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应变能分布的发动机转子动力学特性改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转子动力学
,涉及一种基于应变能分布的发动机转子动力学特性改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转子动力学设计是航空发动机设计的核心技术之一,转子
‑
支承系统的振动特性是航空发动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保障。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不断提高,尽可能减轻结构质量,使得转子和支承结构刚度下降,为转子动力学设计带来更大挑战。
[0003]在设计阶段调整支承刚度是一种最常用的临界转速优化措施,但当支承刚度高于某一定值时,会使转子刚体振型弯曲应变能过大,呈现弯曲较大的振型,对振动不利。常常仅通过支承刚度调整无法达到转子动力学设计要求,此时就需要改变转子的结构参数来调整转子刚度。当发动机的总体方案及部件的气动设计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调整范围较窄,且影响因素众多,使得临界转速优化较为困难。若重新设计转子
‑
支承结构必然会延长设计周期,增加设计难度,亟需一种高效转子动力学特性改善方法。
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应变能分布的发动机转子动力学特性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实现步骤如下:SS1.基于待优化的转子
‑
支承结构的二维几何模型,记为模型i=1,建立转子动力学模型;SS2.对转子
‑
支承系统进行转子动力学计算,分析不同支承刚度对临界转速、转子应变能的影响规律,选取合适的支承刚度;SS3.判断弯曲临界转速、转子应变能是否满足转子动力学安全裕度;若否,则进入步骤SS4;若是则完成转子动力学设计;SS4.计算转子应变能密度,获得应变能分布,提取最大应变能密度位置,分析其不同厚度对临界转速的影响规律,确定应变能密度最大位置处的调整方案;SS5.增加应变能密度最大位置处厚度,记为方案i+1,并返回步骤SS2,直至弯曲临界转速大于最大工作转速,并满足安全裕度,得到最终转子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冯引利,蒋文婷,李佳琦,莫古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