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3138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放线菌复合菌剂,所述菌剂由放线菌、海藻素、茉莉酸、脱乙酰几丁质和载体组成,所述放线菌为放线菌目链孢囊菌。本申请所述放线菌复合菌剂可以防治槟榔黄化病,哈密瓜白粉病、萎焉、早衰和根腐病等植物病害。早衰和根腐病等植物病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线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杀菌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线菌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放线菌是一群革兰氏阳性、高(G+C)mol%含量(>55%)的细菌,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它是一个原核生物类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断裂生殖,与一般细菌一样,多为腐生,少数寄生。
[0003]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机物丰富、呈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数量最多,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也主要是放线菌的代谢产物所致。
[0004]链孢霉菌属于放线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中和禾本料植物上,尤其在玉米芯、棉籽壳上极易发生。链孢霉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速度极快,气生菌丝(也叫产孢菌丝)顽强有力,它能穿出菌种的封口材料,挤破菌种袋,形成数量极大的分生孢子团,有当日萌发、隔日产孢高速繁殖之特性。在20

30℃的温度范围内,在斜面培养基上,一昼夜可长满整个试管,在木屑及棉籽壳培养料上,蔓延迅速,传播力强。
[0005]链孢霉菌主要特点是能形成孢囊和孢囊孢子,有时还可形成螺旋孢子丝,成熟后分裂为分生孢子。链孢霉菌属的营养菌体分枝很多,横隔稀少,直径0.5~1.2微米,气生菌丝体成丛、散生或同心环排列,可产生广谱抗生素。
[0006]槟榔棕榈科槟榔属植物,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槟榔原果的主要成分为31.1%的酚类、18.7%的多糖、14.0%的脂肪、10.8%的粗纤维、9.9%的水分、3.0%的灰分和0.5%的生物碱。
[0007]槟榔作为四大南药之首,已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槟榔是海南省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最大、产值最高,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中国海南、台湾、湖南等地群众自古就有消费槟榔的习惯,是主要的咀嚼食品,2020年槟榔产业的总规模超过了700亿元。近年来,槟榔黄化病也越来越严重,被当地种植户称为槟榔的癌症,让种植户闻黄丧胆,见黄就砍,可见槟榔黄化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0008]哈密瓜是居民日常消费购买的水果之一,哈密瓜白粉病是温室大棚哈密瓜常见病害,一般在中后发病较多,严重影响哈密瓜产量和品质。
[0009]专利CN201510827830.6公开了防治大豆疫霉病的放线菌菌株JSX

1及其菌剂,该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名称为放线菌JSX

1。所述放线菌菌株的单菌落为圆形,白色,表面干而不透明;菌丝较细,生长缓慢,菌落质地致密,且带有泥腥味。所述放线菌菌株革兰氏染色呈紫色,为阳性。JSX

1菌剂对大豆疫霉病的防效为55

60%。专利技术解决了大豆疫霉菌防治,没有涉及到槟榔黄化病和哈密瓜白粉病的防治。
[0010]专利CN201610761037.5公开了防治槟榔黄化病的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槟榔黄化病复合制剂,每升复合制剂中含有无机营养物质1.5~43.0克;有机营养物质3.0~
30.0克;植物活性物质0.0005~0.1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0.01~10.0克;杀菌剂0.01~5.0克;杀虫剂0.01~3.0克;其余为乳化剂和水。该专利中采用的杀虫剂包括有机磷杀虫剂等杀虫剂,而有机磷杀虫剂多属剧毒药剂,容易造成人、畜急性中毒,且绝大多数品种容易分解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鉴以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防治植物病害、特别是槟榔黄化病和哈密瓜白粉病的复合菌剂。
[0012]一种放线菌复合菌剂,所述菌剂由放线菌、海藻素、茉莉酸、脱乙酰几丁质和载体组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放线菌为放线菌目链孢囊菌。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为乳化剂,赋形剂,增稠剂,增溶剂,分散剂,抗冻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0015]一种放线菌复合菌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获得:
[0016]步骤1:将活化后的放线菌斜面培养物接种在培养基培养;
[0017]步骤2:在步骤1所得放线菌菌剂中,按比例加入海藻素、茉莉酸和脱乙酰几丁质,混合均匀;
[0018]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载体中,混合均匀。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培养温度为30

35℃,接种量为25%。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放线菌菌剂的活菌数为15

20*108cfu/ml。
[0021]进一步的,放线菌菌剂、海藻素、茉莉酸、脱乙酰几丁质的重量比为:10:4

6:3

5:1

3。
[0022]进一步的,线菌、海藻素、茉莉酸、脱乙酰几丁质的重量比为:10:4:5:1。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申请所述复合菌剂通过生物防治,对环境污染小;
[0025]2)本申请所述复合菌剂应用广泛,可以防治槟榔黄化病,以及哈密瓜白粉病、萎焉、早衰和根腐病等植物病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专利技术人结合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槟榔黄化病
[0028]供试土地海南省琼海市,在槟榔试验田中,将槟榔树间土地深翻,均匀施入放线菌复合菌剂,对照(CK)为空白对照,用已经发生黄化病的槟榔树感染槟榔试验田,计算槟榔黄化病发生率。
[0029]抑制率%=(对照组黄化病发病数

实验组黄化病发病数)/对照组黄化病发病数*100%
[0030]在30

32℃,接种量为25%下,将活化后的链孢囊菌斜面培养物接种在培养基培养,培养至活菌数至18.9*108cfu/ml,然后用海藻素、茉莉酸和脱乙酰几丁质,以及载体复配。
[0031]根据Colby法(1966)公式计算抑制率并与实测的抑制率比较,简便、有效地评价混剂的联合作用效果。计算公式为:
[0032]E=X1
×
X2
…×
Xn/100(n

1)
[0033]E为混剂的理论抑制率;n为混用药剂的数量;X1表示施用第1种药剂后的抑制率;X2表示施用第2种药剂药剂后的抑制率;Xn表示施用第n种药剂后的抑制率。当混剂实际抑制率大于理论抑制率时,表示增效;当混剂实际抑制率小于理论抑制率时,表示拮抗。
[0034]结果如表1所示:
[0035]表1:
[0036][0037]可以看出,放线菌对槟榔黄化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线菌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由放线菌、海藻素、茉莉酸、脱乙酰几丁质和载体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菌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菌为放线菌目链孢囊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菌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乳化剂,赋形剂,增稠剂,增溶剂,分散剂,抗冻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放线菌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获得:步骤1:将活化后的放线菌斜面培养物接种在培养基培养;步骤2:在步骤1所得放线菌菌剂中,按比例加入海藻素、茉莉酸和脱乙酰几丁质,混合均匀;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载体中,混合均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线菌复合菌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培养温度为30

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金雨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