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267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及使用方法,涉及地下工程领域;其台车包括基础构架、救生防护构架和逃生防护构架,所述基础构架包括工字钢焊接组成的桁架结构、上下直梯;所述救生防护构架包括液压旋转杆、防护钢板、救生舱,第一层工作面、第二层工作面两侧分别通过液压旋转杆连接有防护钢板,救生舱位于第二层工作面与第三层工作面之间,在第三层工作面上开有救生孔;所述逃生防护构架包括逃生悬梯和逃生孔,逃生孔设置于第二层工作面上且位于救生舱内,逃生时逃生悬梯挂接在逃生孔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抵抗不同等级岩爆发生时产生的破坏,实现了在岩爆发生时第一时间为供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护及逃生保障。供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护及逃生保障。供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护及逃生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于钻爆法的掌子面施工,大多采用机械钻孔,在面对岩爆等地质险情是可以尽量减少工作人员的损失,但是对于初步地质探测岩爆不明显的地域,为减少不必要的费用,还存在着人工钻孔施工的情况,因为地质探测存在误差较大,在地下工程施工时岩爆实际发生情况明显严重于勘测数据,若重新更换施工组织设计,损失巨大,因此还需要延续原有人工钻孔的施工方式。现有的工作面台车多数为了施工方便,对岩爆预防的考虑较少,一般选择在岩体开挖后等待岩体稳定后再进行施工,这严重制约了施工工期的进展,此外,岩爆具有瞬时性和破坏性,岩爆时间极难预测,会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产生强烈的破坏,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严重受到威胁,因此急需一种应对不同等级岩爆的台车提供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及使用方法,可以抵抗不同等级岩爆发生时产生的破坏,且在岩爆发生时第一时间为供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护及逃生保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包括基础构架、救生防护构架和逃生防护构架,所述基础构架,包括工字钢焊接组成的桁架结构、上下直梯,所述桁架结构具有第一层工作面、第二层工作面、第三层工作面,每层工作面由钢板铺设而成,在桁架结构两侧分别设有上下直梯;所述救生防护构架,包括液压旋转杆、防护钢板、救生舱,所述第一层工作面、第二层工作面两侧分别通过液压旋转杆连接有防护钢板,所述救生舱位于第二层工作面与第三层工作面之间,在所述第三层工作面上开有救生孔,该救生孔内靠摩擦力连接有橡胶垫;所述逃生防护构架包括逃生悬梯和逃生孔,所述逃生孔设置于第二层工作面上且位于救生舱内,逃生时逃生悬梯挂接在逃生孔处。
[0005]进一步的,所述救生防护构架,还包括顶层棚板和救生杆,在第三层工作面上方设有顶层棚板,该顶层棚板两侧安装有斜梯,所述救生杆顶端连接在顶层棚板上,底端依次穿过救生孔、救生舱与第二层工作面连接,所述救生杆外周与橡胶垫滑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救生舱两侧设置有救生舱门,救生舱内常备氧气罐、食物、可饮用水、电池照明设备等救生物品。
[0007]进一步的,所述逃生悬梯由麻绳和不锈钢钢管连接组成,可折叠,且一端设置有偏平长杆,逃生时所述偏平长杆横放于逃生孔处的第二层工作面的钢板上,另一端通过逃生孔悬挂至地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逃生防护构架还包括位于第一层工作面下方的逃生管道,所述逃
生管道放置于地面上,位于台车左右两侧,管道入口在上下直梯正对面,逃生管道一直延伸至岩爆安全区。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逃生孔上设置有逃生孔盖,该逃生孔盖上安装有握把。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桁架结构的四周支柱底部为承压底座,在所述支柱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液压旋转杆的开关。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桁架结构的四周支柱底部连接有可升降液压轮胎,所述可升降液压轮胎位于对应承压底座两侧。
[001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使用方法,具体包括:
[0013]预测岩爆即将发生时,开启液压旋转杆的逆时针旋转开关,待防护钢板与三个工作面垂直时自动关闭;
[0014]第一层工作面上的工作人员直接通过上下直梯逃离至地面,然后进入逃生管道逃生,或下至地面后根据岩爆破坏的严重程度,不通过逃离管道直接逃离岩爆破坏范围;
[0015]第二层工作面上的工作人员优先选择通过救生舱门进入救生舱内,视后续岩爆强弱及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选择逃生方式;
[0016]第三层工作面上的工作人员优先跑入顶层棚板下面,用脚将橡胶垫踢入救生舱内,然后手握救生杆,穿过救生孔,使自己滑入救生舱;视后续岩爆强弱及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选择逃生方式;所述逃生方式包括:
