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跟踪球装置和指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41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指向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上表面,该上表面包括可放置手掌区的第二手指掌骨-指骨(MP)关节和第三手指掌骨-指骨部分关节的冠顶;与从冠顶向下向前伸展可放置第二-四手指的前区;及一从冠顶向下向后伸展,可放置手的小鱼际区的后区,其形状避免接触腕管和避免支撑手的鱼际区。该壳体还包括一下凹内侧面和其一部分从该内侧面露出的一跟踪球以及一可放置第五手指的外侧面。该内侧面在跟踪球下方左侧有一可放置拇指的凸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Human engineering tracking ball device and pointing device

Pointing device. The device comprises an upper surface, the surface can be placed on including the palm area of the second finger metacarpal phalangeal joint (MP) - and third finger metacarpal phalangeal joint - part of the crown; and from the crown down stretch can be placed on the second - four fingers and a front area; from the crown down the back stretch. Can be placed in the hand hypothenar area area, its shape to avoid contact with the carpal tunnel and avoid supporting hand thenar area. The casing also comprises a concave inner side surface and a part of the tracking ball which is exposed from the inner side surface and an outer surface of the fifth fingers. The inn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lange which can be plac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racking b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共同受让的2000年2月9日递交的,题目为“人体工程学跟踪球”的美国专利申请(代理人文档号为009623-023700)的权利及利益的部分继续申请。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指向装置,特别涉及人体工程学指向装置。计算机跟踪球装置之类的指向装置通常用来比方说控制光标在计算机屏幕上的运动。在使用指向装置时,手和手指的动作和位置常常高度重复。使用指向装置、特别当动作和/或位置生硬和紧张时,会造成重复紧张性疾病。因此要求指向装置的形状不致于迫使使用者的手腕、手和手指采取生硬和紧张的位置和/或动作。现有指向装置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本受让人的美国外观设计专利No.411,837示出了引导手臂远离手掌全向下方向。Gart的美国专利No.4,862,165公开了一种鼠标,该鼠标有一支撑手的前表面的拱形掌骨-指骨支撑面和一支撑手的鱼际部的下凹鱼际部支撑面。Goldstein等人的美国专利No.5,726,683公开了一种鼠标,该鼠标有一上表面、一右侧面和一垂直向上的左侧面。该上表面从前向后呈15-30°、从左向右呈20-30°的负坡度,其前部用来支撑指骨。该上表面包括一从前向后伸展、位于操作者鱼际部隆起下方、支撑鱼际部隆起的高峰和一表面,操作者可用其鱼际部隆起通过该表面推动鼠标。Lo的美国专利No.5,576,733公开了一种鼠标,该鼠标有一把一直立手的所有手指支撑成笔直位置和一直立堆的直立、手指主支撑面。该鼠标的另一边有一支撑拇指的拇指支撑面。Scenna等人的美国专利No.5,894,302公开了一种鼠标,该鼠标包括一上表面,该上表面上有一支撑由鱼际区、小鱼际区和掌骨-指骨关节下方区域围成的手的三角区的隆起。该上表面的尾部有一位于使用者的手的鱼际与小鱼际会聚部下方、承受该会聚部的压力的上升部。鼠标前部的手指按钮比该隆起高。Kaneko等人的美国专利No.5,414,445公开了一种鼠标,该鼠标包括一上表面,该上表面上有一支撑掌骨-指骨关节的隆起。手在鼠标上时,手腕抵靠在鼠标所在的工作面上。本专利技术以各特征的独特组合和各种新修面对现有指向装置作出改进,提高指向装置的使用舒适性。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指向装置,该指向装置在支撑使用者的手时防止手的手腕和手指和关节处于极端姿态位置,例如手腕伸展、手的手掌全向下、拇指的内收或外展。