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可调的通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30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量可调的通风道,包括筒型部件,筒型部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通风盘和第二通风盘,第一通风盘和第二通风盘的外侧壁均与筒型部件的内侧壁相贴合;第一通风盘与筒型部件转动连接,第一通风盘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通风盘相对筒型部件和第二通风盘转动;第一通风盘和第二通风盘贴合设置,第一通风盘上和第二通风盘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且第一通风盘上的通风孔与第二通风盘上的通风孔一一对应。上述方案,所述通风道利用两个通风盘的通风孔的重合度来调节通风量的大小,具体的,当室内压力超出规定值时,第一通风盘相对第二通风盘转动,增加室内与室外的通风量,以降低室内的气压值,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气压的目的。室内气压的目的。室内气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可调的通风道


[0001]本技术涉及流量调节装置
,特别是指一种流量可调的通风道。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生产的质量,防止车间内空气温湿度的波动和不均,很多加工车间需要一定的气压保持,例如纺织车间内通常应保持均匀稳定的微正压环境,但是过量的正压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气体流量可调的通风道,当车间内压力超出规定值时,增加车间与外界的通风量,以降低室内气压值;当车间内压力符合规定范围时,调节车间与外界的通风量到规定范围内。
[0003]现有的纺织车间通风器一般采用的是涡轮通风机,靠自然风压驱动风帽自动通风,这种设备排风效率高、安装简单、寿命长,但是很难保证恒定的微正压环境,并且现有设备对外界风力和室内外温差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在大风天或室内外温差大的时候,通风性能变差,空气质量变差,而且更不能保证车间的压力恒定为微正压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量可调的通风道,以解决车间内需要保持均匀稳定的微正压环境,在恶劣天气或冬天不能保证车间内气压恒定、通风量可调,进而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流量可调的通风道,包括筒型部件,所述筒型部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通风盘和第二通风盘,所述第一通风盘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通风盘的外侧壁均与所述筒型部件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通风盘与所述筒型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盘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通风盘相对所述筒型部件和所述第二通风盘转动;所述第一通风盘和所述第二通风盘贴合设置,所述第一通风盘上和所述第二通风盘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且所述第一通风盘上的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盘上的通风孔一一对应。
[0007]其中,所述通风道还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通风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通风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
[0008]其中,所述第一轴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通电线圈;所述第二轴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第二通电线圈。
[0009]其中,所述第一通风盘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内注设有磁性液体;所述第二通风盘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内注设有磁性液体。
[0010]其中,所述第一通风盘和所述第二通风盘为圆盘状结构,且所述通风孔呈多层圆周阵列。
[0011]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轴固定连接。
[0012]其中,所述流量可调的通风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控制装置和驱动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13]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通风盘的端面上。
[001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流量可调的通风道的第一通风盘可相对第二通风盘转动,从而利用两个通风盘的通风孔的重合度来调节通风量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气压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流量可调的通风道在较小通风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流量可调的通风道在最大通风量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通风盘和第一通风盘的盘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0020]1、第一通风盘;2、磁性液体;3、第二通风盘;4、压力传感器;5、控制装置;6、驱动器;7、步进电机;8、第一轴;9、第一支撑件;10、第一通电线圈;11、第二通电线圈;12、第二支撑件;13、电源;14、第二轴;15、室内侧;16、室外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2]如图1~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可调的通风道,包括筒型部件,所述筒型部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通风盘1和第二通风盘3,且所述第一通风盘1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通风盘3的外侧壁均与所述筒型部件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通风盘1与所述筒型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盘1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通风盘1相对所述筒型部件和所述第二通风盘3转动。所述第一通风盘1和所述第二通风盘3贴合设置,所述第一通风盘1上和所述第二通风盘3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且所述第一通风盘1上的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盘3上的通风孔一一对应。使用时,所述流量可调的通风道的两侧分别连通室内侧15和室外侧16,所述通风孔可以根据具体的调节范围来确定加工数量和尺寸。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盘1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轴8,所述第一轴8与所述第一通风盘1通过键连接配合,所述第二通风盘3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轴14,所述第二轴14与所述第二通风盘3通过键连接配合。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量可调的通风道还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轴8与所述第一支撑座之间通过第一支撑件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9为轴承。所述第二轴14与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通过第二支撑件12固定连接。
[0025]如图1所示的,所述第一轴8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通电线圈10,所述第二轴14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第二通电线圈11,所述第二轴14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第二通电线圈11供电的电源13。所述第一轴8和所述第二轴14在所述第一通电线圈10和所述第二通电线圈11的相互吸引力下保持紧密贴合,与其
配合的第一通风盘1和第二通风盘3也相互吸引并紧密贴合。
[0026]如图1所示的,所述第一通风盘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截面为方形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内注设有磁性液体2,以与所述第一通风盘1和所述第一轴8形成磁路,同时磁性液体2还起到润滑的作用。所述第二通风盘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截面为方形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内注设有磁性液体2,以与所述第二通风盘3和所述第二轴14形成磁路,同时磁性液体2还起到密封的作用。
[0027]具体的,所述第一通风盘1和所述第二通风盘3采用导磁材料制作,例如导磁不锈钢、超导材料等;所述第一轴8和所述第二轴14采用不导磁或弱导磁材料制作;所述磁性液体2采用黏度小又具有润滑作用的基载液制备而成,例如酯基磁性液体等。
[0028]如图3所示的,所述第一通风盘1和所述第二通风盘3为尺寸相同的圆盘状结构,所述通风孔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通风孔呈多层圆周阵列。
[0029]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步进电机7,所述步进电机7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轴8固定连接。
[0030]如图1所示的,所述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可调的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包括筒型部件,所述筒型部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通风盘和第二通风盘,所述第一通风盘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通风盘的外侧壁均与所述筒型部件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通风盘与所述筒型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盘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通风盘相对所述筒型部件和所述第二通风盘转动;所述第一通风盘和所述第二通风盘贴合设置,所述第一通风盘上和所述第二通风盘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且所述第一通风盘上的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盘上的通风孔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调的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还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通风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通风盘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可调的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通电线圈;所述第二轴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瑞参刘华刚王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