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用多芯耐火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152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8
一种动车组用多芯耐火控制电缆,其结构为:由多根绝缘线芯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绕包一层隔离带构成隔离层;隔离层外编织一层镀锡铜丝构成的编织屏蔽层;编织屏蔽层外挤包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构成的外护套;绝缘线芯的结构为:由镀锡铜丝绞合构成导体,导体外绕包云母带构成的绕包层,绕包层外挤包低烟无卤阻燃绝缘料构成的绝缘层,所述导体中,导体的材质为GB/T3956规定的第5种镀锡铜导体;所述绕包层的云母带为布面涂层云母带;所述隔离带为聚酯带;所述编织屏蔽层的材质是镀锡铜丝。本电缆的技术性能更优,尤其适用于动车组用多芯耐火电缆。电缆。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组用多芯耐火控制电缆


[0001]本技术方案涉及电缆
,尤其是动车组用多芯耐火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机车电缆作业环境比较特殊,其使用的各类设备等的要求也较高,例如使用在动车内部的机车电缆,首先电缆要具有较强的电性能,确保能满足正常运行的需要。另外,如果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车上乘客的安全,电缆必须要有极强的耐火性能,不能因为电缆的燃烧以及灭火时的喷水冲击而导致火灾进一步扩大,进而危害人员的身体健康。而本电缆针对这个问题也有相对应的要求,即电缆必须满足耐火+冲击的试验。
[0003]另外,机车运行环境下,温度是一个影响电缆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机车运行的地区差异,其环境温度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电缆具有较高的温度适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动车组用多芯耐火控制电缆,其结构为:
[0005]由多根绝缘线芯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绕包一层隔离带构成的隔离层4;隔离层外编织一层镀锡铜丝构成的编织屏蔽层5;编织屏蔽层外层挤包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构成的外护套6;
[0006]绝缘线芯的结构为:由镀锡铜丝绞合构成导体1;导体外绕包云母带构成的绕包层2;绕包层外挤包低烟无卤阻燃绝缘料构成的绝缘层3,
[0007]所述导体1中,导体的材质为GB/T3956规定的(机车电缆用的)第5种镀锡铜导体;导体是由镀锡铜丝绞合构成,镀锡铜丝的节径比为20~25倍(具体可选23倍)。镀锡铜丝的线径范围为0.238mm~0.243mm(具体可选0.243mm),本结构的导体是绞合导体,既保证了电缆的外径要求,又保证了电缆的柔软度要求,具体参考检测指标中的电缆外径,弯曲半径。
[0008]所述绕包层的云母带为布面涂层云母带,云母带标称厚度为0.15~0.18mm (具体可选0.165mm),搭盖率不小于28(具体可选30%)。“布面涂层”的云母带对电缆的耐火性能有提高作用,同时特定的厚度以及搭盖率使电缆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之外,并能保证电缆的柔软性,具体请参考检测指标中的弯曲半径、耐火性能。
[0009]绝缘层的标称厚度为0.3~0.6mm(具体可选0.40mm),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不小于0.40mm
×
90%

0.1mm。绝缘料通常可选用FEW935、 FJC876等,该厚度的低烟无卤阻燃绝缘料保证了电缆良好的电性能,且能保证电缆的柔软性,对电缆的绝缘电阻、直流稳定性、耐油耐酸碱等性能均有积极的影响。
[0010]所述隔离带的材质为标称厚度为0.02~0.05mm(具体可选0.024mm)的聚酯带;聚酯带的搭盖宽度不小于5mm(具体可选5.5mm)。聚酯带保证绝缘线芯成缆时的稳定,同时特定的厚度以及搭盖宽度使电缆的介电性能更强。
[0011]所述编织层的材质是镀锡铜丝,编织角度:15
°
~35
°
(具体可选25
°
);单向覆盖率:
0.5528~0.90(具体可选0.70);镀锡铜丝的单丝直径为0.1~0.3mm (具体可选0.12mm)。该线径、编织角度与编织密度的选择,有效提升电缆的屏蔽功能,且能有效保证电缆的弯曲性能。
[0012]所述外护套的标称厚度为0.6~0.8mm(具体可选0.7mm),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不小于0.7mm
×
85%

