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叶面喷施镁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2628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氮、磷减施配合叶面喷施镁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减少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基础上,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硫酸镁,不仅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而且节约肥料投入量,增加产投比。实施例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减少10和20%,磷肥施用量减少3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较对比例增加9.38%~21.0%,稻米粗蛋白含量较对比例增加11.6%~30.7%,淀粉含量较对比例增加0.09%~0.19%,每元肥料投入对应的籽粒收入增加16.0%~32.2%。增加16.0%~3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叶面喷施镁肥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叶面喷施镁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镁是植物体内继氮、磷、钾之后第四大必须营养元素,在植物许多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生理功能作用。镁是植物体内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镁与叶绿体分子结合后,能够促进水稻光合作用;镁又是多种酶的活化剂,能促进作物的碳代谢、氮代谢及脂肪的合成。因此镁营养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003]在农业生产中,随着氮、磷、钾化肥用量增加、高产耐肥品种大面积推广,加之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大量镁素移出土体而得不到补充。土壤缺镁现象日益严重,据报道中国约有21%的土壤镁素缺乏,54%的土壤需不同程度补充含镁肥料。同时各种作物缺镁症状陆续出现,已经成为限制产量和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
[0004]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多种作物上开展大量镁肥肥效研究,但在水稻作物上,将叶面喷施镁与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结合起来,探讨镁肥施用方法及其效果的研究有待深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叶面喷施镁肥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叶面喷施镁肥方法,通过施用镁肥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减少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叶面喷施镁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整地:在春季翻地前将氮肥、磷肥和钾肥作为基肥撒在土壤表面,立即翻耕进入土壤;
[0009](2)第一次追肥:在水稻拔节期追施氮肥;
[0010](3)第二次追肥:在抽穗期继续追施氮肥和钾肥;
[0011](4)叶面喷施:在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将镁盐用水溶解,形成镁盐水溶液,喷施在水稻叶片。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以氮肥施用总量计算,氮肥施用的重量分数分别为40%、35%和25%。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以钾肥施用总量计算,钾肥施用的重量分数分别为65%和35%。
[0014]优选地,所述氮肥、磷肥、钾肥和镁肥中氮、磷、钾和镁施用总量以kg/hm2计,分别为N 180、P2O
5 56~60、K2O 100~120和MgO 5~10kg/hm2。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镁盐包括硫酸镁。
[0016]优选地,所述硫酸镁为七水硫酸镁。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镁盐水溶液为质量分数4%的镁盐水溶液。
[0018]优选地,所述氮肥包括尿素。
[0019]优选地,所述磷肥包括过磷酸钙。
[0020]优选地,所述钾肥包括氯化钾。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叶面喷施镁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在春季翻地前将氮肥、磷肥和钾肥作为基肥撒在土壤表面,立即翻耕进入土壤;(2)第一次追肥:在水稻拔节期追施氮肥;(3)第二次追肥:在抽穗期继续追施氮肥和钾肥;(4)叶面喷施:在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将镁盐用水溶解,形成镁盐水溶液,喷施在水稻叶片。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镁盐水溶液对水稻叶面进行喷施,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减少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
[0022]实施例的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减少10%和20%,磷肥施用量减少3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较对比例增加了9.38%~21.0%,稻米粗蛋白含量较对比例增加了11.6%~30.7%,淀粉含量较对比例增加了0.09%~0.19%,每元肥料投入对应的籽粒收入增加了16.0%~3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叶面喷施镁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在春季翻地前将氮肥、磷肥和钾肥作为基肥撒在土壤表面,立即翻耕进入土壤;(2)第一次追肥:在水稻拔节期追施氮肥;(3)第二次追肥:在抽穗期继续追施氮肥和钾肥;(4)叶面喷施:在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将镁盐用水溶解,形成镁盐水溶液,喷施在水稻叶片。
[0024]本专利技术步骤:(1)整地:在春季翻地前将氮肥、磷肥和钾肥作为基肥撒在土壤表面,立即翻耕进入土壤。
[0025]本专利技术优选在春季翻地前将40%的氮肥、65%钾肥和全部磷肥作为基肥撒在土壤表明,立即翻耕进入土壤。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用量均以独自的施用总量为标准计算,所述用量为重量百分含量。例如,上述所述40%的氮肥,表示的为施用整个过程氮肥总重量的40%。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氮肥优选为尿素,所述磷肥优选为过磷酸钙,所述钾肥优选为氯化钾。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来源没有特殊的要求,采用市售产品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氮肥提供水稻生长所必须的氮元素,所述磷肥提供水稻生长所必须的磷元素,所述钾肥提供水稻生长所必须的钾元素。
[0028]本专利技术步骤(2)第一次追肥:在水稻拔节期追施氮肥。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水稻拔节期追施35%氮肥,所述氮肥的施用标准同上。
[0030]本专利技术步骤(3)第二次追肥:在抽穗期继续追施氮肥和钾肥。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抽穗期继续追施25%氮肥和35%钾肥,述氮肥和钾肥的施用标准同上。
[0032]本专利技术步骤(4)叶面喷施:在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将镁盐用水溶解,形成镁盐水溶液,喷施在水稻叶片。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镁盐优选包括硫酸镁,更优选为七水硫酸镁,所述镁盐水溶液优选质量分数为4%的镁盐水溶液。本专利技术对所述镁盐的来源为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水稻叶面喷施镁盐,不仅能够提供镁元素,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氮肥优选包括尿素;所述磷肥优选包括过磷酸钙,所述钾肥优选包括氯化钾。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氮肥、磷肥、钾肥和镁盐中氮、磷、钾和镁施用总量以kg/hm2计,分别优选为N 180、P2O
5 56~60、K2O 100~120和MgO 5~10kg/hm2,更优选为N 180、P2O
5 60、K2O 100和MgO 5kg/hm2和N 180、P2O
5 56、K2O 120和MgO 10kg/hm2。
[003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稻叶面喷施镁肥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7]实施例1
[0038]以新民地区为例:
[0039]水稻品种金思六
[0040](1)整地:在春季翻地前将40%尿素、65%氯化钾和全部过磷酸钙作为基肥撒在土壤表面,立即翻耕进入土壤;
[0041](2)第一次追肥:在水稻拔节期追施35%尿素;
[0042](3)第二次追肥:在抽穗期继续追施25%尿素和35%氯化钾;
[0043](4)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叶面喷施镁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在春季翻地前将氮肥、磷肥和钾肥作为基肥撒在土壤表面,立即翻耕进入土壤;(2)第一次追肥:在水稻拔节期追施氮肥;(3)第二次追肥:在抽穗期继续追施氮肥和钾肥;(4)叶面喷施:在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将镁盐用水溶解,形成镁盐水溶液,喷施在水稻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叶面喷施镁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以氮肥施用总量计算,氮肥施用的重量分数分别为40%、35%和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叶面喷施镁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以钾肥施用总量计算,钾肥施用的重量分数分别为65%和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叶面喷施镁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磷肥、钾肥和镁盐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侯俊郝建勋王智范肖飞王月李娜安宁任彬彬戴健韩晓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