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1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咖啡机,是在提供咖啡机的本体上方螺固一上壳盖,在上壳盖后方组设一排气阀单元,而上壳盖前方则套设一下压单元,一水管将排气阀单元与下压单元的上莲蓬头其入水口连通,再以转盘固定片将转盘定位于上壳盖上,另将组设完成的过滤单元其抽屉两侧突耳平移跨设在上壳盖其条槽内,继以抽屉的卡掣部将上壳定位,最后将旋钮嵌设在转盘间;依此,当咖啡包放置在过滤单元的滤杯内,旋转旋钮以带动下压单元施压于咖啡包,以防止咖啡包冲泡时水蒸气外露,再利用本体内的动力马达驱使煮沸的热开水循着排气阀单元将热开水滴落至滤杯上,并对其间的咖啡包进行滴漏式冲泡,进而达到简易操作、组卸快速、清洗方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咖啡机,主要针对咖啡包放置在过滤单元的滤杯内,旋转旋钮以带动下压单元施压于咖啡包,以防止煮沸时水蒸气外露,再利用本体内的加热装置驱使煮沸的热开水循着排气阀单元将热开水滴落至滤杯上,并对其间的咖啡包进行滴漏式冲泡,使得咖啡机在使用上十分简易方便。
技术介绍
目前业界所开发供一般大众进行煮沸冲泡的咖啡机在组体形式上极为多样化,这些不同组体形式的咖啡机是为对咖啡豆在进行研磨成粉末后,可通过咖啡机煮沸的热开水作咖啡粉末以滴漏式冲泡的实施方式。其中,如美国专利号第6,009,792号“咖啡准备装置”所揭露的技术,该咖啡机为利用开启装置的作动缘驱使闭合缘带动造形弹片施压于盖合件上,则容室为形成密闭状态,以使容室内的咖啡包进行滴漏式冲泡,另欲取出冲泡后的咖啡包时,为将作动缘的自由端上搬以带动闭合缘连同造形弹片作位移,此时盖合件一侧为形成缺口以防真空现象方便盖体作上掀取物。但是,上述的咖啡机存在着操作不是十分简易,清洗不是很方便等缺点。专利技术创造内容本技术的第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其间的咖啡包进行滴漏式冲泡时,达到简易操作、组卸快速、清洗方便的咖啡机。本技术的第二主要目的,是提供咖啡机的排气阀单元为采三通管设计,当本体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时,其水蒸气会上升往导管回流至水箱内,当加热完毕后,动力马达作动使热水往导管处流至下压单元以作咖啡包的滴漏式冲泡。本技术的第三主要目的,是在提供咖啡机的分流嘴套筒一侧可形成具弹性的单齿,并对分流嘴同分流嘴套筒的单齿侧形成齿条,以视放置在本体的承置平台上的承置器具高度作合适位移的调整,以防止高温的咖啡滴至承置器具而外溅于咖啡机四周,从而避免造成桌面不洁以及造成潜在的烫伤危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技术方案一种咖啡机,含括有组装动力马达及加热装置的本体;它还包括有上壳盖、排气阀单元、下压单元、转盘、转盘固定片、过滤单元、上壳以及旋钮;咖啡机的本体上方螺固所述上壳盖,在上壳盖后方组设所述排气阀单元,而上壳盖前方则套设所述下压单元,一水管将排气阀单元与下压单元的上莲蓬头的入水口连通,通过所述转盘固定片将所述转盘定位在上壳盖上,另将组设完成的所述过滤单元的抽屉两侧突耳平移跨设在上壳盖的条槽内,并通过抽屉的卡掣部将所述上壳定位,所述旋钮嵌设在转盘间;依此,当咖啡包放置于过滤单元的滤杯内,旋转旋钮以带动下压单元施压于咖啡包,以防止咖啡包冲泡时水蒸气外露,再利用本体内的动力马达驱使煮沸的热开水循着排气阀单元将热开水滴落至滤杯上,并对其间的咖啡包进行滴漏式冲泡,达到简易操作、组卸快速、清洗方便的功效。上述的一种咖啡机,所述排气阀单元为三通管设计,其一管与下压单元的上莲蓬头的入水口连通,一管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另一管连接设置在本体后方的一水箱。上述的一种咖啡机,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有一分流嘴套以及一筒分流嘴,所述分流嘴套一侧形成具弹性的单齿,所述分流嘴同分流嘴套筒的单齿侧形成有齿条。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咖啡机的分流嘴套筒一侧可形成具弹性的单齿,并对分流嘴同分流嘴套筒的单齿侧形成齿条,以视放置在本体的承置平台上的承置器具高度作合适位移的调整,以防止高温的咖啡滴至承置器具而外溅于咖啡机四周,从而避免造成桌面不洁以及造成潜在的烫伤危险。2、本技术咖啡机的排气阀单元为采三通管设计,当本体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时,其水蒸气会上升往导管回流至水箱内,当加热完毕后,动力马达作动使热水往导管处流至下压单元以作咖啡包的滴漏式冲泡。