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276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包括股骨远端假体、胫骨近端假体、人工韧带,所述股骨远端假体内贯通开设有通孔A、通孔B,分别供前/后交叉韧带的一端穿过并固定在股骨远端假体上,所述胫骨近端假体上开设有通孔C、通孔D,分别供前/后交叉韧带的另一端穿过并固定在胫骨近端假体上;股骨远端假体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副韧带固定结构,用于将内/外侧副韧带的一端固定于股骨远端假体,所述副韧带固定结构可相对股骨远端假体转动;胫骨近端假体的内、外两侧分别开设有韧带固定凹槽,用于将内/外侧副韧带的另一端固定于胫骨近端假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固定人工韧带,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韧带固定稳定性好。定性好。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假体置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周围是骨原发恶性肿瘤的常见部位之一,恶性肿瘤如骨肉瘤、尤文肉瘤、多形性肉瘤、软骨肉瘤等均好发于该部位。近年来,肿瘤切除和人工关节假体重建因其具有术后即刻稳定及早期负重行走等较好的术后功能,已成为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目前,铰链式肿瘤型膝关节置换是最常用的外科重建手段。目前,单纯铰链式连接和旋转铰链式是几乎所有肿瘤型人工关节采用的主流设计理念:由于有股骨和/或胫骨侧的大段骨缺损,肿瘤型膝关节周围没有十字交叉韧带、关节囊和内外侧副韧带等稳定结构,铰链式肿瘤型膝关节假体通常只允许一个平面上的屈伸活动,没有内外翻和周向旋转运动,这种假体限制了膝关节的生理活动,近些年出现的旋转铰链结构,在保留铰链结构的同时,添加了陷入胫骨平台侧的旋转轴心,让肿瘤型人工关节在正常屈伸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内外旋活动度,但是该设计并没有改变铰链的刚性固定方式,假体髓针和骨干髓腔的接触界面在每一个步行周期都承受了极大的旋转和拔出应力。
[0003]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符合生物力学的膝关节假体,尽可能的恢复患者膝关节的运动功能,保持运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利用弹力、韧度、硬度与人体正常筋膜相仿的人工韧带连接股骨远端假体和胫骨近端假体,并合理固定人工韧带,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包括股骨远端假体、胫骨近端假体、人工韧带,所述人工韧带分为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所述人工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股骨远端假体、胫骨近端假体上;所述股骨远端假体内贯通开设有通孔A、通孔B,分别供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的一端穿过并固定在股骨远端假体上,所述胫骨近端假体上开设有通孔C、通孔D,分别供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的另一端穿过并固定在胫骨近端假体上;所述股骨远端假体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副韧带固定结构,用于将内/外侧副韧带的一端固定于股骨远端假体,所述副韧带固定结构可相对股骨远端假体转动;所述胫骨近端假体的内、外两侧分别开设有韧带固定凹槽,用于将内/外侧副韧带的另一端固定于胫骨近端假体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通孔A的入口A、通孔B的入口B位于股骨远端假体底面,所述通孔A的出口A、通孔B的出口B在股骨远端假体内表面,在出口A和出口B之间开设有凹槽,还开设有与凹槽交叉的压块固定槽A,与压块固定槽A适配的韧带压块A通过螺钉固定在压块固定
槽A内,韧带压块A上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压紧凸台,前/后交叉韧带的一端穿过通孔A、通孔B后连接于凹槽内,并被韧带压块A压紧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凹槽表面为粗糙面,所述压紧凸台A的表面呈锯齿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孔C、通孔D斜向贯通开设在所述胫骨近端假体内,通孔C的入口C、通孔D的入口D位于弧形关节面上,通孔C的出口C、通孔D的出口D位于胫骨近端假体内外两侧的侧壁上;在出口C和出口D之间沿胫骨近端假体的后壁开设有环形凹槽,还开设有与环形凹槽交叉的压块固定槽B,与压块固定槽B适配的韧带压块B通过螺钉固定在压块固定槽B内,韧带压块B上有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压紧凸台B,前/后交叉韧带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通孔C、通孔D后连接在环形凹槽中,并被韧带压块B的压紧凸台B压紧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副韧带固定结构包括外侧副韧带固定组件、内侧副韧带固定组件以及转轴;所述股骨远端假体的两侧对称地开设有圆形外侧凹槽A、内侧凹槽A,并在股骨远端假体内开设有连接外侧凹槽A、内侧凹槽A的圆形通道,所述通道与外侧凹槽A、内侧凹槽A的轴线重合;所述外侧副韧带固定组件位于外侧凹槽A内,所述内侧副韧带固定组件位于内侧凹槽A内,所述转轴位于通道内,所述外侧副韧带固定组件、内侧副韧带固定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转轴两端,转轴一端有帽檐,螺母连接在另一端的螺纹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侧副韧带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韧带压板、第一韧带固定盘,所述转轴连接在第一韧带固定盘的台阶孔中,所述第一韧带压板通过螺钉连接在第一韧带固定盘上,外侧副韧带固定在第一韧带压板与第一韧带固定盘的接触面;所述内侧副韧带固定组件包括第二韧带固定盘、第二韧带压板,所述第二韧带固定盘通过台阶孔连接在转轴上,螺母位于台阶孔中,第二韧带压板通过螺钉连接在第二韧带固定盘上,内侧副韧带固定在第二韧带固定盘与第二韧带压板的接触面。
