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929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过滤器,其包括壳体、导流盘、精滤筒、集污环、排污阀、螺柱及配对法兰;壳体为管筒状,两端分别通过配对法兰与管道对接,在靠近下游端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卡住精滤筒的一圈台沿,精滤筒为圆锥台状的管筒,其以小截面位于上游的方式同轴地安装于壳体内,其大截面的端部卡坐在台沿上,导流盘包括圆盘和螺旋状叶片,螺柱在中轴线的位置穿过导流盘和精滤筒,两端分别安装在支撑板上,两块支撑板呈长条状,分别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集污环为圆环状,直径大于精滤筒大截面的直径,小于壳体的内径,其以环套所述精滤筒的方式固定在台沿上,在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排污通道,排污阀安装在排污通道的排污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滤效率高,滤芯使用寿命长。滤芯使用寿命长。滤芯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气管路在焊接施工后,残留有大量黏结在焊缝上的焊瘤,在管道施工后的吹扫中,不一定会完全脱落;同时,随着风洞建造年限的延长,碳钢系统管道内部存在锈蚀现象,锈蚀随着气流剥落的杂质广泛存在于管路中;而且在空气中也有存在颗粒污染物。这些颗粒撞击到系统内的切断阀或换向阀时,会使阀芯表面遭受冲击造成阀芯表面出现点蚀等疲劳破坏,从而造成切断阀和换向阀的失效,使得切断阀和换向阀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因此需要在高压气管路上增加过滤器。
[0003]目前市场上的过滤器多是通过其滤网对污染物过滤,这种过滤方式可以满足传统气体管路系统使用,但是由于风洞试验气流量较大,流速较快,其中颗粒直径较大的污染物随气流运动具有较高的动能,当这些具有较高动能的颗粒撞击到过滤网时,极易造成滤网损坏,污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空气导流过滤技术,在过滤器滤芯前端增加导流装置,在高压气流通过过滤器滤芯前,通过导流装置对夹杂有焊瘤等异物的高压气流进行导流并分离出大颗粒物,避免直接冲击滤芯精滤网,提高过滤效率,增加滤芯使用寿命。
[0005]本技术的高压过滤器包括壳体、导流盘、精滤筒、集污环、排污阀、螺柱及配对法兰;所述壳体为管筒状,两端分别能够通过所述配对法兰同轴地与管道对接,形成流体通道,在靠近下游端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卡住所述精滤筒的一圈台沿,所述精滤筒为圆锥台状的管筒,其以小截面位于上游的方式同轴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其大截面的端部卡坐在所述台沿上,所述导流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精滤筒小截面的圆盘和延伸至所述壳体内壁的螺旋状叶片,所述螺柱用于固定所述导流盘和所述精滤筒,其在中轴线的位置穿过所述导流盘和所述精滤筒,两端分别安装在支撑板上,两块支撑板呈长条状,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集污环为圆环状,直径大于所述精滤筒大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其以环套所述精滤筒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台沿上,在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阀安装在所述排污通道的排污口上。
[0006]优选所述壳体内径稍大于管道直径,所述台沿圈出的内径与管道直径相同。
[0007]优选所述精滤筒安装在壳体内的螺柱上和所述导流盘采用螺母安装固定在所述螺柱上。
[0008]优选所述壳体采用16MnⅢ材料制成。
[0009]优选所述精滤筒采用304材料制成框架,并在框架外裹上采用不锈钢纤维烧结毡而成得滤网。
[0010]优选所述导流盘的圆盘底部为益于导流的锥台形。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12]1、本技术采用空气导流过滤技术,在过滤器滤芯前端增加导流装置,在高压气流通过过滤器滤芯前,通过导流装置对夹杂有焊瘤等异物的高压气流进行导流并分离出大颗粒物,避免直接冲击滤芯精滤网,提高过滤效率,增加滤芯使用寿命;
[0013]2、本技术的精滤筒滤网采用不锈钢纤维烧结毡,其纳污量大,使用周期长,由于孔隙率高、渗透率优良,相对压力损失较小,流阻上升较慢;
[0014]3、本技术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排污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排放污染物,避免因污染物过多,造成过滤器堵塞。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过滤器的剖面图。
[0016]符号说明:
[0017]1‑
壳体,2

导流盘,3

精滤筒,4

集污环,5

排污阀,6

螺柱,7

配对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本技术的过滤器适用于高压、大流量,流速较快的气体管道。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过滤器,包括:壳体1、导流盘2、精滤筒3、集污环4、排污阀5、螺柱6及配对法兰7,壳体1作为过滤器的壳体,用于安装导流盘2、精滤筒3、集污环4、排污阀5、螺柱6及配对法兰7。
[0021]具体的,壳体1为管筒状,两端分别能够通过配对法兰7同轴地与管道对接,形成流体通道,在靠近下游端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卡住精滤筒3的一圈台沿。壳体1内径稍大于管道直径,所述台沿圈出的内径与管道直径相同。所述螺柱6在中轴线的位置穿过导流盘2和精滤筒3,其两端分别焊接在壳体1内的支撑板上;两块支撑板呈长条状,分别固定在壳体的内壁1上。螺柱6所述精滤筒3安装在的螺柱6上,采用螺母固定;所述导流盘2通过螺柱6安装在精滤筒3上,采用螺母固定,导流盘2包括用于封堵精滤筒3小截面的圆盘和延伸至壳体1内壁的螺旋状叶片,导流盘2的圆盘底部为益于导流的锥台形。导流盘2用于对气体导流并分离出大颗粒物;精滤筒3为圆锥台状的管筒,其以小截面位于上游的方式同轴地安装于壳体1内,其大截面的端部卡坐在所述台沿上,集污环4为圆环状,直径大于精滤筒3大截面的直径,小于壳体1的内径,其以环套精滤筒3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台沿上,用于对污染物进行收集;在壳体1的下部设置有排污通道,排污阀6安装在所述排污通道的排污口上。
[0022]壳体1由16MnⅢ制成。
[0023]精滤筒3采用304材料制成框架,并裹上采用不锈钢纤维烧结毡滤网。
[0024]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流盘、精滤筒、集污环、排污阀、螺柱及配对法兰;所述壳体为管筒状,两端分别能够通过所述配对法兰同轴地与管道对接,形成流体通道,在靠近下游端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卡住所述精滤筒的一圈台沿,所述精滤筒为圆锥台状的管筒,其以小截面位于上游的方式同轴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其大截面的端部卡坐在所述台沿上,所述导流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精滤筒小截面的圆盘和延伸至所述壳体内壁的螺旋状叶片,所述螺柱用于固定所述导流盘和所述精滤筒,其在中轴线的位置穿过所述导流盘和所述精滤筒,两端分别安装在支撑板上,两块支撑板呈长条状,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集污环为圆环状,直径大于所述精滤筒大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飞乔辉姜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