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板、其驱动电路、驱动方法、以及电子机器技术

技术编号:303156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对应在数据线(3)以及扫描线(2)的交叉之处设置像素(P)。像素(P)具有保持电容(C)、倒相器(INV)、OLED元件(70)以及第一~第三晶体管(TR1~TR3)。在读出期间,由倒相器(INV)将保存在保持电容(C)上的数据进行倒相,而执行偶数次向保持电容(C)的再写入,因此,可以维持保持电容(C)的逻辑电平。在保持期间,将第二晶体管(TR2)置成导通状态。而且,读出期间与保持期间比较,将高电位电源(VDDM)的电位设定得更高的电位并且将低电位电源(VSSM)的电位设定得更低的电位。于是由简单的构成而存储像素内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对应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的交叉之处设置的各像素内存储数据的电光板、其驱动电路、驱动方法以及采用它的电子机器。
技术介绍
作为电光物质作为采用液晶的液晶板具有有源矩阵型的。该液晶板具备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对应数据线和扫描线的交叉之处呈矩阵形状配置像素。进而,在像素内具备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并降低消费电能的技术也是周知的(比如专利文献1)。在图17,表示以往的像素的构成。以往的像素具备液晶电容LC、晶体管Tr1~Tr3、以及由晶体管Tr4和Tr5构成的反向器。在该电路构成中,在液晶电容LC中储存对应一位的像素数据的电荷。然后,以规定周期向液晶电容LC再写入储存的电荷。具体地,将Tr1置成截止状态,尔后通过控制Tr2以及Tr3的导通·截止即Tr2截止、Tr3截止→Tr2截止、Tr3导通→Tr2截止、Tr3截止这样的过程执行电荷的再写入。而在保持液晶电容LC内的电荷期间,将Tr2置成导通状态的同时Tr3处于截止状态。根据该像素构成,在电荷再写入时可以倒相施加在液晶上的电压极性,并且,由于没有必要通过数据线3再写入图像数据,因此减少液晶板的电能消耗。专利文献1专利2002-207453号公报(图22、图24)但是,由于以往的技术作为电光元件采用的是液晶,不能直接适用于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以下称OLED元件)的电光板。这是由于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上没有保持电荷的功能。而且,由于液晶的穿透率是依照施加在液晶上的电压的有效值决定的,因此与施加电压的极性无关。所以,即使将反向器的输出提供给电光元件也只是将液晶的施加电压的极性反向,而穿透率没有变化,莫如说由于交流驱动可以防止烧结等。另一方面,OLED元件由于由施加电压的极性控制点灯和灭灯,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反向器的输出提供给OLED元件,电灯和灭灯就会逆转,而不能表示希望的图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使用两个反向器,将锁存电路构成在像素内,但是这样的构成,伴随元件数量的增加,存在开口率降低以及成品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情况,将提供开口率提高的同时又可以提高成品率的电光板以及它的驱动电路等作为解决课题。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电光板,具有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以及在对应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的交叉之处设置的各像素,所述像素,具备保持电荷的保持电容;输出将输入信号倒相的输出信号的倒相装置;设置在所述数据线与所述保持电容之间的第一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保持电容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入之间的第二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保持电容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之间的第三开关元件;连接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设置于像素内的倒相装置保存数据,进而适用后述的驱动方法可以一边将电荷再次写入保持电容,一边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点灯·灭灯。其次,本专利技术的电光板,具有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以及在对应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的交叉之处设置的各像素,所述像素,具备有机发光二极管;保持电荷的保持电容;输出将输入信号倒相的输出信号的倒相装置;设置在所述数据线与所述保持电容之间的第一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保持电容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入之间的第二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保持电容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之间的第三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与有机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第四开关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倒相装置的输出与有机发光二极管之间设置第四开关元件,因此可以控制他们之间的连接状态。为了不变更逻辑电平而再写入贮存于保持电容上的电荷,必须进行偶数次再写入。由第奇数次的写入使保持电容的逻辑电平倒相。如果以这样的状态连接保持电容与倒相装置,则虽然将倒相装置的输出逻辑电平倒相,但是由于将第四开关元件置成截止状态,因此可以分离有机发光二极管与倒相装置的输出。其结果,伴随着再写入,不会发生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点灯·灭灯的逆转,而可以提高对比度。其次,本专利技术的电光板驱动电路,具有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以及在对应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的交叉之处设置的各像素,所述像素,具备有机发光二极管;保持电荷的电荷保持装置;输出将输入信号倒相的输出信号的倒相装置;切换所述电荷保持装置以及所述倒相装置的连接状态的开关装置,是驱动将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供给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光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持期间,在连接所述电荷保持装置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入同时,控制所述开关装置使所述电荷保持装置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非连接,在读出期间,控制所述开关装置使所述电荷保持装置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连接偶数次。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读出期间,偶数次连接电荷保持装置与倒相装置的输出。由此,在电荷保持装置上,贮存与原来的逻辑电平同一的逻辑电平的电荷。所以,可以由单一的倒相装置在像素内再写入数据,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电光板的开口率和成品率。这里,所述电光板,具备设置在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电荷保持装置之间的第一开关元件,所述开关装置,具备设置在所述电荷保持装置的输出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入之间的第二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与所述电荷保持装置之间的第三开关元件,当将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截止状态,并且所述第三开关元件为导通状态作为第一状态,而将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导通状态,并且所述第三开关元件为截止状态作为第二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保持期间,为了成为所述第二状态,而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三开关元件,在所述读出期间,为了能够一次以上地执行从所述第一状态经过第二状态再一次成为所述第一状态的一个周期的动作,而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三开关元件是优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一次以上地执行从第一状态经过第二状态再成为第一状态的一个周期动作,因此,由一个周期动作,倒相装置的输入的逻辑电平返回到原来的逻辑电平,贮存在电荷保持装置中的电荷被更新。更具体地,当将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三开关元件为截止状态作为第三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进行状态转移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三开关元件,使之经过第三状态再向下一状态转移是优选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将第二以及第三开关元件都置成截止状态,因此可以设置动作的余量。其结果,可以防止由于元件性能等的参差不齐而使第二开关元件与第三开关元件同时成为导通状态,并使倒相装置的输出成为振荡状态。进而,所述电光板,具备设置在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第四开关元件,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读出期间的所述一个周期动作中,至少最初从成为所述第一状态后开始到结束所述周期动作为止的期间,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使之成为截止状态是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下,倒相装置的输出逻辑电平处于倒相期间,由于将倒相装置的输出与有机发光二极管分离,因此在该当期间,可以解决本来应该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灭灯时却点灯的不良的问题,从而提高显示画面的对比度。还有,所述倒相装置,具备通过高电位电源与低电位电源而动作,在所述保持期间,在供给作为向所述倒相装置的所述高电位电源的第一高电位的同时,也供给作为所述低电位电源的第一低电位,在所述读出期间,在供给比作为向所述倒相装置的所述高电位电源的所述第一高电位更高的第二高电位的同时,也供给比作为所述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光板,具有: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以及在对应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的交叉之处设置的各像素,其中:    所述像素,具备:    保持电荷的保持电容;    输出将输入信号倒相的输出信号的倒相装置;    设置在所述数据线与所述保持电容之间的第一开关元件;    设置在所述保持电容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入之间的第二开关元件;    设置在所述保持电容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之间的第三开关元件;    连接于所述倒相装置的输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泽德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