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14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装推力盘工艺是将推力盘(3)吊装放置到垫块(9)上,将加热装置(1)套装到推力盘(3)外圆上,连接测温装置(6)用于温度反馈,设定测温控制(6),温度达到200℃时停止加热,加热时控制功率,加热30~35min时,停止加热,调整位置后落下到达指定位置;拆卸工艺为将加热装置(1)套装到推力盘(3)外圆上,设定测温控制(6),温度达到150℃时停止加热,加热时控制功率,加热40~45min时,停止加热,吊装推力盘(3)升起,直至脱离转子(5)后快速吊装到垫块(9)上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热拆,防止推力盘装配不到位以及出现卡住研磨现象,避免出现部件损坏。避免出现部件损坏。避免出现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核电厂安全性不断提高,一回路反应堆冷却剂泵要求免维护、无泄漏、长寿命,具有该特性的中型屏蔽电机将得到广泛使用。这种屏蔽电机为了安全可靠,需要轴承寿命为全寿命周期,同时在事故停机状态下,具有惰转性能,同时推力盘装配到转子上,要保证轴系同心,减小该特性的中型屏蔽电机振动,并保证轴承与推力盘水膜建立,提高电机轴承运行寿命。传统推力盘装配采用间隙配合冷装方式。该方法为将推力盘吊装调整水平,装配后用测速传感器螺母锁紧,拆卸时,将测速传感器螺母拆卸后,将推力盘吊装拆卸方式,为保证装配、拆卸,推力盘与转子须有足够间隙方可进行,从而导致推力盘端面、径向跳动无法满足图纸要求精度,从而导致推力盘与轴承水膜建立不理想,降低轴承使用寿命,并且由于转子轴系径向跳动较大,电机整体振动会提高,进而损坏电机,再者为提高装配后跳动精度,推力盘与转子间隙尽可能小,从而导致装配、拆卸推力盘过程中、推力盘与转子出现卡滞、研死现象,导致转子或者推力盘报废。为了保证这种屏蔽电机推力盘装配、拆卸需要,必须采用新的推力盘装配、拆卸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实现推力盘装配过程中无卡滞、擦伤现象,同,避免由于推力盘装配问题导致电机整体寿命出现影响进而出现安全事故。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为:a)放置底板(10):调整底板(10)水平度,底板(10)平面度不大于0.02mm,在底板(10)上摆放垫块(9);
[0004]b)将吊装工具(13)装配到推力盘(3)上,吊装推力盘(3):将推力盘放置到垫块(9)上并调整推力盘(3)相对于底板(10)平行度不大于0.02mm;
[0005]c)加热装置(1)套装到推力盘(3)外圆上,定位块(4)落到推力盘(3)端面上进行定位;
[0006]d)通过电源线(7)连接测控装置(8),测控装置(8)上的测温装置(6)用于温度反馈;
[0007]e)首先设定测温控制(6),加热装置(1)通过加热推力盘(3)外圆导热到推力盘(3)内部,温度达到200℃时加热装置(1)停止加热,按照以下工艺参数进行,采用恒功率模式,具体参数如下:
[0008]起始加热,功率设置为25KW,时间8min,加热时间到8~10min时功率设置为20KW,加热时间到10~15min时功率设置为10~15KW,加热时间15~30min时功率设置为5~8KW,通过测温装置(6)进行温度反馈,温度达到200℃后自动停止加热;
[0009]f)测量推力盘(3)内孔尺寸达到150.15mm后,将加热装置(1)拆出,吊装推力盘(3)到定子(2)上方,吊装推力盘(3)在此之前将定子(2)调整至水平位置;
[0010]g)调整推力盘(3)与转子(5)中心,即目视推力盘(3)内孔与转子(5)中心在一条线上后落下直至推力盘(3)端面落到转子(5)定位台上为止;
[0011]h)装配测速传感器螺母(11);每20分钟对测速传感器螺母(11)拧紧一次,待推力盘(3)与转子(5)温度差值在10℃时停止拧紧测速传感器螺母(11);
[0012]i)拆卸时将转子(5)相对于定子(2)提起高度约3mm,下方用千斤顶(12)支撑;
[0013]j)将测速传感器螺母(11)用工具拆除;
[0014]k)加热装置(1)套装到推力盘(3)外圆上,定位块(4)落到推力盘(3)端面上进行定位;
[0015]l)通过电源线(7)连接测控装置(8),测控装置(8)上的测温装置(6)用于温度反馈;
[0016]m)开动测控装置(8),参照以下工艺参数进行,使用恒功率模式,具体参数如下:
[0017]起始加热,功率设置为25KW,时间8min,加热时间到8~10min时功率设置为20KW,加热时间到10~15min时功率设置为6~9KW,加热时间15~30min时功率设置为5~6KW,加热时间到30~50min时功率设置为5KW,通过测温装置(6)进行温度反馈,温度达到200℃后自动停止加热;
