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谐振干扰控制模块的显示装置及该控制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911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防谐振干扰控制模块的显示装置,用以探测并消除显示扫描频率与其内部光源产生的谐振频率范围,显示装置包含至少一光源以及一光源调控模块,光源调控模块电连接光源,并通过光源调控模块所具有的一脉宽调变控制器产生脉冲调控光源的明暗度,其特征在于:显示装置还包含一防谐振干扰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包括一用以探测显示扫描频率的探测电路、及多组由探测电路控制的调控电路,各调控电路分别电连接至脉宽调变控制器,分别用以控制脉宽调变控制器不输出一组预定频率的断续脉冲,借此,使脉宽调变控制器所输出的断续脉冲频率不等于该显示扫描频率的整数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谐振干扰控制模块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可说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电器用品,使得传统CRT显示器遭遇新的显示技术的全面挑战,不论是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或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均挟着轻、薄、短、小、发热量与耗电低,及无辐射伤害的优点,大幅抢占消费性资讯市场。其中又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技术进展迅速,并以实际的量产业绩,宣示高品质显示器的时代已经来临,无论从小尺寸的彩色手机到大尺寸的电视,均可发现液晶显示器已成为本世纪的重大变革。液晶显示器主要结构主要可分为面板与背光模块(Back LightingSource Module)两大部分,其中的面板制程包括导电玻璃、液晶、配向膜、彩色滤光片、偏光片,及驱动控制器等元件,而背光模块则包含冷阴极光源、导光板、各式各样的光学薄膜等元件,另外,光源调控模块(Inverter)则是供应背光模块的电源,以其所产生的脉冲来驱动冷阴极光源。在调整液晶显示器的明暗对比时,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一般是调节供电灯管的电源脉冲101振幅a大小;实际测量时,若对应调节的最大及最小振幅,则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值约在250cd/m2至180cd/m2之间,因此亮度值可调整的幅度受到相当限制。配合图2、3所示,说明一种在突发模式(Burst Mode)运作的调节液晶显示器明暗对比的方式,其部件也与一般液晶显示器的光源调控模块3相同,配合有多个光源34,光源调控模块3具有一电源电路30、一控制单元31、一变压单元32及一反馈单元33,本例中,图示的光源34是以两支灯管表示;至于电源电路30、变压单元32及反馈单元33与一般液晶显示器的光源调控模块3作用相同,所以不再予以赘述。这里将突发模式与现有技术的光源调控模块运作方式不同处说明如下设定光源调控模块3输出的电源振幅已经降至最小,此时将选择控制单元31以突发模式输出,并于控制单元31输入可调节脉宽长度的方波信号301,接着再经过变压单元32、反馈单元33至光源34;使该方波信号301将供电给该灯管的电源截断为断续输出,由于将这种断续周期D控制在人眼的视觉暂留范围内,使得观察者完全无法查知该灯管曾经瞬间全暗,并随后重新复明。此种突发模式中,控制信号201的脉宽长度d,即灯管在最低亮度下的发光时段,而断续周期D减去发光时段d后,即为中止发光时段;如此调控灯管发光时段d与中止发光时段的长度比例,便足以降低观察者肉眼认定液晶显示器的最暗程度,扩大最亮和最暗状况的明暗比例差距。实际测量时,液晶显示器的最高与最低亮度值显示可由约250cd/m2至50cd/m2,与单独调节振幅方式相比较,大幅提升其明暗对比度。然而,若在调节控制信号201的过程中,内部光源的断续频率恰为显示扫描频率的整数倍频,则会产生谐振,并由于两种频率都会有一定漂移,则每一幅画面将有部分像素随光源的断续显示而较其他像素稍暗;至下一幅画面时,此较暗区域将稍微移动至相邻像素位置,在液晶显示器的屏幕上便会产生一般称为水波纹(Mura)的现象。尤其各家显示卡的显示频率各自不同,单以目前较常见者即有56、60、72、75或85赫兹等,而综合所有上述可能频率及其倍频,将会发现上述断续周期D的倒数(即频率)必须避免为56、60、72、75、85、112、120、144、150、168、170、180、216、225、240、255、288、300...Hz等频率,由于要回避的频率太多,如何给灯管断续供电,即成为难解的问题,也因此限制住此种具有较佳明暗对比的突发模式调节方式的实际使用。同样问题也会出现在例如液晶投影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避免调节至显示扫描的整数倍频率时在屏幕上产生水波纹干扰现象,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即将从光源的供电断续频率中消除所测得显示扫描频率的可能谐振频率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明暗对比度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降低水波纹效应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具有防谐振干扰功能的控制模块。