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及注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60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0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及注浆方法,注浆浆液包括A浆液以及B添加剂;A浆液是由水泥和水在注浆过程中先按照水灰比1:1的比例搅拌,再按照水灰比0.8~0.9:1的比例搅拌而成;B添加剂由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在注浆过程中按照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而成,其中,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的质量均占水泥质量的3%~5%。通过控制浆液凝胶时间来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达到控制加固范围的目的,并且通过调节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的添加比,从而控制浆液结石体在预设时间内的强度,即保证掌子面开挖时不会发生垮塌,又有利于隧道的掘进,解决了隧道穿越松散堆积体地层施工时,容易发生侵线,支护拱架变形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及注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及注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施工中会遇到松散堆积体地层,松散堆积体地层中的土石混合体是介于岩石与土体之间的地质体,由于地层中块石粒径差异较大,地层孔隙率大,堆积体地层注浆与一般的岩土体注浆存在差异。对松散堆积体地层采用一般的岩土体注浆,由于地层稳定差,容易发生侵线,支护拱架变形的现象。
[0003]因此,针对隧道施工中遇到松散堆积体地层时,进行注浆达到加固地层环境,研发隧道注浆加固工艺,确定浆液配合比数据,以达到加固地层改善地质环境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了隧道穿越松散堆积体地层施工时,容易发生侵线,支护拱架变形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包括A浆液以及B添加剂;所述A浆液是由水泥和水在注浆过程中先按照水灰比1~1.2:1的比例搅拌,再按照水灰比0.8~0.9:1的比例搅拌而成;所述B添加剂由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在注浆过程中按照体积比0.9~1.1:1的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所述速凝剂和所述高分子材料溶液的质量均占所述水泥质量的3%~5%。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浆液是由水泥和水在注浆过程中先按照水灰比1:1的比例搅拌,再按照水灰比0.85:1的比例搅拌而成;所述B添加剂由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在注浆过程中按照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所述速凝剂和所述高分子材料溶液的质量均占所述水泥质量的4%。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速凝剂是由铝氧熟料、碳酸钠以及生石灰按质量1~1.2:1~1.2:0.5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粉状物。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材料溶液为HJ520丙烯酸盐灌浆溶液。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隧道中心线和高程,并按设计标出小导管的位置;S2、采用小导管直接作为钻杆沿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向外以10
°
外插角钻孔,达到设计深度;S3、将注浆管插入所述小导管中,并通过定位钢板将所述注浆管固定在所述小导管上;S4、将配置完成的注浆浆液注入所述注浆管中,其中,具体包括先将B添加剂与水泥和水按水灰比1:1搅拌配置得到的A浆液进行混合,并将混合液注入所述注浆管中,再将B添加剂与水泥和水按水灰比0.8~0.9:1搅拌配置得到的A浆液进行混合,并将混合液注入所述注浆管中;S5、在注浆完成后,对小导管进行封堵,再重复步骤(4)致使每个小导管注浆完毕,完成注浆加固过程。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之后,所述注浆方法还包括根据现场注浆试验和相关注浆施工经验,确定松散堆积体地层的终止注浆压力,并当实时注浆压力达到终止注浆压力,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结束注浆。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及注浆方法,通过水泥浆液在注浆过程中先按照水灰比1~1.2:1的比例搅拌,再按照水灰比0.8~0.9:1的比例搅拌配置而成,能够实现控制浆液凝胶时间来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达到控制加固范围的目的,并且通过在水泥浆液中添加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并调节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的添加比,从而控制浆液结石体在预设时间内的强度,即保证掌子面开挖时不会发生垮塌,又有利于隧道的掘进,解决了隧道穿越松散堆积体地层施工时,容易发生侵线,支护拱架变形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4]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包括A浆液以及B添加剂;所述A浆液是由水泥和水在注浆过程中先按照水灰比1~1.2:1的比例搅拌,再按照水灰比0.8~0.9:1的比例搅拌而成;所述B添加剂由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在注浆过程中按照体积比0.9~1.1:1的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所述速凝剂和所述高分子材料溶液的质量均占所述水泥质量的3%~5%。
[0015]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A浆液采用由水泥和水在注浆过程中先按照水灰比1:1的比例搅拌,再按照水灰比0.8~0.9:1的比例搅拌而成,能够实现通过控制浆液的浓度,使得松散地层获得较好的注浆效果,并且不同浓度的浆液其凝胶时间不同,从而通过调节凝胶时间来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达到控制加固范围的目的。而且通过调节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的添加比,从而控制浆液结石体在预设时间内的强度,即保证掌子面开挖时不会发生垮塌,又有利于隧道的掘进,解决了隧道穿越松散堆积体地层施工时,容易发生侵线,支护拱架变形的问题。
[00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A浆液是由水泥和水在注浆过程中先按照水灰比1:1的比例搅拌,再按照水灰比0.85:1的比例搅拌而成;所述B添加剂由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在注浆过程中按照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所述速凝剂和所述高分子材料溶液的质量均占所述水泥质量的4%。
[00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速凝剂是由铝氧熟料、碳酸钠以及生石灰按质量1~1.2:1~1.2:0.5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粉状物。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材料溶液为HJ520丙烯酸盐灌浆溶液。HJ520丙烯酸盐灌浆溶液是一种以丙烯酸盐为主体成分的高强、中膨、低粘弹橡胶型灌浆堵漏材料;HJ520由丙烯酸盐主剂、固化剂以及促进剂三组分组成。产品通过双液(或单液)灌浆泵灌浆,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粘弹性凝胶体,可应用于混凝土结构裂缝、伸缩缝、沉降缝渗漏水止水灌浆;水库大坝地基基础防渗帷幕灌浆;各类建筑混凝土工程封堵漏水等。
[0019]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隧道中心线和高程,并按设计标出小导管的位置;S2、采用小导管直接作为钻杆沿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向外以10
°
外插角钻孔,达到设计深度;S3、将注浆管插入所述小导管中,并通过定位钢板将所述注浆管固定在所述小导管上;S4、将配置完成的注浆浆液注入所述注浆管中,其中,具体包括先将B添加剂与水泥和水按水灰比1:1搅拌配置得到的A浆液进行混合,并将混合液注入所述注浆管中,再将B添加剂与水泥和水按水灰比0.8~0.9:1搅拌配置得到的A浆液进行混合,并将混合液注入所述注浆管中;S5、在注浆完成后,对小导管进行封堵,再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其特征在于,包括A浆液以及B添加剂;所述A浆液是由水泥和水在注浆过程中先按照水灰比1~1.2:1的比例搅拌,再按照水灰比0.8~0.9:1的比例搅拌而成;所述B添加剂由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在注浆过程中按照体积比0.9~1.1:1的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所述速凝剂和所述高分子材料溶液的质量均占所述水泥质量的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A浆液是由水泥和水在注浆过程中先按照水灰比1:1的比例搅拌,再按照水灰比0.85:1的比例搅拌而成;所述B添加剂由速凝剂和高分子材料溶液在注浆过程中按照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所述速凝剂和所述高分子材料溶液的质量均占所述水泥质量的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凝剂是由铝氧熟料、碳酸钠以及生石灰按1~1.2:1~1.2:0.5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粉状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洞内加固的注浆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溶液为HJ520丙烯酸盐灌浆溶液。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仲明胡晖胡军梁忠旗万怡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