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避险车道是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刹车失灵)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司机来说,避险车道是一条“救命道”。车辆特别是大车,驶入下坡路段后持续使用刹车容易造成刹车毂过热,致使车辆制动性能降低或制动失灵,而发生追尾、对撞及冲下悬崖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
[0003]避险车道主要有上坡道型、水平坡道型、下坡道型和砂堆型四种。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是上坡型避险车道,但此类型避险车道均需要足够的缓冲长度,占地面积较多。而我国多山地丘陵地区,很多高速公路穿山越岭,避险车道受地形限制,不易设置,或者部分路段避险车道无足够空间,长度不足。另外有些避险车道虽然加强了制动效果,但因制动过急而发生车辆侧翻等事故。
[0004]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施工速度快,有效缓冲减速制动且占地少的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的施工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避险车道施工区平整场地,根据测量放线确定具体施工位置,先进行底部的夯实素土层(15)施工,该区域位于条形基础(14)下部,且夯实区域超出两侧的条形基础(14)一定的范围;2)端桩(16)、端立柱(11)和钢筋混凝土防撞墙(17)一体化施工:在避险车道端部两侧钻孔,下放钢筋笼浇筑形成端桩(16),再在端桩(16)上部搭接绑扎钢筋浇筑形成端立柱(11),并在端立柱(11)的内侧边预留好凹槽,用于后期预制钢混面板(30)的插入,然后在两侧的端立柱(11)之间搭接绑扎钢筋浇筑形成防撞墙(17),并在施工时预留好防撞架(8)的扩大头嵌入杆(20);3)将制作好的预制H型桩柱(13)进行现场吊装和打设施工,然后在预制H型桩柱(13)之间的夯实素土层(15)上现浇条形基础(14),并在条形基础(14)顶部预留与预制钢混面板(30)相匹配的凹槽;4)将制作好的预制钢混面板(30)进行现场吊装施工,预制钢混面板(30)上预留好对拉孔(10),且对拉孔(10)的预留位置在泡沫混凝土浇筑区内;5)在两侧的条形基础(14)之间进行内部的夯实素土层(15)施工,然后在内部的夯实素土层(15)上设置隔水层(27),再摊铺级配碎石形成碎石层(12),施工时嵌入排水系统(18),排水系统(18)的位置与对拉孔(10)的位置在空间上为隔开布置,最后利用对拉杆(29)和螺栓(28)通过两侧的对拉孔(10)进行对拉施工;6)泡沫混凝土(6)浇筑:横向搭设钢模板时,通过将模板固定在两侧的预制H型桩柱(13)和预制钢混面板(30)上,合理设置模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刁红国,崔允亮,魏纲,于威,齐昌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