0.1mm。护套料通常采用FHW935H、 FJC876

1等。该厚度的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保证了电缆良好的柔软性、耐油性能、老化性能以及阻燃性能。
[0013]所述外护套为挤包的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构成,其具有良好的耐低温、耐燃料油和矿物油以及高阻燃特性。所述绝缘层是低烟无卤阻燃绝缘料,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并具有耐低温和阻燃性能。本电缆尤其适用于动车组用有耐火要求的电缆。
[0014]本电缆除了考虑机械性能与电学性能以外,还增加了隔离层,该隔离层采用了聚酯带,除了保护了绝缘线芯,防止被应力作用损坏之外,也成功增强了线芯与屏蔽之间的介电强度,防止线芯与编织屏蔽之间发生击穿,导致电缆失效甚至发生火灾。本电缆的绕包层与绝缘层、隔离层、护套一起保障了电缆的弯曲性能以及柔软度要求,以适应各种机车敷设条件。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试例电缆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0016]图中:导体1、绕包层2、绝缘层3、隔离层4、编织屏蔽层5、外护套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下:
[0018]参考图1,一种动车组用多芯耐火控制电缆,其结构为:由多根(本例为2 根)绝缘线芯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绕包一层隔离带构成的隔离层4;隔离层外编织一层镀锡铜丝构成的编织屏蔽层5;编织屏蔽层外层挤包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构成的外护套6;
[0019]绝缘线芯的结构为:由镀锡铜丝绞合构成导体1;导体外绕包云母带构成的绕包层2;绕包层外挤包低烟无卤阻燃绝缘料构成的绝缘层3。
[0020]所述导体1中,导体的材质为GB/T3956规定的第5种镀锡铜导体;导体是由镀锡铜丝绞合构成,镀锡铜丝的节径比为20~25倍(本例为23倍)。镀锡铜丝的线径范围为0.238mm~0.243mm(本例为0.243mm)。
[0021]所述绕包层的云母带为布面涂层云母带,云母带标称厚度为0.15~0.18mm (本例为0.165mm),搭盖率不小于28(本例为30%)。
[0022]绝缘层的标称厚度为0.3~0.6mm(本例为0.40mm),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不小于0.40mm
×
90%

0.1mm。
[0023]所述隔离带的材质为标称厚度为0.02~0.05mm(本例为0.024mm)的聚酯带;聚酯带的搭盖宽度不小于5mm(本例为5.5mm)。
[0024]所述编织层的材质是镀锡铜丝,编织角度:15
°
~35
°
(本例为25
°
);单向覆盖率:0.5528~0.90(本例为0.70);镀锡铜丝的单丝直径为0.1~0.3mm (本例为0.12mm)。
[0025]所述外护套的标称厚度为0.6~0.8mm(本例为0.7mm),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不小于0.7mm
×
85%

0.1mm。
[0026]外护套采用具有良好的耐矿物油和燃料油、高阻燃特性的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
[0027]本例电缆的主要功能/性能检测指标如下:
[0028]1、电缆导体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90℃。
[0029]2、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

15℃;电缆使用时,环境温度不低于

4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用多芯耐火控制电缆,其结构为:由多根绝缘线芯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绕包一层隔离带构成隔离层(4);隔离层外编织一层镀锡铜丝构成的编织屏蔽层(5);编织屏蔽层外挤包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构成的外护套(6);绝缘线芯的结构为:由镀锡铜丝绞合构成导体(1),导体外绕包云母带构成的绕包层(2),绕包层外挤包低烟无卤阻燃绝缘料构成的绝缘层(3),所述导体(1)中,导体的材质为GB/T3956规定的第5种镀锡铜导体;导体是由镀锡铜丝绞合构成,镀锡铜丝的节径比为20~25倍;镀锡铜丝的线径要求为0.238~0.243mm;所述绕包层的云母带为布面涂层云母带,云母带标称厚度为0.15~0.18mm,搭盖率不小于28%;所述隔离带为标称厚度为0.02~0.05mm的聚酯带,聚酯带的绕包搭盖宽度不小于5mm;所述绝缘层的标称厚度为0.3~0.6mm,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
×
90%

0.1mm;所述编织屏蔽层的材质是镀锡铜丝,编织角度为15
°
~35
°
;单相覆盖率为0.5528~0.90;镀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俊袁杰王永财朱瑜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