[0017]方式一,若岩爆破坏能力较小,即发生中等及以下等级岩爆,破坏能力对防护钢板损伤较小,选择从上下直梯逃离至地面,然后通过逃生管道逃离;
[0018]方式二,若岩爆破坏能力很大,即发生强烈岩爆,破坏能力对防护钢板损伤较大,此时将逃生孔盖提起放置一侧,然后将逃生悬梯的偏平长杆卡在逃生孔两侧,逃生悬梯底端穿过逃生孔使其悬至地面,工作人员通过逃生悬梯下至地面,然后通过逃生管道逃离岩爆破坏范围;
[0019]方式三,若岩爆破坏能力极强,即发生极强岩爆,防护钢板发生严重变形,逃生管道损坏,此时将救生舱门关闭,把橡胶垫推入救生孔内,然后打开备用的氧气罐,通过救生舱内常备的救生物资维持生命必需能量,等待岩爆结束以后,由专业救援人员实施救援。
[0020]进一步的,在无岩爆发生时,还包括:
[0021]开启液压旋转杆的逆时针旋转开关,待每个防护钢板均与三个工作面垂直时关闭,打开可升降液压轮胎的下降开关,使升降液压轮胎接触地面,此时承压底座离开地面,然后通过铲车或人工推动台车至所需工作面;
[0022]开启液压旋转杆的顺时针旋转开关,待防护钢板与台车的三个工作面平行时关闭,打开可升降液压轮胎的上升开关,使升降液压轮胎离开地面,此时承压底座接触地面,使台车固定。
[0023]将逃生管道固定于第一层工作面以下,放置于地面上,位于台车左右两侧,管道入口在上下直梯正对面,逃生管道一直延伸至岩爆安全区。
[0024]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
[0025]1.可升降液压轮胎方便台车移动,且在固定时不让轮胎承压,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轮胎因为不稳定因素而损坏,从而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承压底座可以提高台车固定后的稳定性。
[0026]2.液压旋转杆可以实现防护钢板的90
°
旋转,其组合可以有两部分作用,一是在防护钢板与台车工作面平行时可以延伸工作面,增大工作面积,二是当防护钢板与台车工作面垂直时可以应对岩爆飞石,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0027]3.所有工作面全部用钢板铺设,而不是现有的单排钢筋网铺设,一是可以防止不同工作面之间因机械器具或其他危险品掉落,威胁工作人员安全,二是可以抵抗岩爆破坏,防止岩爆飞石穿过,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0028]4.上下直梯设置于台车内部,而不是暴露在台车最外侧,一是防止工作人员施工时因为手滑,摩擦力减小出现坠落伤亡,二是可以保证当岩爆发生时,工作人员在防护钢板的保护下安全撤离。
[0029]5.顶层棚板的设置一是可以增加台车高度和工作面积,方便最顶端的工作人员施工,二是可以增大对工作人员的保护范围,当岩爆发生时可以更快的实现对工作人员的保护,三是对救生舱实现双重保护,预防极强岩爆发生时对救生舱破坏较大。
[0030]6.救生杆可以实现工作人员从第三层工作面顺利安全的进入救生舱,避免飞石对人体造成伤害。
[0031]7.橡胶垫一是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构架、救生防护构架和逃生防护构架,所述基础构架,包括工字钢焊接组成的桁架结构、上下直梯,所述桁架结构具有第一层工作面、第二层工作面、第三层工作面,每层工作面由钢板铺设而成,在桁架结构两侧分别设有上下直梯;所述救生防护构架,包括液压旋转杆、防护钢板、救生舱,所述第一层工作面、第二层工作面两侧分别通过液压旋转杆连接有防护钢板,所述救生舱位于第二层工作面与第三层工作面之间,在所述第三层工作面上开有救生孔,该救生孔内靠摩擦力连接有橡胶垫;所述逃生防护构架包括逃生悬梯和逃生孔,所述逃生孔设置于第二层工作面上且位于救生舱内,逃生时逃生悬梯挂接在逃生孔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防护构架,还包括顶层棚板和救生杆,在第三层工作面上方设有顶层棚板,该顶层棚板两侧安装有斜梯,所述救生杆顶端连接在顶层棚板上,底端依次穿过救生孔、救生舱与第二层工作面连接,所述救生杆外周与橡胶垫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两侧设置有救生舱门,救生舱内常备氧气罐、食物、可饮用水、电池照明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悬梯由麻绳和不锈钢钢管连接组成,可折叠,且一端设置有偏平长杆,逃生时所述偏平长杆横放于逃生孔处的第二层工作面的钢板上,另一端通过逃生孔悬挂至地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防护构架还包括位于第一层工作面下方的逃生管道,所述逃生管道放置于地面上,位于台车左右两侧,管道入口在上下直梯正对面,逃生管道一直延伸至岩爆安全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逃生孔上设置有逃生孔盖,该逃生孔盖上安装有握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结构的四周支柱底部为承压底座,在所述支柱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液压旋转杆的开关。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一种基于钻爆法的防岩爆救逃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结构的四周支柱底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烈先段文硕唐春安张付军刘小冬温彦良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