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217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先将废水通入均质箱内混合均匀并通过检测机构对其数值进行检测,向处理箱内泵入定量的降解药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同时通过第二电机传动带动搅拌杆和螺旋叶片转动,防止降解药剂在药箱内沉降,保持药剂的均匀,有效提高处理效果,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包括底座、底柱、处理箱、进水管和排水管;还包括均质箱、废水管、检测机构、水泵、抽水管、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搅拌杆、药箱、加药管、第二电机、第二转轴、螺旋叶片、第二搅拌杆、连接管、计量泵、进药管、环管和出药头,环管设置于处理箱的内部顶端并与进药管的底部连接,出药头设置于环管的底部。出药头设置于环管的底部。出药头设置于环管的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工业废水进行COD降解处理,使其更好进行排放的辅助装置,其在环保设备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使用时将COD降解剂投放至废水中对其进行处理;但现有的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对投放的降解剂的量的控制较差,废水中COD的浓度变化较大,导致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对降解剂投放量进行控制,处理效果较好的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
[0004]本技术的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包括底座、底柱、处理箱、进水管和排水管,底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底部,处理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右侧,进水管的右部自处理箱的左部上侧插入处理箱内,排水管设置于处理箱的右部下侧;还包括均质箱、废水管、检测机构、水泵、抽水管、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搅拌杆、药箱、加药管、第二电机、第二转轴、螺旋叶片、第二搅拌杆、连接管、计量泵、进药管、环管和出药头,均质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左侧,废水管设置于均质箱的顶部左侧,检测机构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左侧,检测机构的检测端自均质箱的左部向右插入均质箱内,水泵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抽水管设置于水泵的顶部左侧并向左插入均质箱内,进水管的底部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处理箱的顶部,第一转轴设置于第一电机的底部并向下插入处理箱内,第一搅拌杆固定设置于第一转轴的中部,药箱位于处理箱的顶部,加药管设置于药箱的顶部右侧,第二电机固定设置于药箱的顶部,第二转轴设置于第二电机的底部并向下插入药箱内,第二搅拌杆固定设置于第二转轴的中部,螺旋叶片固定设置于第二转轴的中部,连接管设置于药箱的底部,计量泵固定设置于处理箱的顶部并位于药箱的下方,连接管的顶部与计量泵的顶部连接,进药管设置于计量泵的输出端并向下插入处理箱内,环管设置于处理箱的内部顶端并与进药管的底部连接,出药头设置于环管的底部。
[0005]本技术的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还包括第三电机、第三转轴和搅拌框,第三电机固定设置于均质箱的顶部,第三转轴设置于第三电机的底部并向下插入均质箱内,搅拌框固定设置于第三转轴的底部。
[0006]本技术的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还包括固定管、固定杆和法兰,固定管固定设置于处理箱的顶部,固定杆固定设置于药箱的底部,固定杆的底部自固定管的顶部插入固定管内,法兰设置于连接管的中部。
[0007]本技术的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还包括螺栓,螺栓的一端自固定管的中部插入固定管内并与固定杆接触。
[0008]本技术的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还包括顶盖和密封塞,密封塞设置于顶盖的底部,密封塞的底部自加药管的顶部插入加药管内。
[0009]本技术的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还包括液位管,液位管设置于药箱的右部。
[0010]本技术的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还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固定设置于处理箱的内部底端,固定环圈套设置于环管的中部。
