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半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86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心半球阀,在阀体的底部开设有一圈排污环孔,排污环孔的截面呈锥形,在排污环孔内设有与其朝向相反的、截面呈锥形的堵环,在使用时,堵环在其重力和流体的压力下压紧排污环孔的侧壁,实现对排污环孔的关闭,偏心半球阀可正常使用。在需要排污时,利用推杆与驱动环底面间楔形面的配合的结构特点,向内按压驱动推杆,可将堵环向上顶起,打开排污环孔,淤积可从堵环与排污环孔间的缝隙中排出,实现对阀腔的排污清理,并且通过按压环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所有推杆同步、同力的向内按压,使堵环垂直的上下移动,保证排污环孔有效的开启和关闭。效的开启和关闭。效的开启和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心半球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可排淤的偏心半球阀。

技术介绍

[0002]球阀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轻纺、食品、原子能、航空等领域。偏心半球阀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球阀类别,它有着自身结构所独有的一些优越性,只需要用旋转90
°
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严密关闭,开关无摩擦,密封不易磨损,启闭力矩小,可减小所配执行器的规格。
[0003]目前市场上偏心半球阀基本按《GB/T26146

2010偏心半球阀》标准设计和生产,《GB/T26146

2010偏心半球阀》标准中只有侧装和上装两种半球阀典型结构,阀轴都是立式安装,阀体上流道的底部弧度大,长期使用后大量杂质会淤积在下阀轴处,既增加启闭力矩,增加压力损失,也会损坏轴端密封,导致阀门外漏。在饮用水系统中因杂质长期停留发酵而使水变质,影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沉积在阀腔底部的淤积进行清理的偏心半球阀。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偏心半球阀,包括:
[0007]阀体,于阀体的上部密封的盖设有阀盖,阀盖与阀体之间围构成阀腔,于阀腔内形成有横向的流道,并于阀腔的上下壁上同轴的设有上阀轴和下阀轴,所述上阀轴密封的伸出阀体外并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执行器;
[0008]阀芯,通过上阀轴和下阀轴可转动的设于阀腔内,所述阀芯具有球冠形的密封面;及
[0009]阀座组件,环向密封的固定于阀体出液端的台阶处;
[0010]所述阀芯旋转使其密封面与阀座组件接触密封,封闭流道;
[0011]其特征在于:
[0012]所述阀体的底部以下阀轴为中心开设有一圈排污环孔,所述排污环孔的断面呈大端朝上的锥形;
[0013]于排污环孔内活动设有堵环,所述堵环的断面呈小端朝上的锥形,其大端的宽度大于排污环孔小端的宽度,并于堵环底部的内、外缘处均固定有能够与排污环孔侧壁接触密封的密封圈一;
[0014]所述排污环孔的内缘和外缘向下延伸有内环挡壁和外环挡壁,于内环挡壁和外环挡壁间形成排污环腔;
[0015]于排污环腔内设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与排污环腔壁间具有排污间隙,所述驱动环的上端与堵环固定,下端为径向朝外的楔形环面;
[0016]于排污环腔内环向设有若干根推杆,所述推杆径向的内端呈与楔形环面形状匹配的楔形面,径向的外端活动的伸出排污环腔外;所述推杆的外端固定有弧形的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外壁为斜向朝下的楔形弧面,于按压块内侧的推杆上套设有弹簧一,且于排污环腔内的推杆上固定有用于限制推杆外移脱离排污环腔的挡块;
[0017]偏心半球阀还包括有按压环,所述按压环环抱于所有的按压块外,其环向内壁为与按压块外壁匹配的楔形环面,按压环上移能够向内挤压按压块,所述按压环与外环挡壁间弹性连接固定。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按压环的底水平向内延伸有动连接环,所述外环挡壁上具有与动连接环对应的定连接环,于动连接环的环向上活动穿设有多个T型杆,所述T型杆的下端与动连接环固定,于T型杆上套设有弹簧二。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T型杆与定连接环接触的端面上固定有弹性层。
[00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阀芯上的球冠形的密封面位于一浮动密封环上,所述阀芯上具有与其同心的、圆柱形的凸台,所述浮动密封环间隙的套设于凸台上,并通过固定组件与阀芯固定,所述浮动密封环内缘与凸台间形成有调节间隙。
[00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环向均布的多个连接螺钉和与连接螺钉交错设置的多个定位销;所述浮动密封环上穿设连接螺钉的孔为大直径的阶梯光孔,与连接螺钉间具有调节间隙。
[002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阀轴与阀体密封的固定、并与阀芯通过轴套可转动的连接,于下阀轴的顶部固定有限制阀体轴向上移动的下挡板;
