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60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容器,所述保温容器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底壁和所述外层的底壁之间以及所述内层的侧壁和所述外层的侧壁之间均形成有空腔,所述内层的侧壁顶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所述外层的侧壁顶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支撑并固定在所述第二翻边上。该保温容器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的保温容器的内层和外层通过侧壁的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内层的侧壁和外层的侧壁之间没有空腔,仅在内层的底壁和外层的底壁之间形成空腔,通过在空腔内填充保温泡棉实现保温功能。这种结构的保温容器保温效果一般。而且,市面上的保温容器受工艺限制,一般设计成圆形或者椭圆形,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0003]有鉴于此,开发一种保温效果好的保温容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容器,所述保温容器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底壁和所述外层的底壁之间以及所述内层的侧壁和所述外层的侧壁之间均形成有空腔,所述内层的侧壁顶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所述外层的侧壁顶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支撑并固定在所述第二翻边上。
[000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的侧壁和所述外层的侧壁均为多边形结构,均包括平直侧壁部和弧形侧壁部,相邻的所述平直侧壁部通过所述弧形侧壁部平滑过渡。
[000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均为闭环结构,均包括形成在所述弧形侧壁部顶缘的弧形翻边部和形成在所述平直侧壁部顶缘的平直翻边部。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翻边的外缘向顶侧翻折形成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向顶侧凸出于所述第一翻边。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翻边的顶缘先向外再向底侧再向内翻卷形成卷边。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均为不锈钢材质。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焊接固定。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的底壁上设有真空穴,通过所述真空穴对所述空腔进行抽真空。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的底壁上设有向顶侧凹陷的凹部,所述真空穴设置在所述凹部的凹陷面上,所述凹部用于容纳真空穴封材。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部包括多个子凹部,各所述子凹部自底侧向顶侧依次设置,顶侧的所述子凹部形成在与之相邻的底侧的所述子凹部的凹陷面上,所述真空穴设置在最顶侧的所述子凹部的凹陷面上。
[0014]本技术提供的保温容器,通过让内层的侧壁顶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让外层的侧壁顶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让第一翻边支撑并固定在第二翻边上,这样,可以实现:内层的底壁和外层的底壁之间以及内层的侧壁和外层的侧壁之间均形成有空腔。让内层的侧壁和外层的侧壁之间以及内层的侧壁和外层的侧壁之间均形成有空腔,可以提升
保温容器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保温容器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6]图2为图1的仰视图;
[0017]图3为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18]图4为图1的B

B向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0]10内层;
[0021]101第一翻边;
[0022]20外层;
[0023]201第二翻边,202第三翻边,203卷边,204第一子凹部,205第二子凹部,206第三子凹部,207第四子凹部,208真空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如图所示,该保温容器包括内层10和外层20。内层10和外层20均包括侧壁和底壁,侧壁为闭环结构,底壁封挡在侧壁底端。具体的,内层10和外层20均为由片状金属材料抽形而成的一体结构,抽形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整形、切边、去毛刺、翻边、卷边等工艺。具体的,内层10和外层20可以为不锈钢材质。
[0026]内层10的侧壁和外层20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空腔,内层10的底壁和外层20的底壁之间也形成有空腔。这样,保温效果比较好。
[0027]具体的,可以通过将空腔设置为真空腔来实现保温,也可以通过在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来实现保温。图示方案中,在外层20的底壁上设有真空穴208,通过该真空穴208对空腔抽真空,通过真空腔实现保温。
[0028]具体的,可以在外层20的底壁上设置向顶侧凹陷的凹部,将真空穴208设置在凹部的凹陷面上,这样可以利用凹部容纳真空穴封材,从而能够对真空穴封材起到保护作用。
[0029]凹部具体可以包括多个子凹部,各子凹部自底侧向顶侧依次设置,顶侧的子凹部形成在与之相邻的底侧的子凹部的凹陷面上,真空穴208设置在最顶侧的子凹部的凹陷面上。图示方案中,自底侧向顶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子凹部204、第二子凹部205、第三子凹部206和第四子凹部207,第二子凹部205形成在第一子凹部204的凹陷面上,第三子凹部206形成在第二子凹部205的凹陷面上,第四子凹部207形成在第三子凹部206的凹陷面上,真空穴208设置在第四子凹部207的凹陷面上。依次设置多个子凹部,能够增强外层20的底壁的结构强度。
[0030]内层10的侧壁顶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01,外层20的侧壁顶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201,第一翻边101支撑并固定在第二翻边201上。具体的,第一翻边101和第二翻边201可以焊接固定,焊接固定的可靠性比较高且可以实现密封连接。当然,实际实施中,第一翻边101和第二翻边20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比如通过密封胶粘接固定。
[0031]具体的,内层10的侧壁和外层20的侧壁均可以设置成多边形结构,使保温容器整体呈多边形。图示方案中,内层10的侧壁和外层20的侧壁均为四边形结构,均包括四个平直侧壁部和四个弧形侧壁部,相邻平直侧壁部通过弧形侧壁部平滑过渡。多边形保温容器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0032]具体的,多边形保温容器的内层10和外层20的焊接可以采用轮廓影像形状跟踪焊接工艺实现,即利用成像设备采集第一翻边101和第二翻边201的轮廓影像,将采集到的轮廓影像信息传输给自动焊接设备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轮廓影像信息计算出焊枪的轨迹,控制焊枪按照该轨迹移动,通过焊枪的移动完成焊接,焊接过程中,保温容器保持不动。这种焊接工艺报废率低且对材料的要求不高,能够保障产品成本。
[0033]具体的,第一翻边101和第二翻边201均为闭环结构,均包括形成在弧形侧壁部顶缘的弧形翻边部和形成在平直侧壁部顶缘的平直翻边部。这样,第一翻边101和第二翻边201连接好后,空腔的顶部一周均能得到可靠密封。
[0034]具体的,如图所示,第二翻边201的外缘还可以向顶侧翻折形成第三翻边202,第三翻边202向顶侧凸出于第一翻边101。第三翻边202能够对第一翻边101和第二翻边201的连接位置起到遮挡作用,从而能够保护连接位置。
[0035]具体的,如图所示,第三翻边202的顶缘可以先向外再向底侧再向内翻卷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包括内层(10)和外层(20),所述内层(10)的底壁和所述外层(20)的底壁之间以及所述内层(10)的侧壁和所述外层(20)的侧壁之间均形成有空腔,所述内层(10)的侧壁顶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01),所述外层(20)的侧壁顶缘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201),所述第一翻边(101)支撑并固定在所述第二翻边(20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0)的侧壁和所述外层(20)的侧壁均为多边形结构,均包括平直侧壁部和弧形侧壁部,相邻的所述平直侧壁部通过所述弧形侧壁部平滑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101)和所述第二翻边(201)均为闭环结构,均包括形成在所述弧形侧壁部顶缘的弧形翻边部和形成在所述平直侧壁部顶缘的平直翻边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201)的外缘向顶侧翻折形成第三翻边(202),所述第三翻边(202)向顶侧凸出于所述第一翻边(101)。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和
申请(专利权)人: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