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3390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精油微乳液制备技术中因大量使用吐温等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和乙醇、丙二醇等助表面活性剂而导致的皮肤致敏率高的问题,改善了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天然表面活性剂和天然助表面活性剂,其具体步骤包括:将天然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天然助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混合均匀,边搅拌边向混合液中逐渐滴加天然植物精油,将混合液逐渐滴加至水中,一次均质、二次均质,静置待泡沫消除即为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用该方法生产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均一性好,稳定性强,可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并可用于开发具有抗敏和抗炎功效的化妆品。抗炎功效的化妆品。抗炎功效的化妆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植物精油是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由分子量相对较小的简单化合物组成,具有一定芳香气味,在常温下能挥发的油状液体物质。由于其具有增香、抗敏、抗炎、杀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而被应用于化妆品领域,其中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和玫瑰精油的应用尤其广泛。薰衣草精油具有抑菌、松弛平滑肌、镇静、抗抑郁等作用应用,其应用历史悠久,可用于开发芳香疗法、护肤和洗护等产品。洋甘菊精油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植物精油,研究表明洋甘菊精油能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表达,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抗敏功效。玫瑰精油为鲜花油之冠,具有优雅、柔和、细腻、甜香如蜜、芬芳四溢的玫瑰花香,具有抗敏感、抑菌、抗氧化、保湿、促进细胞再生等功效。
[0003]天然植物精油亲水性差,沸点低、易挥发,极大限制了其在水性日化产品中的应用。微乳液(microemulsion)是一种由一定配比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和油自发形成各向同性、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热力学稳定的胶质纳米级分散体系,属于交联胶体中的一种体系。传统精油微乳如中国专利CN109699989A、中国专利CN109463663A、中国专利CN105038985A、中国专利CN110448487A等在制备过程大量使用乳化剂吐温-80、吐温-20,助乳化剂乙醇、丙二醇等。研究表明,吐温-80、吐温-20、乙醇、丙二醇等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吐温-80能够诱导细胞产生脱颗粒作用,引起过敏活性物质的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制备技术中因大量使用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而导致的皮肤致敏率高的问题,采用天然皂素作为乳化剂、植物多糖作为助乳化剂制备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改善了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的制备方法,此方法制备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植物精油微乳液因使用化学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而产生的皮肤敏感问题,并将该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应用在化妆品领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包含天然植物精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天然助表面活性剂、水;其中,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选自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玫瑰精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天然表面活性剂选自无患子皂素、茶皂素、皂荚皂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天然助表面活性剂选自银耳多糖、白芨多糖、燕麦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0006]上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中,以质量百分比来计,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含量为0.1~10%,优选为1~5%;所述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含量为2~30%,优选为5~20%;所述的天然助表面活性剂含量为0.1~20%,优选为0.5~10%;所述的水含量为40~97.8%,优选为65~93.5%。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天然助表面活性剂、水在内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天然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天然助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均匀;
[0009]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逐渐滴加天然植物精油,搅拌均匀;
[0010]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边搅拌边逐渐滴加至水中,均质;
[0011]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继续均质,即得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
[0012]上述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各组分经搅拌均匀后,可以在常用的均质设备中进行均质操作,一次均质和二次均质,静置待泡沫消除,得到均一性强、稳定性高的微乳液。其制备过程可以采用如下步骤来实现:
[0013]1)将天然表面活性剂配制成质量浓度为6%~40%的水溶液,将天然助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浓度为1%~10%的水溶液,将两者的水溶液混合均匀;
[0014]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以滴加速度为1~10mL/min逐渐滴加天然植物精油,并在搅拌温度为30~50℃条件下搅拌5~30min;
[0015]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在搅拌温度为40~50℃条件下,以滴加速度为5~20mL/min边搅拌边逐渐滴加至水中,搅拌时间为10~30min,并在温度为30~50℃均质搅拌,均质5~20min;
[0016]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在温度为50~60℃条件下继续均质5~10min,即得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或者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例如,可以将上述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应用于护肤类化妆品或洗涤类化妆品中。
[0018]上述含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的护肤类化妆品中,以质量百分比来计,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含量为护肤类化妆品总重量的0.1~10%。该护肤类化妆品除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外,还可以加入其他护肤类化妆品中常用的组分,例如可包含一些常规的油相和水相以及其他添加剂,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保湿剂、香精、皮肤调理剂等,还可以添加一些功能成分,这些具体成分的应用及用量可根据所述化妆品的具体种类而进行选择,可以按照常规量添加。含有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的护肤类化妆品可以采用下面表1中配方及组分含量来得到,但不局限于表1中所列出的组分及化合物。
[0019]表1.护肤类化妆品配方
[0020][0021][0022]上述护肤类化妆品可采用常用的化妆品制备工艺,包含加热、搅拌混合、乳化等操作步骤。以表1中所列出的配方组分为例,可采用如下制备工艺来得到所述的护肤类化妆品:A相搅拌加热至90℃,保温10分钟;B相搅拌加热至50℃,A、B相合并,并在乳化设备中乳化30分钟,冷却至60℃,加入C相物质,搅拌均匀并冷却至40℃出料,经检测化验合格后,进行包装。
[0023]上述含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的洗涤类化妆品,以质量百分比来计,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含量为洗涤类化妆品总重量的0.5~20%。该洗涤类化妆品除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外,还可以加入其他洗涤类化妆品中常用的组分,例如可包含一些常规的油相和水相以及其他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保湿剂、防腐剂、香精等,还可以添加一些功能成分,这些具体成分的应用及用量可根据所述化妆品的具体种类而进行选择,可以按照常规量添加。可以采用下面表2中配方及组分含量来得到含有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的洗涤类化妆品,但不局限于表2中所列出的组分。
[0024]表2.洗涤类化妆品配方
[0025]成分含量比例具体化合物活性成分5%~10%精油微乳液表面活性剂5%~10%AES、AO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酯类物质2%~4%乙二醇二硬脂酸酯、乙二醇单硬脂酸酯等保湿剂2%~4%纤维素类防腐剂0.003%~0.005%异噻唑啉酮、苯氧乙醇等防腐剂香精0.005%~0.01%香精
水余量去离子水
[0026]上述洗涤类化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包含天然植物精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天然助表面活性剂、水;其中,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选自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玫瑰精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天然表面活性剂选自无患子皂素、茶皂素、皂荚皂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天然助表面活性剂选自银耳多糖、白芨多糖、燕麦葡聚糖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来计,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含量为0.1~10%;所述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含量为2~30%;所述的天然助表面活性剂含量为0.1~20%;所述的水含量为40~97.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来计,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含量为1~5%;所述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含量为5~20%;所述的天然助表面活性剂含量为0.5~10%;所述的水含量为65~93.5%。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天然表面活性剂、天然助表面活性剂、水在内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的天然植物精油微乳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天然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天然助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均匀;2)向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逐渐滴加天然植物精油,搅拌均匀;3)将步骤2)得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周谦黄晓德张锋伦刘智敏郑俊钱骅赵伯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宝琪兰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奥蓓斯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