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95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弹簧,属于卷簧技术领域,包括弹簧本体呈螺旋状分布,外钩设于所述弹簧本体的外端,固定部设于所述弹簧本体的内端,所述固定部包括弧形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及第四折弯部,所述弧形部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本体的内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及第四折弯部首尾依次连接且形成开口方向与所述弧形部方向相反的固定区,所述第四折弯部的末端与所述弹簧本体内端的内侧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固定牢固、不易脱落的优点。落的优点。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弹簧


[0001]本技术涉及卷簧
,具体为一种新型弹簧。

技术介绍

[0002]卷簧,能够在狭小的空间里持续提供较大的恢复力,能够在机械部件一次行程完成后,将部件回复原位,以准备下次行程。目前广泛应用于园林工具启动器,吸尘器等收线部件以及汽车座椅手表。
[0003]为此,相关
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5244222U提出的“一种改进式平面涡卷弹簧”,包括弹簧本体、第一耳钩、连接部及第二耳钩,虽然本技术能够增强弹簧扭力和强度的特点。
[0004]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卷簧主体中间部分与其它物体接触不牢固,容易脱落。
[0005]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弹簧,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弹簧,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弹簧,包括:
[0008]弹簧本体,其呈螺旋状分布;
[0009]外钩,其设于所述弹簧本体的外端;
[0010]固定部,其设于所述弹簧本体的内端,所述固定部包括弧形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及第四折弯部,所述弧形部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本体的内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及第四折弯部首尾依次连接且形成开口方向与所述弧形部方向相反的固定区,所述第四折弯部的末端与所述弹簧本体内端的内侧抵接。
[0011]优选的,所述弹簧本体、所述外钩及所述固定部为一体成型。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及所述第四折弯部围合形成U型槽。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三折弯部之间的夹角为130
°‑
145
°

[0014]优选的,所述弹簧本体、所述外钩及所述固定部均为带状,所述带状的厚度为0.15mm

0.5mm,所述带状的宽度为2mm

15m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弹簧本体、外钩及固定部,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第三折弯部及第四折弯部围合形成固定区,且开口方向与弧形部的方向相反,提高了弹簧的抗力,不易造成固定部与其它物体之间的脱落现象,延长了弹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光缆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施例松紧铰链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弹簧本体;2、外钩;3、固定部;31、弧形部;32、第一折弯部;33、第二折弯部;34、第三折弯部;35、第四折弯部;4、固定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弹簧,包括:
[0024]弹簧本体1,其呈螺旋状分布;
[0025]外钩2,其设于所述弹簧本体1的外端;
[0026]固定部3,其设于所述弹簧本体1的内端,所述固定部3包括弧形部31、第一折弯部32、第二折弯部33、第三折弯部34及第四折弯部35,所述弧形部31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本体1的内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部32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32、第二折弯部33、第三折弯部34及第四折弯部35首尾依次连接且形成开口方向与所述弧形部31方向相反的固定区4,所述第四折弯部35的末端与所述弹簧本体1内端的内侧抵接,本实施例中,弹簧本体1的内端设有双层内圈,固定部3位于双层内圈上。
[0027]优选的,所述弹簧本体1、所述外钩2及所述固定部3为一体成型,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使新型弹簧耐用、结实。
[0028]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部32、所述第二折弯部33、所述第三折弯部34及所述第四折弯部35围合形成U型槽。
[0029]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弯部33与所述第三折弯部34之间的夹角为130
°‑
145
°

[0030]优选的,所述弹簧本体1、所述外钩2及所述固定部3均为带状,所述带状的厚度为0.15mm

0.5mm,所述带状的宽度为2mm

15mm,带状采用不同的厚度和宽度可适应不同弹力需求。
[0031]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固定部3卡紧于转轴上,弹簧本体1绕转轴向外,当外钩2受力时,弹簧本体1拉伸的同时,弧形部31受到向弧心的力,使固定部3更卡紧于转轴上,当外钩2不受力时,在弹力的作用下,弹簧本体1恢复原状,且固定部3仍卡紧于转轴上。
[0032]综上,设置弹簧本体1、外钩2及固定部3,第一折弯部32、第二折弯部33、第三折弯部34及第四折弯部35围合形成固定区4,且开口方向与弧形部31的方向相反,提高了弹簧的
抗力,不易造成固定部3与其它物体之间的脱落现象,延长了弹簧的使用寿命。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本体(1),其呈螺旋状分布;外钩(2),其设于所述弹簧本体(1)的外端;固定部(3),其设于所述弹簧本体(1)的内端,所述固定部(3)包括弧形部(31)、第一折弯部(32)、第二折弯部(33)、第三折弯部(34)及第四折弯部(35),所述弧形部(31)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本体(1)的内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折弯部(32)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32)、第二折弯部(33)、第三折弯部(34)及第四折弯部(35)首尾依次连接且形成开口方向与所述弧形部(31)方向相反的固定区(4),所述第四折弯部(35)的末端与所述弹簧本体(1)内端的内侧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源旺兴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