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春艳专利>正文

一种废气排放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43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废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废气排放管道,管道内设有内壁修复装置,所述内壁修复装置包括有沿轴向依次铰接的第一行走机构、第一喷涂机构、贴网机构、第二喷涂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用于带动内壁修复装置在废气管道内移动;所述第一喷涂机构用于对管道内壁的腐蚀段进行涂胶;所述贴网机构用于对涂胶完毕的管道内壁进行贴网;所述第二喷涂机构用于对贴网完毕的管道内壁喷涂防腐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管内设置的内壁修复装置可以在废气流通不中断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适当的修补,延长了废气排放管道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废气流通的安全性,还不影响废气的正常流通。还不影响废气的正常流通。还不影响废气的正常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排放管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废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废气排放管道。

技术介绍

[0002]废气排放管道是用于连通或排放废气的管件,该种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壁容易出现破损,特别是有腐蚀性的废气的排放管道,其内壁经长期使用后某些地方可能会被腐蚀,而长时间不对该被腐蚀段的管道修复,容易导致整体管路出现问题,进而会引发事故,且现有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新管替换旧管的方式,但该种方式需要整体停机,成本较高且不易操作。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针对管道的修复装置,例如中国专利CN201710517410.7所公开了一种自动行走管道修复装置及管道修复方法,它用于修复内壁的凹陷,其包括用于带动修复装置行进的行走油缸以及用于保持行走油缸平行设置在待修管道内部的支撑油缸;行走油缸平行设置在待修管道内部,行走油缸一端连接所述修复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油缸。但该修复装置并不能有效应对管道内壁的破损或腐蚀,现有技术也没有能对废气管道的被腐蚀部进行修复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气排放管道,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4]一种废气排放管道,其管道内设有内壁修复装置,所述内壁修复装置包括有沿轴向依次铰接的第一行走机构、第一喷涂机构、贴网机构、第二喷涂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内壁修复装置在废气管道内移动;所述第一喷涂机构用于对管道内壁的腐蚀段进行涂胶;所述贴网机构用于对涂胶完毕的管道内壁进行贴网;所述第二喷涂机构用于对贴网完毕的管道内壁喷涂防腐材料。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行走机构或第二行走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摄像头。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涂机构和第二喷涂机构均包括有径向移动支架和第一旋转驱动,所述径向移动支架用于带动第一喷涂机构或第二喷涂机构的工作端沿管道径向移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用于带动第一喷涂机构或第二喷涂机构的工作端做周向转动;所述径向移动支架包括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两者设置在第一操作位和第三操作位的两端;第一光杆,其沿轴向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第一内螺纹移动件和第二内螺纹移动件,第一内螺纹移动件和第二内螺纹移动件相向或背向滑动设置在第一光杆上;双向丝杆,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第一内螺纹移动件和第二内螺纹移动件与双向丝杆的两段螺纹同轴拧接;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的外端,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同步传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沿竖直方向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内螺纹移动件和第二内螺纹移动件的外周铰接;安置板,沿双向丝杆的轴向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相交点,第一喷涂机构或第二喷涂机构的工作端沿双向丝杆的径向设置在安置板的外端。
[0007]优选地,第一喷涂机构和第二喷涂机构还包括有,喷嘴,沿管道的径向设置在安置板的外端,且其输出端沿径向朝向管壁;储料盒,固定设置在径向移动支架上,储料盒用于储存粘性胶料或防腐材料;自行泵,设置在径向移动支架上,自行泵的输入端通过软管与储料盒连通,自行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沿喷嘴的输入端连通。
[0008]优选地,第一喷涂机构还包括有设置在安置板外端的刮壁刷,用于刮除腐蚀段管道内壁上的脏污。
[0009]优选地,第二喷涂机构还包括有烘干组件,烘干组件包括有,电热丝,其沿管道的轴向设置在安置板上;风扇,其沿管道的径向设置在安置板上,通过风扇能够使得气流穿过电热丝并沿径向吹向管壁。
[0010]优选地,贴网机构包括有,套筒,套筒的最顶侧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出料槽;管状电机,设置在套筒内,且网料端同轴缠设在管状电机上;第二旋转驱动,其设置在第二操作位,其工作端与套筒的一端同轴连接;径向电动支脚,沿径向设置在套筒的两端,径向电动支脚的工作端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框架,框架沿套筒的轴向延伸,框架的底端两侧与径向电动支脚的工作端固定连接;主动辊,与套筒同轴向转动设置在框架上,主动辊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弹性锥销,弹性锥销能够沿主动辊的径向弹性伸缩,网料的开侧周向挂在弹性锥销上;第二光杆,固定设置在框架上;第一丝杆,转动设置在框架上;内螺纹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框架上,内螺纹滑动块与第一丝杆同轴螺纹拧接;小型丝杆滑台,与内螺纹滑动块固定连接;圆刀,转动设置在小型丝杆滑台的靠近主动辊的一端;第二伺服电机,设置在框架上,其输出轴与第一丝杆同步传动连接。
[0011]优选地,套筒内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的气腔,且套筒的圆周面均布有沿其径向的出气口,气腔与出气口连通,贴网机构还包括有气泵,气泵设置在第二操作位,且气泵的输出端与气腔连通。
[0012]优选地,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行走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件、第四固定件和第三光杆,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之间通过第三光杆同轴固定连接;第二丝杆,转动设置在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之间;第三内螺纹移动件,其沿滑动设置在第三光杆上,且第三内螺纹移动件与第二丝杆同轴螺纹拧接;第三连杆,沿周向均布在第三光杆的外部,且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四固定件的外周铰接;第四连杆,其一端与第三内螺纹移动件的外周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侧沿第二丝杆的径向铰接;第三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三固定件或第四固定件的一端,且其输出轴与第二丝杆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电动轮体,固定设置在第三连杆的另一端。
[0013]优选地,第四连杆为气弹簧。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管内设置的内壁修复装置可以在废气流通不中断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适当的修补,延长了废气排放管道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废气流通的安全性,还不影响废气的正常流通;
[0016]2.本专利技术中的内壁修复装置通过径向移动支架可适用于不同管径大小的废气管道,内壁修复装置的多节段式结构还能让其顺利地在废气流通管道的弯曲段移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两种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19]图4为第一喷涂机构上的径向移动支架的立体图;
[0020]图5为第一喷涂机构上的径向移动支架的侧视图;
[0021]图6为图5的B