3、本技术还具有简易操作、组卸快速、清洗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咖啡机的构件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咖啡机的立体外观图图3a为本技术咖啡机的部份上部剖面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局部放大图图3c为图3a的俯视图图4a为本技术咖啡机的部份上部剖面动作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局部放大图图4c为图4a的俯视图图5为图3a中I的排气阀单元剖面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咖啡机放置承置器具的侧视图图7a为图6中II-II的前视剖面图图7b为图7a的局部放大图图8a、图8b为图6中III的分流嘴位移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设计的一种咖啡机,如第图1、图2所示,主要是由本体1、上壳盖2、排气阀单元3、下压单元4、转盘5、转盘固定片6、过滤单元7、上壳8、旋钮9所组成。本体1,其内部为组装有动力马达与加热装置等构件,在后方为插置一水箱11,对水箱11下方则装设有可作弹性上顶的阀体,以供水箱11取下装水时恒保关闭状态,当插置在本体1上则阀体上顶以作冷水流通入加热装置中,另在本体1前方则形成一承置平台12,临靠前方周缘层面则组设以开关单元13,沿本体1上方层面为开具通孔14。上壳盖2,其后方为突伸一支撑部21,在支撑部21前后两端各开具通孔22、23以分别连通至本体1的通孔14与水箱11的开口端15,上壳盖2前方为开具缺口24,并在缺口24周边开具等分的缺槽25,而缺槽25间则形成一承置部26,在缺槽25的交错方位则突伸一定位柱27,且沿缺口24下方两侧为形成以条槽28。排气阀单元3,其由三通管31两侧分别组设以导管32、33,在导管32、33内套合以“O”形环34、挡止块35、弹性组件36。下压单元4,其为由上莲蓬头41、莲蓬头硅胶42、下莲蓬头43所相互组设而成。其中,上莲蓬头41的造形宽幅是配合上壳盖2的缺口24与缺槽25来取决的,在等分的突伸部411朝下凹设以容纳区412,紧临各突伸部411内则形成一顺时针斜面413,在斜面413的最高点凸伸出一突粒414,上莲蓬头41的上方层面突伸一截入水口415;下莲蓬头43其下方层面为形成数只突粒,在突粒四周开具若干个小孔洞431。转盘5,其较上壳盖2的缺口24宽幅稍大,在上方层面突伸一截开具有通孔511供旋钮9的卡掣部91嵌设的抵挡部51,同时临靠外侧为形成一环凸部52以供转盘固定片6的靠合部61作跨设,另对转盘5下方层面形成有与上莲蓬头41的斜面413反方向的斜面53,在斜面53的最低点凹设以一容穴531,且在转盘5对应上莲蓬头41的入水口415的方位开具有限位槽孔54。过滤单元7,其由滤杯座71、分流嘴套筒72、分流嘴73、滤杯74、滤网75、抽屉76、抽屉把手77所组设而成。其中,滤杯座71的通孔711下方为突伸一截开具有定位槽712的定位部713,来供套设有分流嘴73的分流嘴套筒72所延伸的卡掣部721作定位结合(参考图7a、图7b),另将抽屉76与抽屉把手77以螺固组件旋锁一体,再将组设有分流嘴套筒72与分流嘴73的滤杯座71套设在抽屉76的容室761中,组设有滤网75的滤杯74依其缺口741顺势套合入滤杯座71其导引肋714。上壳8,其上方前侧开具一通孔81,在前侧末稍另开设一槽孔82。组装实施时,如图1、图3a、图3b以及图3c所示,将上壳盖2的突肋29平行插设在本体1的凹陷层面的孔穴16内,再取螺固组件将上壳盖2锁固在本体1上;临靠上壳盖2后方的支撑部21跨设以排气阀单元3,驱使三通管31插入上壳盖2的通孔22并通过水管37连通至加热装置,导管33则插入上壳盖2的通孔23;而上壳盖2前方的承置部26则套设以弹性组件261,再驱使下压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咖啡机,含括有组装动力马达及加热装置的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上壳盖、排气阀单元、下压单元、转盘、转盘固定片、过滤单元、上壳以及旋钮;    咖啡机的本体上方螺固所述上壳盖,在上壳盖后方组设所述排气阀单元,而上壳盖前方则套设所述下压单元,一水管将排气阀单元与下压单元的上莲蓬头的入水口连通,通过所述转盘固定片将所述转盘定位在上壳盖上,另将组设完成的所述过滤单元的抽屉两侧突耳平移跨设在上壳盖的条槽内,并通过抽屉的卡掣部将所述上壳定位,所述旋钮嵌设在转盘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咖啡机,含括有组装动力马达及加热装置的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上壳盖、排气阀单元、下压单元、转盘、转盘固定片、过滤单元、上壳以及旋钮;咖啡机的本体上方螺固所述上壳盖,在上壳盖后方组设所述排气阀单元,而上壳盖前方则套设所述下压单元,一水管将排气阀单元与下压单元的上莲蓬头的入水口连通,通过所述转盘固定片将所述转盘定位在上壳盖上,另将组设完成的所述过滤单元的抽屉两侧突耳平移跨设在上壳盖的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裕原
申请(专利权)人:大统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