[0023]所述上阀轴与阀体通过轴套可转动的连接、并与阀芯固定,所述上阀轴的底部固定有限制阀体轴向下移动的上挡板。
[002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堵环封闭排污环孔时,其上端面与阀腔底面形成圆滑的弧面。
[002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阀座组件包括:
[0026]主密封圈,其截面呈梯形;及
[0027]阀座,其与阀体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阀座上与一压环配合形成与主密封圈匹配的阀槽;
[0028]所述主密封圈设于阀槽内,并通过压环压制固定,所述主密封圈的小端外露并凸出于阀座表面与密封环接触;
[0029]所述压环与阀座通过端面上的多个螺钉固定。
[003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阀座组件还包括:
[0031]垫圈,设于阀座的外端;及
[0032]弹性缓冲垫,设于垫圈与阀座之间;
[0033]所述阀体、阀座、弹性缓冲垫和阀座通过压紧螺钉连接固定。
[003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垫圈对应的阀体上开设有贯通的调节孔,于调节孔内设有能够调节阀座组件水平位置的调整螺钉,使阀座组件密封地与浮动密封环抵接。
[00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6]该偏心半球阀在阀体的底部开设有一圈排污环孔,排污环孔的截面呈锥形,在排污环孔内设有与其朝向相反的、截面呈锥形的堵环,在使用时,堵环在其重力和流体的压力
下压紧排污环孔的侧壁,实现对排污环孔的关闭,偏心半球阀可正常使用。
[0037]堵环置于排污环孔内后,于堵环的内外两侧形成有凹陷的储淤槽,流体中的污垢可沉积在储淤槽内,避免淤积被液体冲走,以保证流出液体不被污染。
[0038]在需要排污时,利用推杆与驱动环底面间楔形面的配合的结构特点,向内按压驱动推杆,可将堵环向上顶起,打开排污环孔,淤积可从堵环与排污环孔间的缝隙中排出,实现对阀腔的排污清理,保证球阀启闭力矩不变,阀门密封可靠无泄漏,也保证了流道中流体不被污染变质。
[0039]并且,通过按压环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所有推杆同步、同力的向内按压,使堵环垂直的上下移动,保证排污环孔有效的开启和关闭。
附图说明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1]图1是本偏心半球阀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是本偏心半球阀底部排污结构的示意图;
[0043]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偏心半球阀,包括:阀体(1),于阀体(1)的上部密封的盖设有阀盖(2),阀盖(2)与阀体(1)之间围构成阀腔,于阀腔内形成有横向的流道,并于阀腔的上下壁上同轴的设有上阀轴(3)和下阀轴(4),所述上阀轴(3)密封的伸出阀体(1)外并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执行器(5);阀芯(6),通过上阀轴(3)和下阀轴(4)可转动的设于阀腔内,所述阀芯(6)具有球冠形的密封面;及阀座(72)组件(7),环向密封的固定于阀体(1)出液端的台阶处;所述阀芯(6)旋转使其密封面与阀座(72)组件(7)接触密封,封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底部以下阀轴(4)为中心开设有一圈排污环孔(101),所述排污环孔(101)的断面呈大端朝上的锥形;于排污环孔(101)内活动设有堵环(102),所述堵环(102)的断面呈小端朝上的锥形,其大端的宽度大于排污环孔(101)小端的宽度,并于堵环(102)底部的内、外缘处均固定有能够与排污环孔(101)侧壁接触密封的密封圈一(103);所述排污环孔(101)的内缘和外缘向下延伸有内环挡壁和外环挡壁,于内环挡壁和外环挡壁间形成排污环腔(104);于排污环腔(104)内设有驱动环(105),所述驱动环(105)与排污环腔(104)壁间具有排污间隙,所述驱动环(105)的上端与堵环(102)固定,下端为径向朝外的楔形环面;于排污环腔(104)内环向设有若干根推杆(106),所述推杆(106)径向的内端呈与楔形环面形状匹配的楔形面,径向的外端活动的伸出排污环腔(104)外;所述推杆(106)的外端固定有弧形的按压块(108),所述按压块(108)的外壁为斜向朝下的楔形弧面,于按压块(108)内侧的推杆(106)上套设有弹簧一(107),且于排污环腔(104)内的推杆(106)上固定有用于限制推杆(106)外移脱离排污环腔(104)的挡块;偏心半球阀还包括有按压环(109),所述按压环(109)环抱于所有的按压块(108)外,其环向内壁为与按压块(108)外壁匹配的楔形环面,按压环(109)上移能够向内挤压按压块(108),所述按压环(109)与外环挡壁间弹性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半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环(109)的底水平向内延伸有动连接环(110),所述外环挡壁上具有与动连接环(110)对应的定连接环(111),于动连接环(110)的环向上活动穿设有多个T型杆(112),所述T型杆(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焕于国峰李士强冯玉柱米红娟马骉王永亮范永飞吉元鑫杜立伟乔青张桂中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