该装置的形状还使得腕管所受压力减小、通过把手腕抬高到工作面上方而减小手腕敏感区上的接触压力。因此,该指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使得手和手腕的姿态更放松、减小肌肉的静态负载和减轻紧张程度。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使用在一工作面上的指向装置包括一可置于该工作面上的底面和至少一个手指操纵的指向部件。在一实施例中,该指向装置为一计算机跟踪球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上表面,该上表面上有一接触使用者手掌的手掌区的第二手指的掌骨-指骨(MP)关节且最好是第三手指的MP关节的至少一部分的冠顶。该冠顶相对底面的高度比上表面的其余部分高。由于使用该装置时多项重复性工作之一需要使用第二和/或第三手指按下按钮,而这涉及到主要围绕这些手指的MP关节运动,因此该冠顶有利地提供从这些MP关节向手腕的主要支撑。该上表面从冠顶向下向前向第二和第三手指的指尖伸展而形成一前区、向下向后向使用者的手腕伸展而形成一后区以及向下向外向第四和第五手指的MP关节伸展而形成一外区。一横向隆起从冠顶向外伸展,接触手掌区的第四和第五手指的MP关节(可能还有第三手指MP关节的一部分)。该横向隆起从冠顶向下倾斜,使手远离手掌全向下方向。该后区支撑手的小鱼际区。冠顶和后区最好相对底面足够高,把手腕保持在工作面上方,使手腕位于近中性位置而很少伸展或不伸展,减小由与工作面长时间接触造成的手腕敏感区上的接触压力。后区以足够大的曲率向下向后倾斜,以避免接触手掌的腕管区,从而减小腕管上的压力。例如后区一般构作成避免接触腕管的至少中部和近端部,但可接触腕管的远端部。在一实施例中,后区向后方向上的曲率大于前区向前方向上的曲率。后区包括一“鱼际穴(thenar void)”,以避免支撑鱼际区,从而拇指可下悬在一拇指中性位置上而相对指向装置自由运动。这消除了现有鼠标装置中由鱼际支撑造成的鱼际区上的压力和负载。该壳体包括一内侧面和其一部分露出该内侧面以面对拇指的一跟踪球。该内侧面期望地在与跟踪球邻接的区域一般下凹。该内侧面在跟踪球左下方有一向内配置的凸缘用来支撑拇指的远端指骨。冠顶和后区最好足够高,以使拇指的远端指骨抵靠在该凸缘或工作面上,在内收和外展极端位置之间的静止位置上。在一实施例中,拇指位于内收与外展之间的约半途。前区可包括在其上放置第二和第三手指的按钮。按钮最好分别与第二和第三手指的指骨对齐,这样,各手指可在基本上中性位置向下按压而有效地操作按钮而动作不生硬或紧张(即内收或外展)。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跟踪球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图1跟踪球装置的俯视图3为图1跟踪球装置的正视图;图4为图1跟踪球装置的右视图;图5为图1跟踪球装置的左视图;图6为图1跟踪球装置的后视图;图7为图1跟踪球装置的仰视图;图8为示出手掌和周围各区的一手的示意图。图1-7示出一具有至少一个手指操纵的指向部件的跟踪球装置10的壳体。该装置10包括一非对称上表面12和一在一坦的工作面上操作的通常是平坦的底面14。上表面12上有一用来接触使用者手掌的手掌区的最好是圆形的冠顶16。冠顶16相对底面14的高度比上表面12的其余部分高。图1-7的跟踪球装置10构作成适合于使用右手的使用者使用,但应指出,也可用本专利技术原理可被用于构作适合于使用左手的使用者使用的跟踪球装置(例如该实施例的镜像)。图8示出一右手20,包括第一手指或拇指21、第二手指22、第三手指23、第四手指24和第五手指25。第二到第五手指中的每一手指有三个指骨,即远端指骨26、中部指骨27和近端指骨28。拇指21包括一远端指骨26和一近端指骨28。掌骨和腕骨伸展在五个手指21-25与手腕30之间。手指21-25的MP关节位于手指21-25的近端指骨26与对应掌骨之间。图8示出一般位于第二和第三手指22、23的MP关节紧下方的一接触区32。最好是,接触区32位于第二手指22的MP关节和第三手指23的MP关节的一部分的紧下方。图1-7中跟踪球装置10的冠顶16用来接触和支撑使用者的手20的接触区32。因此,冠顶16非对称地向内位于装置10上表面12左侧。如图8所示,拇指21底部为鱼际区34,而手掌的另一边为小鱼际区35。腕管36位于鱼际区34与小鱼际区35之间。如图1-7所示,上表面12从冠顶16向前向下向一前区40倾斜,该前区用来支撑第二和第三手指22、23以及最好还有第四手指24的远端部。上表面12从冠顶16向后向下向一朝向手腕30的后区42倾斜。上表面12从冠顶16向外向下向一朝向手20右边上的第四和第五手指24、25的MP关节的外区46倾斜。由于圆形冠顶16在上述规定的各方向上向下向底面14倾斜,因此手20可在更中性位置上枢转和挠曲,远离极端姿态位置,结果手20各关节上的静态负载减小。上表面12上可有防止手滑动的表面纹理。如图1、2和4所示,前区40与后区42之间的轮廓形成一从冠顶16向外伸向外区46的横向隆起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在一工作面上的指向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包括:被构成放置在该工作面上的一底面;至少一个手指操纵的指向部件;以及一上表面,该上表面包括一冠顶,该冠顶用来接触一使用者的手掌的手掌区的第二手指的掌骨-指骨关节和第三手指的 掌骨-指骨关节的至少一部分,该冠顶相对底面的高度比该上表面的其余部分高,该上表面从该冠顶向下向前向第二和第三手指的指尖伸展而形成一前区、向下向后向使用者的手腕伸展而形成一后区、以及向下向外向第四和第五手指的掌骨-指骨关节伸展而形成一外区,该后区位于手掌的鱼际区外以基本上避免支撑该鱼际区。