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其制造方法、及其组成物及黏着剂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303386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02
本公开提供一种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组成物及黏着剂组合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包含第一聚苯乙烯嵌段、聚异戊二烯嵌段、及第二聚苯乙烯嵌段,其中,以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该第一聚苯乙烯嵌段及该第二聚苯乙烯嵌段的含量为30~50重量%,该聚异戊二烯嵌段的含量为70~50重量%,以及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40,000~75,000。000~75,000。000~75,0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其制造方法、及其组成物及黏着剂组合物


[0001]本公开有关于一种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此共聚物的胶粒及黏着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热塑性弹性体(Thermplastic Elastomer,TPE)因为在常温下具有弹性体特性,以及在高温下可塑形变形的特性,因此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
[0003]其中,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tyreneic Block copolymers,SBCs)包含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共聚物)、将SBS进行氢化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共聚物)、将SIS共聚物进行氢化的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SEPS共聚物)。
[0004]SBS共聚物及SIS共聚物兼具塑料及橡胶的特性。其中,SIS共聚物具有优良的密封性和高温保持力,是优良的黏着剂,广泛用于医疗材料的贴合、卫生用品的贴合、电绝缘、包装、标签等的黏贴用途。
[0005]为了提高生产速度,点涂胶机(热熔胶)的点涂胶速度提升,要求具有高流动性的黏着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提供一种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包含第一聚苯乙烯嵌段、聚异戊二烯嵌段、及第二聚苯乙烯嵌段,其中,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第一聚苯乙烯嵌段及第二聚苯乙烯嵌段的含量为30~50重量%,聚异戊二烯嵌段的含量为70~50重量%,以及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40,000~75,000。
[0007]本公开更提供一种组成物,其包含上述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以及抗氧化剂,具有优良的熔融指数(MFI)及甲苯溶液黏度(TSV),能够制造兼具超高流动性及机械特性的黏着剂组合物。
[0008]本公开又提供一种黏着剂组合物,其包含如上述的组成物,以及增黏剂,其中组成物的含量为10~40重量份,增黏剂的含量为30~70重量份。
[0009]本公开另提供一种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包含第一聚苯乙烯嵌段、聚异戊二烯嵌段、及第二聚苯乙烯嵌段,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步骤:加入苯乙烯及起始剂,以进行第一聚合反应,从而形成该第一聚苯乙烯嵌段;加入异戊二烯,以进行第二聚合反应,从而在该第一聚苯乙烯嵌段末端形成该聚异戊二烯嵌段;以及加入苯乙烯,以进行第三聚合反应,从而在该聚异戊二烯嵌段末端形成该第二聚苯乙烯嵌段,其中该苯乙烯的加入量的总和为30~50重量份,该异戊二烯的加入量为70~50重量份,以及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重量
平均分子量(Mw)为40,000~75,000。
[0010]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数个较佳实验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公开的一比较例的凝胶渗透层析法的图谱。
[0012]图2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凝胶渗透层析法的图谱。
[0013]图3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流变分析图。
[0014]图4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流变分析图。
[0015]图5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流变分析图(损耗正切)。
[0016]图6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与熔融指数的关系图。
[0017]图7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与熔融指数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说明内容所述及的任一实施例即使同时公开了多个技术特征,也不意味着利用本专利技术者必需同时实施该任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换句话说,只要不影响实施可能性,本
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并视需求或设计理念来选择性地实施一部分而非全部的技术特征,借此增加本专利技术实施时的弹性。
