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92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4
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包括,束缚带、压力感应片和压力数显屏,是止血帽的外围圈。束缚带的顶部左右区域分别附设限位式自动排气阀和气体触发报警装置,并分别向内延伸入气囊内,有利于排气或充气。束缚带的内表面向内连接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远离束缚带的内面固定有止血棉垫。充气气囊的顶部中央是圆形闭合环,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十秒左右即完成头部出血的整体包扎而且达到有效治疗压力区间,止血棉垫已在止血帽内铺垫完成,紧急使用时不需临时准备,且这样的救护操作可由清醒的伤员自己将止血帽佩带上瞬间完成、确切止血,实现战伤等复杂环境的第一时间自救,从而实现了头部包扎止血的快速性、自救的方便性,挽救更多的生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

技术介绍

[0002]头部出血在战争、自然灾害、车祸、工伤等环境比较常见,且因为头皮内毛细血管十分丰富,还密布着小动脉和小静脉,出血量通常比较多;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确切止血,就有失血过多、失血性休克的可能,可加重病情甚至导致伤亡我国在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曾采用三角巾包扎头部来止血,此法比较繁琐、费时,目前临床基本不用;现在常用纱布和绷带环绕头部包扎,再用带网眼的弹力帽反向兜住,而临床用的一些带网眼的弹力帽张力普遍不高,这样的包扎常达不到有效的止血压力,而且包扎在头发上容易滑向一边、伤口还会渗血,包扎耗时大约2

5分钟,不适合战场紧急救护及日常急救中争分夺秒的需要而且目前所有的包扎止血全凭操作者的手感,没有有效的止血压力值的概念,也就不存在精准治疗,同时这样的头部止血包扎目前只能由他人来帮助完成,无法实现伤员的自救,具有局限性所以在战地救护、医疗急救或自救时需要一款操作简便、迅速、包扎压力可靠、压力可知且可以自救的人工智能的一体式止血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以在十秒左右即完成头部的整体包扎而且压力可达到治疗区间,且这样的操作可由清醒的伤员自己迅速完成,实现战伤等复杂环境的紧急自救从而实现头部包扎止血的快速性、准确性、有效性、自救的方便性,提供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可以减少伤亡,挽救更多的生命。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其包括:束缚带、压力感应片和压力数显屏,所述束缚带的一侧表面设置限位式自动排气阀,所述限位式自动排气阀与束缚带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式自动排气阀的内部设有活动机构,所述束缚带的另一侧表面设有气体触发报警装置,所述限位式自动排气阀与气体触发报警装置分别向内延伸入充气气囊内,所述束缚带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顶部设有圆形闭合环,所述充气气囊远离束缚带的内表面固定有止血棉垫,所述止血棉垫的底部四周设有加厚棉垫条,所述束缚带在中部向下延伸有Y型帽带,两个所述Y 型帽带的下端均连接有条状帽带,所述条状帽带远离Y型帽带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下巴扣和调节扣,所述调节扣的一端外露有帽带尾端。
[0005]优选的,所述气体触发报警装置的侧面设有气罐触发旋钮,触发旋钮的临近面设有小型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气体触发报警装置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数显屏及报警灯位于气体触发报警装置的表面,所述气体触发报警装置靠近充气气囊的一面向气囊内延伸有出气口,所述压力感应片固定于出气口的旁侧,所述出气口和充气气囊之间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压力感应片连有感应连接线,感应连接线自出气口连接管内引出气囊,并接入到气体触发报警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式自动排气阀内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由密封圈、塑料中位杆和弹簧组成,密封圈分成上方的硅胶圈和下方的塑胶圈,两者借助贴膜结合为整体所述中位杆环绕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呈游离状态,所述弹簧的上端覆盖有密封圈,其下方塑胶圈的底面与弹簧通过弹簧固定孔连接,所述弹簧被中位杆限位在纵向位置;所述限位式自动排气阀的外周由下方的U形外壳及上方的内壳嵌插密封而成,内壳的上口处有齿状突,可增加接口管路的气密性;弹簧在初始状态下设置于一定的压缩位,内壳的侧壁卡压于密封圈上表面,增加密合性;所述U型外壳的一侧设有排气孔,在初始状态下排气孔位于密封圈水平不外露,也不漏气。
[0007]优选的,所述充气气囊的一端设有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通过弯头气嘴与充气气囊固定连接,所述进气软管远离充气气囊的一端设有补气装置,所述补气装置与进气软管固定连接,所述补气装置可以是单向吹气阀,也可以是充气球阀,可以在气囊内压力不足或需要增加气囊内压力时完成补气。
[0008]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需要紧急救护时,打开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的包装并佩戴于头部,旋转位于束缚带表面的触发旋钮,储气罐的封口被迅速击破,高压气体瞬间进入气囊内,压力感应片可实时感应气囊内压力并动态显示压力数显屏,当超过设定的压力域值会出现不同的高压或低压报警声当气囊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出现高压报警声,并自动触发排气阀放气减压,直至压力降低到安全域值范围内,报警停止;反之,如果气囊内的压力低于设定值时,会产生低压报警声,此时伤员或操作者可辨别低压报警声,同时借助补气装置完成补气增压,直至高于低压报警阈值,低压报警声停止,报警灯停止闪烁此时气囊内的压力处于有效治疗压力范围,产生止血效应,内衬的棉垫层紧压并保护伤口,出血停止,周缘的加厚棉垫条可防止原有的出血外溢。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的气体触发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的限位式自动排气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的弯头气嘴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
[0014]1、束缚带;2、充气气囊;3、止血棉垫;4、气罐触发旋钮;5、储气罐;6、压力感应片;7、压力数显屏;8、感应连接线;9、报警灯;10、出气口;11、进气软管;12、补气装置;13、Y型帽带;14、条状帽带;15、下巴扣;16、调节扣;17、帽带尾端;18、限位式自动排气阀;19、闭合环;20、加厚棉垫条;21、密封圈;22、排气孔; 23、中位杆;24、弹簧;25、硅胶圈;26、塑胶圈;27、U形外壳; 28、内壳;29、弯头气嘴;30、活动机构;31、气体触发报警装置; 32、弹簧固定孔;33、齿状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的重要性。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请结合参阅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束缚带(1)、压力感应片(6)和压力数显屏(7),所述束缚带(1)的一侧表面设置限位式自动排气阀(18,),所述限位式自动排气阀(18)与束缚带(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式自动排气阀(18)的内部设有活动机构(30),所述束缚带(1)的另一侧表面上设有气体触发报警装置(31),并分别向内延伸入充气气囊(2)内,所述束缚带(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2),所述充气气囊(2)的顶部设有圆形闭合环(19),所述充气气囊(2)远离束缚带(1)的内表面固定有止血棉垫(3),所述止血棉垫(3)的底部四周设有加厚棉垫条(20),所述束缚带(1)的中部向下延伸有Y型帽带(13),两个所述Y型帽带(13)的下端均连接有条状帽带(14),所述条状帽带(14)远离Y型帽带(1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下巴扣(15)和调节扣(16),所述调节扣(16)的一端外露有帽带尾端(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快速自救式止血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触发报警装置(31)的侧面设有气罐触发旋钮(4),气罐触发旋钮(4)的临近面设有小型储气罐(5),所述小型储气罐(5)与气体触发报警装置(3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数显屏(7)及报警灯(9)位于气体触发报警装置(31)的表面,所述气体触发报警装置(31)靠近充气气囊(2)的一面向气囊内延伸有出气口(10),所述压力感应片(6)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辉郭素辉陈泊铨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仁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