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0-2-9 29/118,496;US 2000-2-22 09/510,0911.一种用在一工作面上的指向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包括被构成放置在该工作面上的一底面;至少一个手指操纵的指向部件;以及一上表面,该上表面包括一冠顶,该冠顶用来接触一使用者的手掌的手掌区的第二手指的掌骨-指骨关节和第三手指的掌骨-指骨关节的至少一部分,该冠顶相对底面的高度比该上表面的其余部分高,该上表面从该冠顶向下向前向第二和第三手指的指尖伸展而形成一前区、向下向后向使用者的手腕伸展而形成一后区、以及向下向外向第四和第五手指的掌骨-指骨关节伸展而形成一外区,该后区位于手掌的鱼际区外以基本上避免支撑该鱼际区。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表面的冠顶和后区相对工作面足够高,以把手腕保持在工作面上方。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后区在向后方向上的曲率比外区在向外方向上的曲率大。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手的上表面相对工作面的高度使得拇指的远端指骨放置在工作面上处于内收与外展之间位置。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表面外区包括一从冠顶向外伸展、用来接触手掌的手掌区的第四和第五手指的掌骨-指骨关节的横向隆起。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进一步包括一位于面对拇指一边上的内侧面,该内侧面伸展在上表面与底面之间,该内侧面有一伸向手腕的后部,该内侧面的该后部和该上表面的该后区位于手掌的鱼际区外以基本上避免接触鱼际区。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手指操纵的指向部件包括其一部分从该内侧面露出以面对拇指的一跟踪球。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侧面的与该跟踪球邻接的一区域下凹。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侧面在跟踪球下方内侧有一凸缘,该凸缘支撑拇指的远端指骨在内收与外展之间。10.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侧面在跟踪球上方外侧有一引导边,该引导边大致笔直以引导拇指的远端部转动跟踪球。11.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跟踪球用来控制一光标的运动,拇指沿拇指各指骨运动而转动跟踪球时,跟踪球上下移动光标。12.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跟踪球用来控制一光标的运动,拇指围绕拇指的掌骨-指骨关节转动而转动跟踪球时,跟踪球左右移动光标。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手指操纵的指向部件包括上表面前区中一在其上放置第二手指的第二手指按钮和一在其上放置第三手指的第三手指按钮,第二手指按钮与第二手指的各指骨对齐,第三手指按钮与第三手指的各指骨对齐。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和第三手指按钮上各有支撑第二和第三手指的刻痕。15.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手指操纵的指向部件包括一位于第二手指按钮与第三手指按钮之间的滚轮,该滚轮可相对壳体转动,该滚轮被取向沿第二手指的各指骨转动。1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在面对手的第五手指的远端指骨的一边上还有一外侧面,该外侧面伸展在上表面的外区与底面之间。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表面的外区在该外侧面旁有一用来支撑第四手指的下凹部。1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后区在向后方向上的曲率比前区在向前方向上的曲率大。1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后区在向后方向上的曲率足够大,以基本上避免接触手掌的腕管区。20.一种用在一工作面上的计算机跟踪球装置,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希恩卡塔尔洛克南
申请(专利权)人:罗技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