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厂双加药耦合高负荷运行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双加药耦合高负荷运行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力执行,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的阶段性任务趋于完成,直排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雨季面源及合流制溢流(CSO)污染成为河流水系的主要污染源,主要发达地区城市水污染治理重心逐步由点源排放治理过渡到面源、溢流污染治理。通过补短板和厂网提质增效进一步巩固污水收集处理效果,并应对溢流污染问题,是从黑臭水体治理向水体长效消劣达标的关键环节。
[0003]与源头减排、分流制改造等措施相比,充分挖掘千亿级存量污水处理设施潜能,实现雨天污水厂的稳定、可控高负荷处理,具有投资强度低、实施周期短、短期效果显著等特点。通过近百座污水处理厂调研,发现污泥沉降性能及二沉池的处理负荷是制约雨天污水处理厂水量提升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投加絮凝剂,特别是投加高分子絮凝剂,是原位提升污泥沉降性能的有效手段。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受水温、水质季节性水质变化等因素影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厂双加药耦合高负荷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测算药剂投加量与污泥沉降性能;依托模型模拟,输入所述药剂投加量与所述污泥沉降性能参数,评估污水处理厂的高负荷处理能力及优化运行参数;依据所述高负荷处理能力和所述运行参数进行在线控制与应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算药剂投加量与污泥沉降性能,包括:通过经济性分析核算单位水量药剂投加增量成本,并结合水厂历史污泥沉降性能与经济性分析结果,确定预设值a;当SVI>a,随处理水量提升加大高效絮凝剂投加量;当SVI<a,随处理水量提升加大除磷絮凝剂投加量;结合当月/季度水厂污泥沉降性能及试验结果,确定当月/季度不同污泥浓度条件下的所述药剂投加量b;通过试验测定体现污泥沉降性能的污泥沉降参数;所述污泥沉降参数包括未加药条件下的最大沉降速度V1和沉降参数K1,所述药剂投加量b条件下的最大沉降速度V2和沉降参数K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托模型模拟,输入所述药剂投加量与所述污泥沉降性能参数,评估污水处理厂的高负荷处理能力及优化运行参数,包括:结合Biowin、GPS
‑
X、WEST模型,输入预先获知的二沉池最高泥位h
max
,未加药条件下的所述最大沉降速度V1和所述沉降参数K1,应用修正后的Vesilind模型组分运输模型方程,求解在当前水质条件下及出水总氮浓度达标前提条件下,最大处理水量Q
Nmax
及同等工况条件下的优化运行参数MLSS浓度值X
′0与回流量Q
′
R
;在最优运行参数MLSS浓度值X
′0与回流量Q
′
R
条件下,调整所述药剂投加量b条件下的所述最大沉降速度V2和所述沉降参数K2,应用修正后的Vesilind模型组分运输模型方程,Biowin、GPS
‑
X、WEST模拟模型中求解二沉池最高泥位h
max
条件下的最大处理水量Q
沉max
;计算水厂高负荷处理能力Q
高
,Q
高
=max(Q
沉max
,Q
Nmax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高负荷处理能力和所述运行参数进行在线控制与应急处理,包括:当Q
Nmax
≥Q
沉max
时,确定反应器处理水量的限速步骤为生化反应速率,结合污水处理厂中设置的进水磷酸盐浓度监测计与出水磷酸盐浓度监测计的在线监测结果,采用“前馈—反馈”相结合的算法,投加絮凝除磷药剂;当Q
Nmax
<Q
沉max
时,存在两种工况:当所述进水流量监测计监测的Q
进
小于高负荷处理水量Q
Nmax
时,污水处理厂双加药耦合高负荷运行系统在最优MLSS浓度值X
′0与回流量Q
′
R
条件下运行,并结合所述进水磷酸盐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雪,冒建华,卢伟,蒋博峰,杜惟玮,葛塞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稻香水质净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