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巧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327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具体包括:水幕墙体,以及开设在所述凹型主体位于所述过滤装置远离所述气流装置一侧的导流腔,且安装在所述导流腔内腔底部的运输泵,以及安装在所述导流腔内腔中间位置的净化装置,且安装在所述凹型主体顶部中间位置的水幕装置,所述水幕装置包括:装置箱,且安装在所述无底箱体内壁且位于所述贯穿腔下方的缓流板,且安装在所述无底箱体内壁底部的弧形弹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除尘技术领域。通过凹型的水幕墙体设置,在对隧道进行辅助支撑的同时增大自身与隧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利用水流下落产生的水幕对灰尘进行冲洗,同时促进水幕墙体周边空气的流动,促进对灰尘的吸附力。促进对灰尘的吸附力。促进对灰尘的吸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除尘
,具体为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运营中,有毒有害烟气会危害车内乘客以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而降低有害烟气浓度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的主要目的与设计标准;对于有害气体,可以通过通风的方式降低有害气体浓度,达到人体安全浓度之下;而对于有害烟尘,也可以通过送入新鲜空气以降低其浓度。
[0003]根据中国专利CN212774368U所述,通过将静电除尘单元设置在隧道模型顶部中心,且沿着隧道模型纵向方向均匀布置,可以最大化利用隧道模型内剩余空间,减少单独设置旁道的成本;同时,静电除尘单元靠近风机单元附近设置,加速粉尘流动,可以提高静电除尘的效率。静电除尘单元采用正放电件、负放电件及接地件组合,结构简单,便于对接地件上堆积灰尘的清洗;正放电件、负放电件及接地件采用板状结构,有效增大了电场面积,提高除尘效率。
[0004]现有的隧道水幕除尘装置与空气接触面积小,导致对灰尘的处理不够彻底,具备多出残留,容易导致灰尘飞舞,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隧道水幕除尘装置与空气接触面积小,导致对灰尘的处理不够彻底,具备多出残留,容易导致灰尘飞舞,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具体包括:
[0009]水幕墙体,该水幕墙体具有凹型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凹型主体右侧底部的气流装置,且安装在所述凹型主体底部中间位置的过滤装置,以及开设在所述凹型主体位于所述过滤装置远离所述气流装置一侧的导流腔,且安装在所述导流腔内腔底部的运输泵,以及安装在所述导流腔内腔中间位置的净化装置,且安装在所述凹型主体顶部中间位置的水幕装置,通过凹型的水幕墙体设置,在对隧道进行辅助支撑的同时增大自身与隧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利用水流下落产生的水幕对灰尘进行冲洗,同时促进水幕墙体周边空气的流动,促进对灰尘的吸附力。所述水幕装置包括:
[0010]装置箱,该装置箱具有无底箱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无底箱体顶部靠近所述导流腔一侧的贯穿腔,且安装在所述无底箱体内壁且位于所述贯穿腔下方的缓流板,以及开设在所述缓流板表面的聚流孔,且安装在所述无底箱体内壁底部的弧形弹封板。通过缓流板对水流的流速进行减缓,防止水流对设备内部的构件进行冲刷,对设备内部的构件进行保护,
同时弧形弹封板自身弹性对水流进行截流,避免清理时水流持续冲刷增加清理难度,对清理人员进行保护。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远离所述气流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导流腔连通,且所述水幕装置左侧与所述导流腔连通。通过导流腔的设置将清洁水流进行循环流动,有效的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同时水流的流动对内部热量进行快速传导散热,确保设备自身的温度稳定,实现设备的持续性运作。
[0012]优选的,所述气流装置包括:
[0013]装置块,该装置块具有柱面块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柱面块体远离所述过滤装置一侧的安装槽,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腔的风力叶片,以及安装在所述风力叶片表面的转化线圈,且开设在所述柱面块体位于所述安装槽顶部和底部的辅助孔,以及安装在所述辅助孔内腔底部的半柱磁铁。通过风力叶片的设置对隧道内部来往的车辆产生的风力进行利用,利用风力带动风力叶片和转化线圈的转动,对半柱磁铁产生的磁场线进行切割,利用电磁效应进行供能,降低设备外界能源的供给,避免使用电子元件,降低设备成本与维修时间。
[0014]优选的,所述装置块左侧外壁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且所述风力叶片右侧伸出所述安装槽并延伸至所述装置块外壁。通过风力叶片的转动,带动气流进行旋转,将空气中的浮尘进行集中,避免空气浮尘随着车辆的往来产生飞舞,降低灰尘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灰尘处理的效率与彻底性。
