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状金属板的尾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949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其能够抑制对带状体的表面的损伤并应对多种多样的线圈直径,并且即使对于厚度薄的带状体的尾端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尾端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其以非接触状态对以能够绕轴旋转的方式载置的载置于载置单元的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进行检测;传感器移动单元,其使第一检测单元移动,以使第一检测单元中的检测光的出射方向相对于直径互相不同的多个线圈状带状物分别朝向线圈状带状物的中心;以及控制单元,其使载置于所述载置单元的线圈状带状物绕所述轴旋转。带状物绕所述轴旋转。带状物绕所述轴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圈状金属板的尾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针对例如卷绕成线圈状的轧制钢带、纸等线圈状带状物的带状体的顶端检测装置及顶端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工业上在各种用途中使用的轧制钢带由于输送上的限制等理由而卷绕成线圈状,通常在外观为圆筒状的形态(以下也将其称为“线圈状带状物”)下进行输送。此外,此时,上述线圈状带状物大多由金属制等捆扎带约束以便在输送的过程中不会解开卷绕。
[0003]因此,在将线圈状带状物向工厂内输送之后,将捆扎该线圈状带状物的捆扎带切断。此时,根据构成线圈状带状物的带状体的顶端(以下也将其称为“尾端”)的位置的不同,在解开带状体的卷绕时,也有可能会导致尾端大幅翘曲。
[0004]因此,对向工厂内输送的线圈状带状物进行如下动作:首先利用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尾端,然后将捆扎该线圈状带状物的捆扎带切断。作为这样的尾端的检测装置,以往大致分为接触型和非接触型而存在。
[0005]首先,作为前者的例子,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其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尾端的检测形态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具备:助卷辊,所述助卷辊对线圈状的钢板的外周面施加推力;以及推力检测部,所述推力检测部检测该助卷辊对线圈状的钢板的外周面施加的推力,判别由该推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推力是否发生变动,从而判断为钢板的尾端部通过了助卷辊。
[0006]另一方面,作为后者的例子,已知有例如使用相机通过图像来检测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的专利文献3、使用照射非接触的检测光的光学传感器来检测上述尾端的专利文献4~6等。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69195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

150024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

147857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

111336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

227628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昭61

2531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6]然而,不限于上述的各专利文献,在当前的技术中不能说适当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在上述各方法中存在如下所述的课题。
[0017]首先,在上述专利文献1等的接触型的尾端检测方式中,由于必须与尾端进行物理
接触,因此难以实现耐久性的提高,而且根据情况的不同,也有可能对带状体的表面造成损伤。
[0018]相对于此,在包括专利文献3~6在内的非接触型的尾端检测方式中,虽然消除了对带状体的表面的损伤,但对于具有各种外径(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也称为“线圈直径”)的线圈状带状物难以提高检测精度,也没有有关这样的课题的启示。
[0019]特别是近年来,极薄板的线圈状带状物等也在增加,除了提高针对具有各种外径的线圈状带状物的检测精度之外,即使是厚度相当薄的带状体(例如厚度为零点几mm左右),也必须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尾端。
[0020]这样,在现有的技术中,具有耐久性存在缺点并且也有可能对带状体的表面造成损伤、未意图应对多种多样的线圈直径、而且也难以应对厚度薄的带状体这样的各种课题,尚有较大的改善余地。
[002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的一例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其能够抑制对带状体的表面的损伤并应对多种多样的线圈直径,并且即使对于厚度薄的带状体的尾端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尾端的检测。
[0022]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2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检测装置是(1)对输送到载置单元上的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外侧端部)进行检测的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以非接触状态对利用所述载置单元绕轴旋转的所述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进行检测;传感器移动单元,在将直径互相不同的多个线圈状带状物分别载置于所述载置单元的情况下,所述传感器移动单元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沿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中的检测光的出射方向在所述尾端的检测时朝向各个所述线圈状带状物的中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进行使载置于所述载置单元的线圈状带状物绕所述轴旋转的控制。
[0024]此外,在上述(1)记载的尾端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2)所述传感器移动单元具有:框架,所述框架具备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移动轨迹平行地延伸的倾斜部;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载置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并设置于所述倾斜部;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升降台沿着所述倾斜部移动。
[0025]另外,在上述(2)记载的尾端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3)所述驱动机构是滚珠丝杠机构、气缸及液压缸中的任一个。
[0026]另外,在上述(1)记载的尾端检测装置中,也可以是,(4)所述传感器移动单元是保持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并相对于所述线圈状带状物接近或分离的机械手。
[0027]另外,在上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尾端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5)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利用所述传感器移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一起移动来测量所述线圈状带状物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距离,所述传感器移动单元基于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停止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移动。
[0028]另外,在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尾端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6)还具备退避机构,所述退避机构在将所述线圈状带状物从所述载置单元搬出时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从所述线圈状带状物的搬出路径退避。
[0029]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检测方法
是对带状体卷绕成线圈状的线圈状带状物中的尾端进行检测的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置步骤,在所述载置步骤中将所述线圈状带状物以能够绕轴旋转的方式载置于载置单元上;移动步骤,在所述移动步骤中使第一检测单元向接近所述线圈状带状物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以非接触状态对载置于所述载置部的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进行检测;检测步骤,在所述检测步骤中一边经由所述载置单元使所述线圈状带状物旋转,一边利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尾端;以及再次旋转步骤,在所述再次旋转步骤中基于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使所述线圈状带状物再次旋转,在所述移动步骤中,在将直径互相不同的线圈状带状物分别载置于所述载置单元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沿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中的检测光的出射方向在所述尾端的检测时朝向各个所述线圈状带状物的中心。
[0030]专利技术效果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以非接触方式检测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因此首先能够提高检测装置的耐久性,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检测装置,所述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检测装置对输送到载置单元上的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测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以非接触状态对利用所述载置单元绕轴旋转的所述线圈状带状物的尾端进行检测;传感器移动单元,在将直径互相不同的多个线圈状带状物分别载置于所述载置单元的情况下,所述传感器移动单元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沿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中的检测光的出射方向在所述尾端的检测时朝向各个所述线圈状带状物的中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进行使载置于所述载置单元的线圈状带状物绕所述轴旋转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移动单元具有:框架,所述框架具备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移动轨迹平行地延伸的倾斜部;升降台,所述升降台载置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并设置于所述倾斜部;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升降台沿着所述倾斜部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是滚珠丝杠机构、气缸及液压缸中的任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移动单元是保持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并相对于所述线圈状带状物接近或分离的机械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利用所述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山聪德本贵纪
申请(专利权)人:钢钣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