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谐振干扰控制模块的显示装置,是供接收及显示具有某显示扫描频率的影像信号,并包含一内部光源、及一电连接到该内部光源的光源调控模块,且该光源调控模块包括一脉宽调变控制器,供产生控制该内部光源启闭的一断续脉冲,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一防谐振干扰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包括一用以探测该显示扫描频率的探测电路、及多组受该探测电路控制的调控电路,各调控电路分别电连接至该脉宽调变控制器,分别用以控制该脉宽调变控制器排除输出一组预定频率的断续脉冲,借此,使该脉宽调变控制器所输出的断续脉冲频率不等于该显示扫描频率的整数倍。由于断续脉冲的频率已经避开上述显示扫描频率,即可消除光源与信号的谐振。因此,显示装置可以借由光源的断续发光,降低实际最低亮度,使高低亮度间的明暗比获得提升;相反地,排除谐振所产生的水波纹效应,由此解决以往的问题。附图简述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一波形图,说明一般以控制脉冲的振幅a的大小对应调整液晶显示器的明暗对比。图2是一波形图,说明在突发模式工作下,以控制脉宽长度d调节液晶显示器明暗对比的方式。图3是一电路框图,说明一般液晶显示器的光源调控模块,其中配合设置有多个光源。图4是一电路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谐振干扰控制模块的显示装置。图5是一电路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防谐振干扰控制模块。专利技术详述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有关本专利技术前述的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将清楚地呈现。如图4、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防谐振干扰功能的显示装置1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为一包含有多个灯管9及一液晶面板5的液晶显示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处例释的液晶显示器也可以是其它显示影像画面的显示设备、投影机或背投影显示器等。除了作为光源的灯管9及液晶面板5外,显示装置10还包含与灯管9耦合的一光源调控模块8,光源调控模块8中具有一脉宽调变控制器80、一电源电路81、一逆变器83、一变压器84及一反馈单元85等元件,其中,脉宽调变控制器80是受电源电路81的致能、并依照断续频率,产生符合突发模式的脉冲信号801而致能及调控灯管9的亮暗。脉宽调变控制器80具有控制端802,通常为输出管脚,而随控制端802的电位变化可令脉宽调变控制器80的输出介于不同频率范围之间的脉冲信号801。至于逆变器83、变压器84及反馈单元85等元件的作用原理因为已为众所周知,且非本专利技术重点,所以不赘述。由于脉宽调变控制器80能随控制端802的电位调整而输出介于不同频率范围之间的脉冲信号801,因此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具有一控制模块82,用来探测显示扫描频率并对应显示扫描频率的数值来调整控制端802的电位变化。本案的控制模块82具有一探测电路60及多组电连接探测电路60的调控电路61、62、63(指开关电路)。本优选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2是以模块化方式设置在光源调控模块8中,当然也可直接在显示装置10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上布线。由于本优选实施例是以个人电脑传输影像资料给液晶显示器为例,电脑主机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谐振干扰控制模块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接收及显示一具有某显示扫描频率的影像信号,并包含一内部光源、及一电连接该内部光源的光源调控模块,且该光源调控模块包括一脉宽调变控制器,用于产生控制该内部光源启闭的一断续脉冲,其特征在于:   该显示装置还包含一防谐振干扰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包括一用以探测该显示扫描频率的探测电路、及多组受该探测电路控制的调控电路,各调控电路分别电连接至该脉宽调变控制器,分别用以控制该脉宽调变控制器不输出一组预定频率的断续脉冲,借此,使该脉宽调变控制器所输出的断续脉冲频率不等于该显示扫描频率的整数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明翁伯敏
申请(专利权)人:瑞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