B截面处的剖视图;
[0022]图7为第二喷涂机构上的径向移动支架的立体图;
[0023]图8为图7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24]图9和图10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贴网机构在两种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贴网机构的正视图;
[0026]图12为图11的D

D截面处的剖视图;
[0027]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贴网机构的俯视图;
[0028]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29]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行走机构的立体图。
[0030]图中标号为:
[0031]1‑
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排放管道,其特征在于,管道内设有内壁修复装置,所述内壁修复装置包括有沿轴向依次铰接的第一行走机构、第一喷涂机构、贴网机构、第二喷涂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用于带动内壁修复装置在废气管道内移动;所述第一喷涂机构用于对腐蚀段的管道内壁的进行涂胶;所述贴网机构用于对涂胶完毕的管道内壁进行贴网;所述第二喷涂机构用于对贴网完毕的管道内壁喷涂防腐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排放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涂机构和第二喷涂机构均包括有径向移动支架和第一旋转驱动,所述径向移动支架用于带动第一喷涂机构或第二喷涂机构的工作端沿管道径向移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用于带动第一喷涂机构或第二喷涂机构的工作端在管道内做周向转动,所述径向移动支架包括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两者分别设置在第一喷涂机构或第二喷涂机构的两端;第一光杆,其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第一内螺纹移动件和第二内螺纹移动件,两者相向或背向滑动设置在第一光杆上;双向丝杆,其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第一内螺纹移动件和第二内螺纹移动件与双向丝杆的两段螺纹同轴拧接;第一伺服电机,其固定在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的外端,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同步传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沿竖直方向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内螺纹移动件和第二内螺纹移动件的外周铰接;安置板,其沿双向丝杆的轴向固定地设置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相交点,第一喷涂机构或第二喷涂机构的工作端沿双向丝杆的径向设置在安置板的外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排放管道,其特征在于,贴网机构包括有,套筒,其最顶侧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出料槽;管状电机,其设置在套筒内,且网料端同轴缠设在管状电机上;第二旋转驱动,其工作端与套筒的一端同轴连接;径向电动支脚,其设置在套筒的两端,且径向电动支脚的工作端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框架,其底端两侧与径向电动支脚的工作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刘春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