[0012]进一步地,第一/二韧带压板中心开有可供转轴或螺母通过的贯通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韧带固定凹槽包括在胫骨近端假体的外侧壁上竖向开设的外侧凹槽B,所述外侧凹槽B的顶部位于胫骨近端假体的弧形关节面,用于连接外侧副韧带;还开设有与外侧凹槽B交叉的韧带压板固定槽A,韧带压块C通过螺钉固定于韧带压板固定槽A中,韧带压块C上设有与外侧凹槽B适配的凸台C,所述凸台C用于压紧连接于外侧凹槽B的外侧副韧带。
[0014]进一步地,所述韧带固定凹槽还包括在胫骨近端假体的内侧壁上竖向开设的内侧凹槽B,所述内侧凹槽B的顶部位于胫骨近端假体的弧形关节面,用于连接内侧副韧带;还开设有与内侧凹槽B交叉的韧带压板固定槽B,韧带压块C通过螺钉固定于韧带压板固定槽B中,用于压紧连接于内侧凹槽B的内侧副韧带。
[0015]进一步地,所述股骨远端假体上部有组配段A,所述胫骨近端假体的下部设有组配段B,所述组配段A、组配段B为圆锥台。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
[0017]1)本专利技术的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通过合理固定韧带,可使股骨远端假体可相对胫骨近端假体平台前后旋转,限制膝关节外/内翻,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维持关节运动的稳定性;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股骨远端假体内外侧设置副韧带固定结构,所述副韧带固定结构可相对股骨远端假体转动,从而使膝关节在屈伸运动时,股骨远端假体转动而副韧带固定
结构不动,从而使得内/外侧副韧带保持不动,避免内/外侧副韧带过渡拉伸以及拉伸后缠绕假体的情况;
[0019]3)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放置韧带的凹槽表面粗糙,用于压紧韧带的凸台的表面呈锯齿状,可以增加压紧力,进而提高韧带固定的稳定性,提高假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包括股骨远端假体(1)、胫骨近端假体(2)、人工韧带,所述人工韧带分为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所述人工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股骨远端假体(1)、胫骨近端假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远端假体(1)内贯通开设有通孔A(11)、通孔B(11'),分别供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的一端穿过并固定在股骨远端假体(1)上,所述胫骨近端假体(2)上开设有通孔C(21)、通孔D(21'),分别供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的另一端穿过并固定在胫骨近端假体(2)上;所述股骨远端假体(1)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副韧带固定结构,用于将内/外侧副韧带的一端固定于股骨远端假体,所述副韧带固定结构可相对股骨远端假体转动;所述胫骨近端假体(2)的内、外两侧分别开设有韧带固定凹槽,用于将内/外侧副韧带的另一端固定于胫骨近端假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A(11)的入口A(112)、通孔B(11')的入口B(112')位于股骨远端假体(1)底面,所述通孔A(11)的出口A(111)、通孔B(11')的出口B(111')在股骨远端假体内表面,在出口A(111)和出口B(111')之间开设有凹槽(12),还开设有与凹槽(12)交叉的压块固定槽A(13),与压块固定槽A(13)适配的韧带压块A(5)通过螺钉固定在压块固定槽A(13)内,韧带压块A(5)上有与凹槽(12)相适配的压紧凸台(51),前/后交叉韧带的一端穿过通孔A(11)、通孔B(11')后连接于凹槽(12)内,并被韧带压块A(5)压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表面为粗糙面,所述压紧凸台A(51)的表面呈锯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C(21)、通孔D(21')斜向贯通开设在所述胫骨近端假体(1)内,通孔C(21)的入口C(211)、通孔D(21')的入口D(211')位于弧形关节面上,通孔C(21)的出口C(212)、通孔D(21')的出口D(212')位于胫骨近端假体(1)内外两侧的侧壁上;在出口C(212)和出口D(212')之间沿胫骨近端假体(1)的后壁开设有环形凹槽(22),还开设有与环形凹槽(22)交叉的压块固定槽B(23),与压块固定槽B(23)适配的韧带压块B(4)通过螺钉固定在压块固定槽B(23)内,韧带压块B(4)上有与环形凹槽(22)相适配的压紧凸台B(41),前/后交叉韧带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通孔C(21)、通孔D(21')后连接在环形凹槽(22)中,并被韧带压块B(4)的压紧凸台B(41)压紧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铰链式韧带仿生型肿瘤半/全膝关节假体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韧带固定结构包括外侧副韧带固定组件、内侧副韧带固定组件以及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重棋卢敏勋张瑀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