控模块;2、软性激光模块;3、连接线;11、主控下盖; 12、电池;13、主控上盖;14、开关按键;21、离型纸;22、治疗贴片; 23、激光发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主要介绍了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主要是结合了软性贴附架构和红光,将红光的功能结合到类似创可贴的软性贴附架构,接下来我们将详细的介绍本技术。
[0019]首先结合附图对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进行描述,如图1

4所示,包括有主控模块1、软性激光模块2和连接线3,连接线3用于连接主控模块1和软性激光模块2,由不同软性布料材质构成的软性贴附架构将主控模块1贴在所述软性激光模块2上,由所述主控模块1的开关控制特定波长激光贴近人体皮肤伤口,贴附架构提供如创口贴般的保护,降低伤口被外界细菌感染的机率,同步将特定波长的激光持续性照射于皮肤伤口,刺激细胞自我修复加速伤口愈合。
[0020]主控模块1内的电池12和开关按键14固定安装于主控下盖11的内部,电池12固定安装在主控下盖11底部且位于翻转盖板的下方,开关按键14固定安装在主控下盖11底部且位于固定盖板的下方,按钮穿过固定盖板上的圆孔且伸出于固定盖板的表面;软性激光模块2 包括有治疗贴片22,治疗贴片22上贴附有激光发射灯23,治疗贴片 22和激光发射灯23的一侧设置有与治疗贴片22尺寸相同的离型21。
[0021]再来介绍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的工作方法,先撕开离型纸21,将治疗贴片22贴附与伤口处,按下开关按键14,使激光发射灯23进行灯光照射;所述激光发射灯23发射的光
主要为红光,激光照射可促使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利于受损组织修复和再生,全面改善微循环。激活白细胞,提高其吞噬活性和趋化性,因而具有提高机体内免疫状态的作用。能调整红血细胞比积,刺激新生细胞增多,从而使血液年轻化,增加免疫力。
[0022]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
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技术的原理,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1)与软性激光模块(2),软性贴附架构由不同软性布料材质构成,所述主控模块(1)贴在所述软性激光模块(2)上,所述主控模块(1)的开关控制特定波长激光贴近人体皮肤伤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1)和软性激光模块(2)之间设置有连接线(3),所述连接线(3)用于连接主控模块(1)和软性激光模块(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性创口贴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1)包括有呈盒状的主控下盖(11),所述主控下盖(11)里面设置有电池(12)和开关按键(14),所述主控下盖(11)的上部覆盖有主控上盖(13),所述主控上盖(13)包括有翻转盖板和固定盖板,所述翻转盖板相对固定盖板可进行翻转。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峰刘宜芳马雷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昆盛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