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122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S2萎凋发酵、S3杀青、S4揉捻、S5烘干,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定的工艺将新鲜茶叶与沉香叶共同制成红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在萎凋过程中,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喷洒上甜菊糖溶液,避免萎凋过程中叶片发生胁迫反应,制得的沉香红茶形态条索紧致,形似月牙,汤色均匀,红艳明亮,香气鲜爽醇厚,沉香持久,口感饱满,绵和润滑,回甘性好,叶底肥壮软嫩、细柔匀亮,感官评分达到98分。感官评分达到98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沉香是Aquilariasinensis属瑞香科植物,以沉香叶制成的沉香茶具有抗炎、预防心血管疾病、促消化等多种功效,是珍贵的保健茶,因此沉香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红茶为微发酵茶,茶性偏凉,具有较强免疫调节功能、抗氧化功能、抗肿瘤及抗突变功能,因此,沉香红茶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而传统工艺制得的沉香红茶在萎凋过程中,水分及内质水溶性物质不断散失,导致叶片发生胁迫反应,气孔密度增大,叶片逐渐失水皱缩,茸毛聚集而密度增大,从而导致降低茶叶品质;专利“一种野生红茶的加工方法”,专利号:CN105851300B,(1)采摘,(2)萎凋,(3)发酵,(4)炒青,(5)冷藏,(6)揉捻,(7)烘焙干燥这种传统红茶工艺使得茶叶形态欠佳;沉香叶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而使用该工艺制得的沉香红茶,叶底品质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采摘:选取早春季节2月份采摘的茶叶、沉香木的鲜叶片,使用质量浓度为55~80%的乙酸溶液低温熏蒸,所述茶叶为大叶种茶树;
[0006]S2、萎凋发酵:将S1熏蒸后的茶叶和沉香叶避光摊放,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2~5:1,控制各叶层厚度2~3cm,摊放温度10~22℃,湿度75~90%,喷洒甜菊糖溶液,一次萎凋8~20h,取出,增加沉香叶至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1.8~4.2:1,摊放温度25~28℃,湿度75~90%,喷洒甜菊糖溶液,二次萎凋10~25h;茶叶中的糖苷物质在萎凋过程中呈现水解与合成的动态变化,易于失去香味,且萎凋失水,在特定的条件下,并喷洒甜菊糖溶液,能助于茶叶增香作用;
[0007]S3、杀青:将S2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在锅温200~230℃、叶温80~100℃下杀青10~15min,然后在风速0.3~1.5m/s条件下摊叶;
[0008]S4、揉捻:速度100~125rpm,温度45~55℃,时间30~40min,使得茶毫从茶叶表面褪去;
[0009]S5、烘干:将茶叶放入红外线提香机中慢烘,在50~130℃下初烘1~2h,使茶叶含水率20~25%,摊凉后,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10~135℃,保温0.5~1h,使茶叶含水率5~7%,得到沉香红茶。
[0010]进一步的,所述S1中熏蒸的温度为30~50℃。
[0011]进一步的,所述S1中熏蒸时间为8~15min。
[0012]进一步的,所述S2中甜菊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10%。
[0013]进一步的,所述S2中一次萎凋的甜菊糖溶液的喷洒量为0.3~0.5ml/g。
[0014]进一步的,所述S2中二次萎凋的甜菊糖溶液的喷洒量为0.8~1.3ml/g。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采用本专利技术特定的工艺将新鲜茶叶与沉香叶共同制成红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制得的沉香红茶形态条索紧致,形似月牙,汤色均匀,红艳明亮,香气鲜爽醇厚,沉香持久,口感饱满,绵和润滑,回甘性好,叶底肥壮软嫩、细柔匀亮,感官评分达到98分;其中,采用熏蒸补充叶片中水分,并且控制低温熏蒸,有助于叶片中气孔慢速吸收水分,在萎凋过程中,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喷洒上甜菊糖溶液,避免萎凋过程中叶片发生胁迫反应,控制甜菊糖溶液质量浓度,使得叶片中的水分渗透平衡,分两次萎凋,使得气孔开度处于较稳定的值,气孔密度和茸毛密度小,最高效率保留沉香叶中有效成分,有利于提高沉香红茶的综合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采摘:选取2月份采摘的茶叶、沉香木的鲜叶片,使用质量浓度为55%的乙酸溶液在30℃下熏蒸8min;
[0023]S2、萎凋发酵:将S1熏蒸后的茶叶和沉香叶避光摊放,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2:1,控制各叶层厚度2cm,摊放温度10℃,湿度75%,喷洒甜菊糖溶液,喷洒量为0.3ml/g,进行一次萎凋8h,取出,增加沉香叶至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1.8:1,摊放温度25℃,湿度75%,喷洒甜菊糖溶液,喷洒量为0.8ml/g,进行二次萎凋10h;所述甜菊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
[0024]S3、杀青:将S2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在锅温200℃、叶温80℃下杀青10min,然后在风速0.3m/s条件下摊叶;
[0025]S4、揉捻:速度100rpm,温度45℃,时间30min,使得茶毫从茶叶表面褪去;
[0026]S5、烘干:将茶叶放入红外线提香机中慢烘,在50℃下初烘1h,使茶叶含水率20%,摊凉后,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10℃,保温0.5h,使茶叶含水率5%,得到沉香红茶。
[0027]实施例2
[0028]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采摘:选取早春季节2月份采摘的茶叶、沉香木的鲜叶片,使用质量浓度为80%的乙酸溶液在50℃下熏蒸15min;
[0030]S2、萎凋发酵:将S1熏蒸后的茶叶和沉香叶避光摊放,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5:1,控制各叶层厚度3cm,摊放温度22℃,湿度90%,喷洒甜菊糖溶液,喷洒量为0.5ml/g,进行一次萎凋20h,取出,增加沉香叶至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4.2:1,摊放温度28℃,湿度
90%,喷洒甜菊糖溶液,喷洒量为1.3ml/g,进行二次萎凋25h;所述甜菊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0031]S3、杀青:将S2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在锅温230℃、叶温100℃下杀青15min,然后在风速1.5m/s条件下摊叶;
[0032]S4、揉捻:速度125rpm,温度55℃,时间40min,使得茶毫从茶叶表面褪去;
[0033]S5、烘干:将茶叶放入红外线提香机中慢烘,在130℃下初烘2h,使茶叶含水率25%,摊凉后,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35℃,保温1h,使茶叶含水率7%,得到沉香红茶。
[0034]实施例3
[0035]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S1、采摘:选取早春季节2月份采摘的茶叶、沉香木的鲜叶片,使用质量浓度为70%的乙酸溶液在30~50℃下熏蒸12min;
[0037]S2、萎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选取采摘的茶叶、沉香木的鲜叶片,使用质量浓度为55~80%的乙酸溶液低温熏蒸;S2、萎凋发酵:将S1熏蒸后的茶叶和沉香叶避光摊放,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2~5:1,控制各叶层厚度2~3cm,摊放温度10~22℃,湿度75~90%,喷洒甜菊糖溶液,一次萎凋8~20h,取出,增加沉香叶至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1.8~4.2:1,摊放温度25~28℃,湿度75~90%,喷洒甜菊糖溶液,二次萎凋10~25h;S3、杀青:将S2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在锅温200~230℃、叶温80~100℃下杀青10~15min,然后在风速0.3~1.5m/s条件下摊叶;S4、揉捻:速度100~125rpm,温度45~55℃,时间30~40min,使得茶毫从茶叶表面褪去;S5、烘干:将茶叶放入红外线提香机中慢烘,在50~130℃下初烘1~2h,使茶叶含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曾繁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林鹏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