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硫精矿制备硫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237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54
本公开涉及一种利用硫精矿制备硫酸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沸腾炉氧化焙烧技术,能够提高硫精矿中硫的烧出率,采用封闭酸洗净化处理以及干燥处理,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稀酸产出,因此,本公开的方法能够简易、高效地制备硫酸,具体地,本公开的方法中SO2总转化率大于99.7%,可见本公开的方法还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硫精矿制备硫酸的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硫酸制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硫精矿制备硫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硫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
[0003]随着工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硫酸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导致硫酸的价格持续升高。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降低硫酸的生产成本,仍需开发简易、高效且资源利用率高的硫酸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硫精矿制备硫酸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易、高效且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利用硫精矿制备硫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6]S1.将硫精矿在沸腾炉中进行氧化焙烧,得到第一炉气;
[0007]S2.将所述第一炉气进行除尘处理,得到第二炉气;
[0008]S3.将所述第二炉气进行净化处理,得到第三炉气,其中,所述净化处理包括封闭酸洗净化处理,所用净化淋洒酸液为质量百分浓度1~3%的稀硫酸;
[0009]S4.将所述第三炉气与空气混合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第四炉气,其中,所述第四炉气中,SO2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10%,含水量为0.1g/Nm3以下;
[0010]S5.将所述第四炉气进行转化处理和吸收处理,得到成品硫酸。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炉气的温度为875~925℃,SO2的体积百分浓度为11~14%;
[0012]步骤S2中,在将所述第一炉气进行除尘处理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炉气导入余热锅炉中进行降温处理并收集所述余热锅炉所产生的饱和蒸汽的操作,其中,降温处理后,所述第一炉气的温度为375~425℃。
[0013]可选地,步骤S1中,所述硫精矿的粒度<3mm,以所述硫精矿的重量为基准,硫含量为35~40wt%,水量含为6~8wt%。
[0014]可选地,步骤S3中,所述将所述第二炉气进行净化处理,得到第三炉气,包括:
[0015]将所述第二炉气依次送入内喷文氏管和填料冷却塔中进行封闭酸洗净化处理,然后送入电除雾器中进行除雾处理,得到所述第三炉气;
[0016]其中,所述内喷文氏管具有第一循环槽,所述填料冷却塔具有第二循环槽,所述封闭酸洗净化处理产生的净化废酸液经过滤处理后重新送入所述第一循环槽和/或所述第二循环槽中循环使用。
[0017]可选地,步骤S5中,所述将所述第四炉气进行转化处理和吸收处理,得到成品硫酸,包括:
[0018]S501.将所述第四炉气送入换热器中进行第一换热处理,得到第五炉气,其中,所
述第五炉气的温度为400~450℃;
[0019]S502.将所述第五炉气送入转化器第1~3段催化剂层中进行第一次转化,然后送入换热器中进行第二换热处理,得到第六炉气,其中,所述第六炉气的温度为150~200℃;
[0020]S503.将所述第六炉气送入第一吸收塔中进行吸收处理,得到第一吸收液和第七炉气;
[0021]S504.将所述第七炉气送入换热器中进行第三换热处理,得到第八炉气,其中,所述第八炉气的温度为370~420℃;
[0022]S505.将所述第八炉气送入转化器第4~5段催化剂层中进行第二次转化,然后送入转换器中进行第四换热处理,得到第九炉气,其中,所述第九炉气的温度为120~170℃;
[0023]S506.将所述第九炉气送入第二吸收塔中进行吸收处理,得到第二吸收液和尾气;
[0024]S507.将所述第一吸收液和/或所述第二吸收液进行加工制得成品硫酸。
[0025]可选地,步骤S4中,所述将所述第三炉气与空气混合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第四炉气,包括:
[0026]将所述第三炉气与空气混合后送入干燥塔中,利用干燥淋洒酸液进行干燥处理,所述干燥淋洒酸液为质量百分浓度93%的硫酸。
[0027]可选地,所述干燥塔具有第三循环槽,所述第三循环槽与所述第一吸收塔和/或第二吸收塔连通,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8]将干燥塔中干燥处理产生的干燥废酸液送入所述第三循环槽,并使其与来自所述第一吸收塔的部分第一吸收液和/或来自所述第二吸收塔的部分第二吸收液混合,得到质量百分浓度93%的硫酸,作为所述干燥淋洒酸液循环使用。