[0018]n)吊装推力盘(3):推力盘(3)升起,直至脱离转子(5)后快速吊装到垫块(9)上冷却,既完成整个工艺步骤。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达到推力盘端面水平,径向跳动与转子同轴目的,满足推力盘与轴承配合良好,水膜能够正常建立,摆脱因推力盘装配、拆卸造成的转子轴系不同心而导致电机振动超差、轴承寿命缩短的风险;常规推力盘装配拆卸方式,是推力盘与转子存在装配间隙,采用冷装方式装配、拆卸推力盘,但由于转子与推力盘存在间隙,装配后端面、径向跳动与图纸技术要求偏差较大,需要反复安装调整,此种方式不但浪费时间,同时会因为需要反复拆装,导致工件内孔磨损,进而降低装配后推力盘精度,加大工件报废风险,同时由于装配精度下降,导致电机整体可靠性下降,为后续运行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在此种情况下,为满足产品使用性能,必须摸索新的推力盘装配、拆卸工艺;
[0021]鉴于以上技术方案,在推力盘安装可靠,装配效果满足图纸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摸索新的推力盘安装方案,通过模拟验证,数据分析等措施,最终确定加热推力盘进行热装工艺,采用此种方式,推力盘与转子装配间隙减小甚至是过盈配合,此种措施就可避免因冷装存在的装配间隙,导致推力盘与转子径向跳动较大,进而出现的转子运行时振动偏大,损坏主泵机。再者由于装配间隙减小,可保证推力盘与转子整体性较好,运转时推力盘无脱落风险。
[0022]推力盘加热热装工艺,通过采用自动控温装置可以控制推力盘加热温度不超过200℃,避免因加热原因导致推力盘材质性能出现偏差,做到加热控温一体化目的,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推力盘损伤进而报废;同时通过加热推力盘外圆,通过热传导最终内孔尺寸由于热涨尺寸变大,从而增加装配间隙,此间隙远远大于推力盘冷装配到转子上的间隙,这样就避免因为推力盘冷装而出现推力盘装配不到位,出现卡滞,推力盘内孔、转子表面出现刮痕,导致推力盘装配精度下降,主泵机组运行振动加大,导致机组运行寿命降低的风险。更有甚者出现部件报废情况,增加制造成本。本专利方案,采用加热推力盘外圆,导热到内孔,
采用自动控温装置,提高操作可控性,并细化功率配合时间,将推力盘装配拆卸工艺进行固化,与传统推力盘装配具有加热温度可控,装配精度高的优势,从而并且避免因为推力盘间隙造成整体轴系跳动超差、电机整体振动增加、轴承水膜建立不良、部件报废等风险,并且根据产品推力盘、转子实际尺寸及尺寸要求,在模拟件基础上进行工艺细化,进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装配、拆卸工艺方法以指导生产。该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装配、拆卸工艺在相近尺寸的模拟件上进行验证,并且在多台产品中得到应用,使用效果良好,达到产品预期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推力盘在电机内热装配、拆卸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型屏蔽电机推力盘热装配拆卸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放置底板(10):调整底板(10)水平度,底板(10)平面度不大于0.02mm,在底板(10)上摆放垫块(9);b)将吊装工具(13)装配到推力盘(3)上,吊装推力盘(3):将推力盘放置到垫块(9)上并调整推力盘(3)相对于底板(10)平行度不大于0.02mm;c)加热装置(1)套装到推力盘(3)外圆上,定位块(4)落到推力盘(3)端面上进行定位;d)通过电源线(7)连接测控装置(8),测控装置(8)上的测温装置(6)用于温度反馈;e)首先设定测温控制(6),加热装置(1)通过加热推力盘(3)外圆导热到推力盘(3)内部,温度达到200℃时加热装置(1)停止加热,按照以下工艺参数进行,采用恒功率模式,具体参数如下:起始加热,功率设置为25KW,时间8min,加热时间到8~10min时功率设置为20KW,加热时间到10~15min时功率设置为10~15KW,加热时间15~30min时功率设置为5~8KW,通过测温装置(6)进行温度反馈,温度达到200℃后自动停止加热;f)测量推力盘(3)内孔尺寸达到150.15mm后,将加热装置(1)拆出,吊装推力盘(3)到定子(2)上方,吊装推力盘(3)在此之前将定子(2)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黄秀波唐浩宇于志佳王晗钰徐显达宋小亮杨振柴文虎赖俊良苏宝龙谢宝萍刘丹丹于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