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教学的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364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11
为解决智慧建筑领域教学缺乏直观体验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教学的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程序编辑工具、边缘计算网关、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计量系统、液晶显示屏。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区域人数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室外环境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灯光控制器、开窗控制器;所述计量系统包括灯光系统计量、传感器系统计量、空调系统计量、新风系统计量。所述程序编辑工具包括自主实验模块、远程实验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模拟实验、远程实验体验,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工具。学工具。学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教学的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智慧建筑教学用具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教学的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智慧建筑领域的教学还停留在视频教学、书面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口头讲解或者观看视频获得感性认识,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能力不足。大学生对于智慧建筑领域的控制系统、建筑环境参数的应用、建筑节能的认识停留在书面介绍中,缺乏直观的体验,并且在完成系统设计后也无法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教学的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为师生提供一种实验用具,便于教师开展智慧建筑实践教学,让学生围绕维持人体舒适的环境展开程序设计,检验设计成果,提高综合思维能力,获得直观的学习体验。
[0004]一种用于教学的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程序编辑工具、边缘计算网关、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计量系统、液晶显示屏。
[0005]所述程序编辑工具与边缘计算网关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0006]所述边缘计算网关与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计量系统、液晶显示屏均为总线连接。
[0007]所述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设定参数与传感器系统上传的数据。
[0008]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区域人数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室外环境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系统用于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上传至边缘计算网关;所述传感器系统内的传感器装置具有编号,编号与实验室区域一一对应。
[0009]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室内温度数据。
[0010]所述区域人数传感器是高清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当前区域内人数情况。
[0011]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设置于当前区域内实验室天花板上,用于实时获取当前实验室区域是否有人。
[0012]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实验室内光照度情况。
[0013]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监测实验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0014]所述室外环境传感器设置于实验室外,用于获取室外空气质量、温度、风力、下雨情况。
[0015]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灯光控制器、开窗控制器;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边缘计算网关指令,使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灯光控制器或者开窗控制器执行开启或者关闭指令。
[0016]所述计量系统包括灯光系统计量、传感器系统计量、空调系统计量、新风系统计
量。
[0017]进一步的,所述计量系统是一组智能电表,用于统计灯光照明、传感器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在单位时间和总时间内的耗电情况。
[0018]所述边缘计算网关从传感器系统获取数据,根据程序编辑工具编辑的程序,向控制系统发送控制指令。
[0019]进一步的,所述边缘计算网关还用于获取计量系统统计的耗电数据,并反馈至液晶显示屏。
[0020]所述程序编辑工具用于程序设计、参数设定与区域划分。
[0021]所述程序编辑工具包括自主实验模块;所述自主实验模块用于输入环境模拟参数,关闭传感器系统,以环境模拟参数以代替传感器系统采集的数据,参与程序运算。
[0022]进一步的,所述程序编辑工具还包括远程实验模块;所述远程实验模块用于输入环境模拟参数,开启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屏蔽传感器系统采集的数据参与程序运算,以环境模拟参数以代替传感器系统采集的数据参与程序运算;所述远程实验模块还能够获取控制系统在执行动作后反馈的指令。
[0023]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传感器采集参数,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室内环境因素,在整体协同思维的框架下进行程序设计,并且通过液晶显示屏观察能耗情况,可以不断优化程序,提高程序设计能力;通过实物执行动作获取程序的执行情况,提供了直观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检查程序编辑情况;2.本专利技术可以帮助师生完成模拟实验。通过程序编辑工具关闭传感器系统,在外部客观条件不满足实验条件时,能够通过程序编辑工具人工输入环境模拟参数,及时完成实验,不受外界条件影响;3.本专利技术可以帮助师生获得远程实验体验。程序编辑工具能够远程获取控制系统动作反馈的信号和传感器系统采集的参数,使师生在远程条件下能够判定程序执行情况,检查程序设计情况,达成实验目标。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架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程序编辑工具1、边缘计算网关2、液晶显示屏3、计量系统4、灯光系统计量401、传感器系统计量402、空调系统计量403、新风系统计量404、传感器系统5、人体感应传感器501、区域人数传感器502、二氧化碳传感器503、室外环境传感器504、光照度传感器505、室内温度传感器506、控制系统6、开窗控制器601、空调系统602、新风系统603、灯光控制器60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教学的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程序编辑工具1、边缘计算网关2、液晶显示屏3、计量系统4、传感器系统5、控制系统6。
[0026]所述程序编辑工具1与边缘计算网关2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所述边缘计算网关2与
液晶显示屏3、计量系统4、传感器系统5、控制系统6间均为总线连接。
[0027]所述液晶显示屏3用于显示设定参数、传感器系统5上传的参数。
[0028]所述计量系统4包括灯光系统计量401、传感器系统计量402、空调系统计量403、新风系统计量404。所述计量系统4是一组电表,用于统计灯光照明、传感系统、空调系统、新风净化系统在单位时间和总时间内的耗电情况。使用时,若实验室内灯光开启,则灯光系统计量401开始计量灯光在单位时间和总时间的耗电量,并将耗电情况反馈至边缘计算网关2,边缘计算网关2将耗电数据发送至液晶显示屏3进行显示。传感器系统计量402、空调系统计量403与新风系统计量404使用情况与灯光系统计量401方式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不再赘述。
[0029]所述传感器系统5包括:人体感应传感器501、区域人数传感器502、二氧化碳传感器503、室外环境传感器504、光照度传感器505、室内温度传感器506;所述传感器系统5用于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上传至边缘计算网关2。其中,人体感应传感器501、区域人数传感器502、二氧化碳传感器503、光照度传感器505可以通过程序编辑工具1设置编号,并且编号与实验室的不同区域一一对应。
[0030]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501是设置于对应区域的实验室天花板上,用于实时获取对应区域是否有人。使用时,人体感应传感器501保持启动状态,当监测到有人时,边缘计算网关2启动当前区域的二氧化碳传感器503、光照度传感器505,并开启室内温度传感器506、室外环境传感器504,使传感器设备开始工作;当监测到无人时,向边缘计算网关2反馈数据,边缘计算网关2关闭当前区域的其他传感器装置,节约能耗,只保持人体感应传感器501开启。
[0031]所述区域人数传感器502是高清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当前区域内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教学的实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编辑工具、边缘计算网关、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计量系统、液晶显示屏;所述程序编辑工具与边缘计算网关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所述边缘计算网关与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计量系统、液晶显示屏均为总线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设定参数与传感器系统上传的数据;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区域人数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室外环境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系统用于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上传至边缘计算网关;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室内温度数据;所述区域人数传感器是高清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当前区域内人数情况;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设置于当前区域内实验室天花板上,用于实时获取当前实验室区域是否有人;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实验室内光照度情况;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监测实验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所述室外环境传感器设置于实验室外,用于获取室外空气质量、温度、风力、下雨情况;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灯光控制器、开窗控制器;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边缘计算网关指令,使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灯光控制器或者开窗控制器执行开启或者关闭指令;所述计量系统包括灯光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实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