[0029]可选地,步骤S503和/或S506中进行吸收处理时,所用吸收淋洒酸液为质量百分浓度93%~98%的硫酸,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0]将所述第三循环槽中多余的质量百分浓度93%的硫酸送入所述第一吸收塔和/或所述第二吸收塔中作为吸收淋洒酸液使用。
[0031]可选地,所述第一吸收塔和所述第二吸收塔与第四循环槽连通,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2]将所述第一吸收液和/或所述第二吸收液送入所述第四循环槽中,加水稀释得到质量百分浓度为93%~98%的稀释硫酸,并将部分所述稀释硫酸作为所述吸收淋洒酸液循环使用。
[0033]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4]将所述第四循环槽中多余的所述稀释硫酸进行分流,一部分送入所述第三循环槽中与干燥废酸液混合,一部分送入成品酸库作为所述成品硫酸。
[00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方法中,采用沸腾炉氧化焙烧技术,能够提高硫精矿中硫的烧出率,采用封闭酸洗净化处理以及干燥处理,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稀酸产出,因此,本公开的方法能够简易、高效地制备硫酸,具体地,本公开的方法中SO2总转化率大于99.7%,可见本公开的方法还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
[003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38]本公开提供一种利用硫精矿制备硫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S1.将硫精矿在沸腾炉中进行氧化焙烧,得到第一炉气;S2.将所述第一炉气进行除尘处理,得到第二炉气;S3.将所述第二炉气进行净化处理,得到第三炉气,其中,所述净化处理包括封闭酸洗净化处理,所用净化淋洒酸液为质量百分浓度1~3%的稀硫酸;S4.将所述第三炉气与空气混合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第四炉气,其中,所述第四炉气中,SO2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10%,含水量为0.1g/Nm3以下;S5.将所述第四炉气进行转化处理和吸收处理,得到成品硫酸。
[003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沸腾炉氧化焙烧技术,能够提高硫精矿中硫的烧出率,通过采用封闭酸洗净化处理以及干燥处理,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稀酸产出,因此,本公开的方法能够简易、高效地制备硫酸,具体地,本公开的方法中SO2总转化率大于99.7%,可见本公开的方法还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
[0040]根据本公开,所述第一炉气的温度和SO2浓度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例如,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硫精矿制备硫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S1.将硫精矿在沸腾炉中进行氧化焙烧,得到第一炉气;S2.将所述第一炉气进行除尘处理,得到第二炉气;S3.将所述第二炉气进行净化处理,得到第三炉气,其中,所述净化处理包括封闭酸洗净化处理,所用净化淋洒酸液为质量百分浓度1~3%的稀硫酸;S4.将所述第三炉气与空气混合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第四炉气,其中,所述第四炉气中,SO2的体积百分浓度为7~10%,含水量为0.1g/Nm3以下;S5.将所述第四炉气进行转化处理和吸收处理,得到成品硫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气的温度为875~925℃,SO2的体积百分浓度为11~14%;步骤S2中,在将所述第一炉气进行除尘处理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炉气导入余热锅炉中进行降温处理并收集所述余热锅炉所产生的饱和蒸汽的操作,其中,降温处理后,所述第一炉气的温度为375~4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硫精矿的粒度<3mm,以所述硫精矿的重量为基准,硫含量为35~40wt%,水量含为6~8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将所述第二炉气进行净化处理,得到第三炉气,包括:将所述第二炉气依次送入内喷文氏管和填料冷却塔中进行封闭酸洗净化处理,然后送入电除雾器中进行除雾处理,得到所述第三炉气;其中,所述内喷文氏管具有第一循环槽,所述填料冷却塔具有第二循环槽,所述封闭酸洗净化处理产生的净化废酸液经过滤处理后重新送入所述第一循环槽和/或所述第二循环槽中循环使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将所述第四炉气进行转化处理和吸收处理,得到成品硫酸,包括:S501.将所述第四炉气送入换热器中进行第一换热处理,得到第五炉气,其中,所述第五炉气的温度为400~450℃;S502.将所述第五炉气送入转化器第1~3段催化剂层中进行第一次转化,然后送入换热器中进行第二换热处理,得到第六炉气,其中,所述第六炉气的温度为150~200℃;S503.将所述第六炉气送入第一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明盖宝文刘春雨张长征李达张孝章邦琼李志伟祝宝军陈小辉宋洪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金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