[0011]本技术的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还包括斜块,斜块固定设置于处理箱的内部底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先将废水通入均质箱内混合均匀,保持废水中的COD一致,并通过检测机构对其数值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水泵将均质箱内的均质水泵至处理箱内,根据检测数值经计量泵向处理箱内泵入定量的降解药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同时通过第二电机传动带动搅拌杆和螺旋叶片转动,防止降解药剂在药箱内沉降,保持药剂的均匀,且通过环管将药剂均匀加入处理箱内,有效提高处理效果,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药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1、底座;2、底柱;3、处理箱;4、进水管;5、排水管;6、均质箱;7、废水管;8、检测机构;9、水泵;10、抽水管;11、第一电机;12、第一转轴;13、第一搅拌杆;14、药箱;15、加药管;16、第二电机;17、第二转轴;18、螺旋叶片;19、第二搅拌杆;20、连接管;21、计量泵;22、进药管;23、环管;24、出药头;25、第三电机;26、第三转轴;27、搅拌框;28、固定管;29、固定杆;30、法兰;31、螺栓;32、顶盖;33、密封塞;34、液位管;35、固定环;36、斜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包括底座1、底柱2、处理箱3、进水管4和排水管5,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处理箱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右侧,进水管4的右部自处理箱3的左部上侧插入处理箱3内,排水管5设置于处理箱3的右部下侧;还包括均质箱6、废水管7、检测机构8、水泵9、抽水管10、第一电机11、第一转轴12、第一搅拌杆13、药箱14、加药管15、第二电机16、第二转轴17、螺旋叶片18、第二搅拌杆19、连接管20、计量泵21、进药管22、环管23和出药头24,均质箱6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左侧,废水管7设置于均质箱6的顶部左侧,检测机构8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左侧,检测机构8的检测端自均质箱6的左部向右插入均质箱6内,水泵9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抽水管10设置于水泵9的顶部左侧并向左插入均质箱6内,进水管4的底部与水泵9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11固定设置于处理箱3的顶部,第一转轴12设置于第一电机11的底部并向下插入处理箱3内,
第一搅拌杆13固定设置于第一转轴12的中部,药箱14位于处理箱3的顶部,加药管15设置于药箱14的顶部右侧,第二电机16固定设置于药箱14的顶部,第二转轴17设置于第二电机16的底部并向下插入药箱14内,第二搅拌杆19固定设置于第二转轴17的中部,螺旋叶片18固定设置于第二转轴17的中部,连接管20设置于药箱14的底部,计量泵21固定设置于处理箱3的顶部并位于药箱14的下方,连接管20的顶部与计量泵21的顶部连接,进药管22设置于计量泵21的输出端并向下插入处理箱3内,环管23设置于处理箱3的内部顶端并与进药管22的底部连接,出药头24设置于环管23的底部;在使用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先将废水通入均质箱内混合均匀,保持废水中的COD一致,并通过检测机构对其数值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水泵将均质箱内的均质水泵至处理箱内,根据检测数值经计量泵向处理箱内泵入定量的降解药剂对废水进行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COD降解设备,包括底座(1)、底柱(2)、处理箱(3)、进水管(4)和排水管(5),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处理箱(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右侧,进水管(4)的右部自处理箱(3)的左部上侧插入处理箱(3)内,排水管(5)设置于处理箱(3)的右部下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质箱(6)、废水管(7)、检测机构(8)、水泵(9)、抽水管(10)、第一电机(11)、第一转轴(12)、第一搅拌杆(13)、药箱(14)、加药管(15)、第二电机(16)、第二转轴(17)、螺旋叶片(18)、第二搅拌杆(19)、连接管(20)、计量泵(21)、进药管(22)、环管(23)和出药头(24),均质箱(6)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左侧,废水管(7)设置于均质箱(6)的顶部左侧,检测机构(8)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左侧,检测机构(8)的检测端自均质箱(6)的左部向右插入均质箱(6)内,水泵(9)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抽水管(10)设置于水泵(9)的顶部左侧并向左插入均质箱(6)内,进水管(4)的底部与水泵(9)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11)固定设置于处理箱(3)的顶部,第一转轴(12)设置于第一电机(11)的底部并向下插入处理箱(3)内,第一搅拌杆(13)固定设置于第一转轴(12)的中部,药箱(14)位于处理箱(3)的顶部,加药管(15)设置于药箱(14)的顶部右侧,第二电机(16)固定设置于药箱(14)的顶部,第二转轴(17)设置于第二电机(16)的底部并向下插入药箱(14)内,第二搅拌杆(19)固定设置于第二转轴(17)的中部,螺旋叶片(18)固定设置于第二转轴(17)的中部,连接管(20)设置于药箱(14)的底部,计量泵(21)固定设置于处理箱(3)的顶部并位于药箱(14)的下方,连接管(20)的顶部与计量泵(21)的顶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榕李赟泽江晓宁王晓东吴结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