[0019]以往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是先在反应器中加入苯乙烯及异戊二烯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苯乙烯(S)-异戊二烯(I)的S-I二嵌段共聚物。之后,再于反应器中加入偶合剂,使S-I二嵌段进行偶合反应以形成S-I-I-S(亦即、S-I-S)的三嵌段共聚物。然而,此种制造方法中、由于仍有部份未完全反应的S-I二嵌段共聚物残留于反应器中,因此,获得的反应生成物中除了S-I-S三嵌段共聚物之外,亦包含残存的S-I二嵌段共聚物。在之后制造胶粒的步骤中,这些残留的S-I二嵌段共聚物影响胶粒的熔融指数(Melt flow index,MFI)及甲苯溶液黏度(TSV)等性质。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制造方法,以使后续形成的胶粒不包含S-I二嵌段共聚物。
[0020]基于上述,本公开提供一种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以下,亦有单纯称为SIS共聚物的情形),以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所制造的共聚物来形成胶粒,其S-I二嵌段共聚物的含量小于1重量%,例如小于0.5重量%、0.1重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形成的胶粒不含有S-I二嵌段共聚物。据此,使本公开的胶粒具有优良的熔融指数及甲苯溶液黏度等性质,能够制造兼具超高流动性及机械特性的黏着剂组合物,而能解决上述问题。
[0021]<1.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S共聚物)结构>
[0022]如同前述,苯乙烯可与共轭二烯进行聚合反应,形成热塑型弹性体。例如,苯乙烯与丁二烯形成SBS共聚物、与异戊二烯形成SIS共聚物。不同的共轭二烯影响共聚物的性质,例如相较于丁二烯、异戊二烯能提供共聚物更多的柔软性,可提供较大的黏性。从获得具有黏着剂的观点而言,以SIS共聚物为佳。
[0023]以往的SIS共聚物中,由于异戊二烯提供共聚物更多的柔软性,因此其机械物性不佳。根据本公开的SIS共聚物,因为提高聚合物中苯乙烯的含量,因此能提供兼具超高流动性及机械物性的SIS共聚物。
[0024]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S共聚物),包含第一聚苯乙烯嵌段、聚异戊二烯嵌段、及第二聚苯乙烯嵌段。
[0025]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SIS共聚物具有较高的苯乙烯含量,例如,在SIS共聚物中,聚苯乙烯嵌段的总含量为30重量%以上,例如可为超过30重量%、35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上。通过使SIS共聚物中的聚苯乙烯嵌段的总含量为30重量%以上,能够提高共聚物的机械物性。
[0026]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SIS共聚物的聚苯乙烯嵌段含量,在SIS共聚物中,例如,聚苯乙烯嵌段的总含量为50重量%以下、未满50重量%、45重量%以下、未满45重量%。通过使SIS共聚物中的聚苯乙烯嵌段的总含量为50重量%以下,能够确保共聚物中聚异戊二烯嵌段的含量,确保共聚物的柔软性。
[0027]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SIS共聚物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包含第一聚苯乙烯嵌段、聚异戊二烯嵌段、及第二聚苯乙烯嵌段,其中,以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该第一聚苯乙烯嵌段及该第二聚苯乙烯嵌段的含量为30~50重量%,该聚异戊二烯嵌段的含量为70~50重量%,以及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40,000~75,0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其中该共聚物具有支链乙烯基,该支链乙烯基含量为5~20摩尔%。3.一种组成物,包含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包含第一聚苯乙烯嵌段、聚异戊二烯嵌段、及第二聚苯乙烯嵌段,其中,以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该第一聚苯乙烯嵌段及该第二聚苯乙烯嵌段的含量为30~50重量%,该聚异戊二烯嵌段的含量为70~50重量%,以及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为40,000~75,00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成物,其中该组成物更包含抗氧化剂。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成物,其中该组成物的苯乙烯-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的含量小于1重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成物,其中该组成物不包含苯乙烯-异戊二烯的二崁段共聚物。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成物,其中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支链乙烯基,该支链乙烯基含量为5~20摩尔%。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成物,其中该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100重量份为0.05~4重量份。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成物,其中该组成物的熔融指数(MFI)(190℃/2.16kg)超过20g/10min。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成物,其中该组成物的熔融指数(MFI)(190℃/5kg)超过80g/10min。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成物,其中该组成物的甲苯溶液黏度(TSV)(25%)小于500cps。1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竣鸿王靖铭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荣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