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134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电源电路,包括:低压电源模块、逆变升压模块、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低压电源模块分别和逆变升压模块、采集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电连接,逆变升压模块和采集模块电连接,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电连接;低压电源模块为逆变升压模块、采集模块、控制模块、通讯模块提供工作电源,逆变升压模块将低压电源模块提供的电源电压进行升压,并将升压后的电压发送至采集模块,采集模块将采集逆变升压模块的电压参数、电流参数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通讯模块和上位机进行通信。如此,即使在低压电源模块未断电的情况下,也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对于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极大的保障。大的保障。大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源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
,尤其是一种高压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电力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它给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会因为人们使用电力不当造成电气伤害。
[0003]在电力行业中,电除尘系统主要由电除尘器本体和高压电源组成,高压电源产生电除尘器所需的高压,对除尘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高压电源的电压很高,因此,当操作人员在未断电的情况下触电,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威胁,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0004]基于此,如何避免操作人员触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电源电路,即使在低压电源模块未断电的情况下,也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也就是说,对于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极大的保障,提高安全性。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源电路,包括:低压电源模块、逆变升压模块、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
[0008]所述低压电源模块分别和所述逆变升压模块、所述采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逆变升压模块和所述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采集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
[0009]所述低压电源模块为所述逆变升压模块、所述采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所述逆变升压模块将所述低压电源模块提供的电源电压进行升压,并将升压后的电压发送至所述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将采集所述逆变升压模块的电压参数、电流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通讯模块和上位机进行通信。
[0010]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低压电源模块包括芯片U1、二极管D14、电容C11、电容C21、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电容C3、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9:
[0011]所述芯片U1的3引脚分别和所述二极管D14的阳极、所述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电容C21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4的阴极和24V电源连接,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和所述芯片U1的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2引脚分别和所述电容C34的一端、所述电容C35的一端、所述电容C36的一端、所述电容C37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容C7 的一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0012]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低压电源模块还包括芯片U4、二极管D14、电容C11、电容C21、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电容C3、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9;
[0013]所述芯片U4的1引脚连接24V电压,所述芯片U4的2引脚分别和所述二极管D17的阴极、所述电感L4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7的阳极和所述电容E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和所述电容EC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8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3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所述芯片U4的5引脚和所述电阻R8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0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VCC连接。
[0014]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升压模块具体包括变压器T3、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1、电阻R3、芯片U5;
[0015]所述变压器T3的1引脚和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3的3、 4引脚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3的2引脚和所述三极管Q3 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3的5引脚和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T3的6引脚和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3的11引脚接地,所述变压器T3的8引脚和所述芯片U5的3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5的2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5的1引脚和所述采集模块连接。
[0016]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模块具体包括运放U3A、运放 U3B、负载RL1、负载RL2、电容C18、电阻R17、电阻R32、电阻R33、电阻 R35;
[0017]所述运放U3A的1引脚和所述负载RL2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RL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 U3A的2引脚和所述电阻R3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 R3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和VCC连接,所述运放U3A的3引脚和所述电阻R3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和所述运放U3B的6、7 引脚连接,所述运放U3B的5引脚和所述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 的另一端和所述负载RL1的一端连接,所述负载RL1的另一端和所述逆变升压模块连接。
[0018]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2、电容C25、电容JK1和电容C26;
[0019]所述芯片U2的2引脚和所述电容C25的一端、所述电容JK1的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3引脚和所述电容C26的一端、所述电容JK1的另一端连接看,所述电容C2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接地。
[0020]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STM32F030F4P6。
[0021]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模块具体包括芯片U6、电阻 R12、电阻R16、三极管Q1;
[0022]所述芯片U6的1引脚和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芯片U6的4引脚和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所述芯片U6的2引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VCC连接。
[0023]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4]本技术中,采用低压电源模块为逆变升压模块供电,逆变升压模块将低压电源模块提供的电源电压进行升压,并将升压后的电压发送至采集模块,采集模块采集逆变升压模块的电压参数、电流参数,并将电压参数、电流参数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通讯模块和上位机进行通讯。如此,在本技术中,采用低压电源模块,对逆变升压模块
进行供电,在现场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即使在低压电源模块未断电的情况下,也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也就是说,对于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极大的保障,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提供的低压电源模块、逆变升压模块、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的结构框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电源模块、逆变升压模块、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低压电源模块分别和所述逆变升压模块、所述采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逆变升压模块和所述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采集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低压电源模块为所述逆变升压模块、所述采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所述逆变升压模块将所述低压电源模块提供的电源电压进行升压,并将升压后的电压发送至所述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将采集所述逆变升压模块的电压参数、电流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通讯模块和上位机进行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电源模块包括芯片U1、二极管D14、电容C11、电容C21、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电容C3、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芯片U1的3引脚分别和所述二极管D14的阳极、所述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电容C21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4的阴极和24V电源连接,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和所述芯片U1的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1的2引脚分别和所述电容C34的一端、所述电容C35的一端、所述电容C36的一端、所述电容C37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6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电源模块还包括芯片U4、二极管D14、电容C11、电容C21、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电容C3、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芯片U4的1引脚连接24V电压,所述芯片U4的2引脚分别和二极管D17的阴极、电感L4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7的阳极和电容E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和所述电容EC3的另一端、电阻R8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3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所述芯片U4的5引脚和电阻R8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0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VCC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升压模块具体包括变压器T3、三极管Q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朝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小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