[0015]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0016]过滤箱,该过滤箱具有无顶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顶箱体内腔底部远离所述导流腔一侧的斜导块,且开设在所述无顶箱体靠近所述导流腔一侧内壁底部的流动孔,以及安装在所述斜导块顶部的弧形撑板,且安装在所述无顶箱体内壁且位于弧形撑板上方的截流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顶箱体顶部的过滤凹板,且开设在所述过滤凹板表面的过滤孔。通过过滤凹板对水流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大体积污染物进入设备内部对设备造成损坏或阻塞,同时弧形的板体设计降低了水流下落冲击飞溅的可能性,利用对冲击力的导向对水流进行聚集。
[0017]优选的,所述弧形撑板远离所述斜导块的一侧与所述截流板连接,且所述截流板设置有左板和右板。通过截流板的设置对水流进行截流,留置有一部分水流,对下落的水流进行缓冲,避免水流冲击力过大对过滤凹板产生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8]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
[0019]净化板,该净化板具有T型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T型板体顶部和底部的弧形密封板,且开设在所述T型板体中间位置的净化腔,以及安装在所述净化腔的内腔顶部的逆流通板,且安装在所述净化腔内腔底部且位于逆流通板两侧的贯穿导管,以及安装在所述T型板体底部且位于贯穿导管两侧的分流块。通过对水流进行回流导向,降低水流的流速,促进水流内部的灰尘沉淀,便于对水流进行净化,保持水流自身的洁净性,同时有效的确保水流对灰尘的吸附性能。
[0020]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一:将设备进行安装,并将净化装置整体插入导流腔内部,将设备中的运输泵进行能源连接,并在设备的导流腔和过滤装置内部注满水;
[0021]步骤二:车辆往来时,带动气流的流动,对风力叶片进行鼓动,风力叶片转动,带动转化线圈转动对半柱磁铁的磁感线进行切割,电磁转化实现功能;
[0022]步骤三:将能源传输至运输泵中,启动运输泵,将过滤装置内部的水注入导流腔中,利用水压将水通过贯穿腔输送至装置箱中,利用聚流孔和弧形弹封板将水流进行聚流,并垂直下落;
[0023]步骤四:水流下落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并随着水流落入过滤凹板,通过过滤孔的过滤后进入过滤箱内腔,与运输泵输入端进行连通;
[0024]步骤五:运输泵将污水进行运输,输送至贯穿导管,通过贯穿导管输送至净化腔,通过逆流通板和贯穿导管产生的回型腔进行沉淀净化;
[0025]步骤六:通过水流循环进行持续性的除尘操作,并定时对过滤凹板和净化腔进行清理。
[0026](三)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一)、该隧道水幕除尘装置,通过凹型的水幕墙体设置,在对隧道进行辅助支撑的同时增大自身与隧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利用水流下落产生的水幕对灰尘进行冲洗,同时促进水幕墙体周边空气的流动,促进对灰尘的吸附力。
[0029](二)、该隧道水幕除尘装置,通过缓流板对水流的流速进行减缓,防止水流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具体包括:水幕墙体(1),该水幕墙体(1)具有凹型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凹型主体右侧底部的气流装置(2),且安装在所述凹型主体底部中间位置的过滤装置(3),以及开设在所述凹型主体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远离所述气流装置(2)一侧的导流腔(4),且安装在所述导流腔(4)内腔底部的运输泵(5),以及安装在所述导流腔(4)内腔中间位置的净化装置(6),且安装在所述凹型主体顶部中间位置的水幕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装置(7)包括:装置箱(71),该装置箱(71)具有无底箱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无底箱体顶部靠近所述导流腔(4)一侧的贯穿腔(72),且安装在所述无底箱体内壁且位于所述贯穿腔(72)下方的缓流板(73),以及开设在所述缓流板(73)表面的聚流孔(74),且安装在所述无底箱体内壁底部的弧形弹封板(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装置(2)包括:装置块(21),该装置块(21)具有柱面块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柱面块体远离所述过滤装置(3)一侧的安装槽(22),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2)内腔的风力叶片(23),以及安装在所述风力叶片(23)表面的转化线圈(24),且开设在所述柱面块体位于所述安装槽(22)顶部和底部的辅助孔(25),以及安装在所述辅助孔(25)内腔底部的半柱磁铁(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块(21)左侧外壁与所述过滤装置(3)连接,且所述风力叶片(23)右侧伸出所述安装槽(22)并延伸至所述装置块(21)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箱(31),该过滤箱(31)具有无顶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顶箱体内腔底部远离所述导流腔(4)一侧的斜导块(32),且开设在所述无顶箱体靠近所述导流腔(4)一侧内壁底部的流动孔(33),以及安装在所述斜导块(32)顶部的弧形撑板(34),且安装在所述无顶箱体内壁且位于弧形撑板(34)上方的截流板(35),以及安装在所述无顶箱体顶部的过滤凹板(36),且开设在所述过滤凹板(36)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巧
申请(专利权)人:史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