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GV车升降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36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GV车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平台、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活动平台包括第一回转支撑轴承、第二回转支撑轴承、活动板和安装板;第一回转支撑轴承具有外齿;第二回转支撑轴承设置在第一回转支撑轴承外周;第二回转支撑轴承具有内齿;安装板设置在第一回转支撑轴承与第二回转支撑轴承底部;活动板固定在第一回转支撑轴承上方;第一回转支撑轴承与第二回转支撑轴承之间留有环形安装槽;旋转装置安装在活动平台上通过驱动第一回转支撑轴承的外圈转动从而控制活动板转动,升降装置安装在活动平台与固定部之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撑轴承传动从而控制活动平台整体升降,体现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间利用率好,体积小。体积小。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GV车升降旋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AGV车
,特别涉及一种AGV车升降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AGV小车在搬运货物时,需要采用到升降旋转装置,以往的升降旋转装置的设计复杂,占用空间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升降旋转装置占用空间越小,则使用更方便,适应性更强,因此该升降旋转装置在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均追求小型化的设计,而以往的结构设计均还不够完善,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GV车升降旋转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AGV车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平台、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活动平台包括第一回转支撑轴承、第二回转支撑轴承、活动板和安装板;所述第一回转支撑轴承包括第一外圈和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圈内的第一内圈;所述第一外圈具有外齿;所述第二回转支撑轴承设置在第一回转支撑轴承外周;所述第二回转支撑轴承包括第二外圈和转动设置在第二外圈内的第二内圈;所述第二内圈具有内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第一回转支撑轴承与第二回转支撑轴承底部且分别于第一内圈以及第二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固定在第一外圈上方;所述第一外圈与第二内圈之间留有环形安装槽;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环形安装槽内且与第一外圈的外齿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安装板底部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连接驱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齿轮和若干组传动杆组件;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环形安装槽内且与第二内圈的的内齿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安装板底部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二齿轮连接驱动第二齿轮转动;所述传动杆组件的上端与第二内圈的内齿啮合,下端与固定板通过轴套螺纹连接。
[0006]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平台还包括外罩和连接筒;所述外罩设置在安装板下方;所述连接筒的上端连接安装板、下端连接外罩。
[0007]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杆组件与连接筒均设置三组且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传动杆组件包括螺杆和第三齿轮;所述螺杆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环形安装槽内并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设过连接筒并与连接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具有外螺纹并与轴套螺纹连接。
[0008]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三组所述传动杆组件呈环形均匀分布设置。
[0009]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呈左右对称分布。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通过在同一平面上设置第一回转支撑轴承与第二回转支撑轴承,两个回转支撑轴承之间留有环形安装槽,旋转装置的第一齿轮设置在环形安装槽内与第一外圈的外齿啮合驱动第一外圈转动从而带动活动板旋转实现旋转功能,升降装置的第二齿轮设置在环形安装槽内与第二内圈的内齿啮合带动第二内圈转动,第二内圈再通过传动杆组件运动,传动杆组件的下端与与固定板通过轴套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在转动时,带动活动平台整体做升降运动,该结构将升降与旋转功能结合设计在活动平台上,而且无需分层设计,空间利用率高,从而达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

3所示,一种AGV车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固定板1、活动平台2、升降装置3和旋转装置4;所述活动平台2包括第一回转支撑轴承21、第二回转支撑轴承22、活动板23和安装板24;所述第一回转支撑轴承21包括第一外圈211和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圈211内的第一内圈212;所述第一外圈211具有外齿212

1;所述第二回转支撑轴承22设置在第一回转支撑轴承21外周;所述第二回转支撑轴承22包括第二外圈221和转动设置在第二外圈221内的第二内圈222;所述第二内圈222具有内齿222

1;所述安装板24设置在第一回转支撑轴承21与第二回转支撑轴承22底部且分别于第一内圈212以及第二外圈22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23固定在第一外圈211上方;所述第一外圈211与第二内圈222之间留有环形安装槽201;所述旋转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1和第一齿轮42;所述第一齿轮42设置在环形安装槽201内且与第一外圈211的外齿212

1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1固定在安装板24底部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齿轮42连接驱动第一齿轮42转动;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第二驱动装置31、第二齿轮32和若干组传动杆组件33;所述第二齿轮32设置在环形安装槽201内且与第二内圈222的的内齿222

1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1固定在安装板24底部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二齿轮32连接驱动第二齿轮32转动;所述传动杆组件33的上端与第二内圈222的内齿222

1啮合,下端与固定板1通过轴套101螺纹连接;本设计中的固定板1是安装在AGV车上的,AGV车运动至待搬运的货物下方后,升降装置3上的第二驱动装置31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第二齿轮32与第二内圈222的内齿222

1啮合带动第二内圈222转动,第二内圈222再带动传动杆组件33转动,从而控制活动平台2整体做升降运动,活动平台2的活动板23将货物抬起,需要调节货物的方向时,旋转装置4上的第一驱动装置41带动第一齿轮42转动,第一齿轮42与第一外圈211的外齿212

1啮合带动第一外圈211转动,第一外圈211带动与之固定连接在活动板23转动,从而带动货物进行转向。
[0017]所述活动平台2还包括外罩25和连接筒26;所述外罩25设置在安装板24下方;所述连接筒26的上端连接安装板24、下端连接外罩25;外罩25的设计将安装在安装板24底部的第一驱动装置41与第二驱动装置31进行罩合,隐藏在内部,使得整体更加美观并能起到保
护作用。
[0018]所述传动杆组件33与连接筒26均设置三组且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传动杆组件33包括螺杆331和第三齿轮332;所述螺杆331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连接部3311、第二连接部3312和第三连接部3313;所述第一连接部3311位于环形安装槽201内并与第三齿轮3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312穿设过连接筒26并与连接筒26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3313具有外螺纹并与轴套101螺纹连接;连接筒26既起到了安装板24与外罩25的连接功能,也起到与螺杆331的导向功能,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0019]三组所述传动杆组件33呈环形均匀分布设置,该设计呈三角分布,稳定性强。
[0020]本设计中,所述第一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GV车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平台、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平台包括第一回转支撑轴承、第二回转支撑轴承、活动板和安装板;所述第一回转支撑轴承包括第一外圈和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圈内的第一内圈;所述第一外圈具有外齿;所述第二回转支撑轴承设置在第一回转支撑轴承外周;所述第二回转支撑轴承包括第二外圈和转动设置在第二外圈内的第二内圈;所述第二内圈具有内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第一回转支撑轴承与第二回转支撑轴承底部且分别于第一内圈以及第二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固定在第一外圈上方;所述第一外圈与第二内圈之间留有环形安装槽;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环形安装槽内且与第一外圈的外齿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安装板底部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连接驱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齿轮和若干组传动杆组件;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环形安装槽内且与第二内圈的内齿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安装板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新友朱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卓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