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彤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253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隧道工程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包括隧道本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烟雾传感器、风机和输气管,风机安装于隧道本体的隧道口外部,输气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排气孔,每个排气孔处均安装有匀气挡板,每个排气孔所排放的气体通过匀气挡板形成气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隧道外部安装风机,并利用此风机沿输气管向隧道本体输送新鲜空气,同时输气管上开设排气孔的位置安装匀气挡板能够将此处的空气压力提高,进而形成新鲜空气的气团供被困人员呼吸,多气团可连成新鲜空气走廊,而被困人员可利用此走廊进行快速移动,避免隧道内烟气或毒气的吸入。入。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0003]目前,我国现有的公路,铁路隧道高达几万座以上,因各类原因隧道会出现各类事故,例如:隧道内出现塌方、失火、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的泄漏事故。事故中人员出现中毒,窒息等伤害要比事故本身发生的伤害导致遇难人数上升的情况更多;即需要为隧道内提供一种供气系统。
[0004]现有技术中的供气系统通常为在隧道内安装轴流风机,当轴流风机工作时,会因风机后方压力下降而引起吹出前方气体由下方返回流向后方,如果是有害气体会使洞内上部和下部充满有害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其能够为出现事故的隧道内被困人员提供新鲜空气,降低遇难风险。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的使用方法,其能够提高被困人员的生存率。
[000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包括隧道本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烟雾传感器、风机和输气管,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隧道本体的隧道口外部,所述输气管和所述烟雾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隧道本体的内侧壁,所述输气管自所述隧道本体的一端端口至另一端端口延伸,所述输气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排气孔,每个所述排气孔处均安装有匀气挡板,每个所述排气孔所排放的气体通过所述匀气挡板形成气团。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输气管为多根,多根所述输气管依次并列安装且与所述风机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根所述输气管的长度自下至上或自上至下依次减小。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均气缶,所述风机通过所述均气缶与多根所述输气管连接,所述均气缶安装于所述隧道本体的隧道口外部。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风机通过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均气缶连接,且所述风机远离所述隧道本体的隧道口。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隧道本体为多个,任意两个所述隧道本体之间开设有通路,所述输气管位于所述通路的开口处具有多个相邻分布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排出的气体形成风帘。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隧道本体内相对的两侧底部均具有凸台,所述输气管位于所述凸台的上方且位于人体头部一侧。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输气管包括PUR聚亚安酯软气管。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风机包括鼓风机。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当隧道本体出现事故时烟雾传感器远程启动风机;
[0019]风机输送的新鲜空气由均气缶均匀分配至多根输气管内并向隧道本体内排放;
[0020]位于隧道本体内的被困人员可通过输气管的排气口排放的新鲜空气进行呼吸,同时被困人员可通过在每个气团内进行换气并移动至下一个气团并直至移动至安全位置等待救援。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包括隧道本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烟雾传感器、风机和输气管,风机安装于隧道本体的隧道口外部,输气管和烟雾传感器均安装于隧道本体的内侧壁,输气管自隧道本体的一端端口至另一端端口延伸,输气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排气孔,每个排气孔处均安装有匀气挡板,每个排气孔所排放的气体通过匀气挡板形成气团。隧道本体即为供车辆或人员通行的通道;风机用于将隧道外部的新鲜空气向隧道内排放,且利用输气管能够将外部空气向隧道内实现快速传输;由于风机位于隧道外部,则风机输送的空气不会携带隧道内的毒害空气或带有烟尘的空气,保障被困人员在隧道本体内部也能够呼吸道新鲜的空气;本系统在装配时输气管的长度可按照隧道本体长度进行预设,使输气管能够贯穿隧道本体,同时输气管上等间隔开设的排气孔则用于向隧道本体内输送新鲜空气,保证位于隧道本体内任意位置的被困人员均能够呼吸到外界的新鲜空气,且被困人员可沿输气管延伸方向进行移动,能够沿排气孔的方向逐步移动至较为安全的区域并等待救援,大大提高了被困人员的生还率,能够为救援人员提供更长的救援黄金周期;每个排气孔处安装的匀气挡板能够使输气管排出的空气在排气孔周围形成气团,由于气团压力大于隧道内的烟气压力,因此烟气会被阻隔在气团外部,被困人员可探入气团内进行呼吸,并沿依次形成的气团进行移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隧道外部安装风机,并利用此风机沿输气管向隧道本体输送新鲜空气,同时输气管上开设排气孔的位置安装匀气挡板能够将此处的空气压力提高,进而形成新鲜空气的气团供被困人员呼吸,多气团可连成新鲜空气走廊,而被困人员可利用此走廊进行快速移动,避免隧道内烟气或毒气的吸入,直至被困人员移动至安全区域,上述设计大大提高了被困人员的生还率,给予救援人员充足的救援时间;同时本系统安装成本低廉,无需短时间进行一次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
[0023]在实际使用时,当隧道本体发生事故时,烟雾传感器产生感应并开启风机并向隧
道本体内通入新鲜空气,被困人员可在排气孔处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可通过间隔分布形成的气团进行移动至安全位置等待救援即可。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当隧道本体出现事故时烟雾传感器远程启动风机;
[0026]风机输送的新鲜空气由均气缶均匀分配至多根输气管内并向隧道本体内排放;
[0027]位于隧道本体内的被困人员可通过输气管的排气口排放的新鲜空气进行呼吸,同时被困人员可通过在每个气团内进行换气并移动至下一个气团并直至移动至安全位置等待救援。上述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被困人员的生还率,多气团可连成新鲜空气走廊,供被困人员呼吸并移动,也可原地等待救援人员的救助。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空气供给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空气供给系统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包括隧道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烟雾传感器、风机和输气管,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隧道本体的隧道口外部,所述输气管和所述烟雾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隧道本体的内侧壁,所述输气管自所述隧道本体的一端端口至另一端端口延伸,所述输气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排气孔,每个所述排气孔处均安装有匀气挡板,每个所述排气孔所排放的气体通过所述匀气挡板形成气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为多根,多根所述输气管依次并列安装且与所述风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输气管的长度自下至上或自上至下依次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气缶,所述风机通过所述均气缶与多根所述输气管连接,所述均气缶安装于所述隧道本体的隧道口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内新鲜空气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风机通过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均气缶连接,且所述风机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彤
申请(专利权)人:王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