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腕带及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85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2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织腕带及穿戴设备,编织腕带包括:带身,由编织组织形成;生耳套筒,包括罗纹起始端和罗纹终止端,罗纹终止端与带身连接,罗纹起始端与罗纹终止端为在纵向上相反的两个端部,纵向为带身的延伸方向;罗纹终止端和罗纹起始端分别由罗纹组织形成,生耳套筒其余的部分由平针组织形成。本申请的腕带中的生耳套筒是一体化编织而成,无需将带身使用缝线或者激光焊接形成生耳套筒,或者使用胶膜的辅助作用来形成生耳套筒。筒。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腕带及穿戴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织腕带及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穿戴设备,例如,手表、手环等。穿戴设备一般通过腕带佩戴在用户的腕部或手臂。编织腕带兼具亲肤柔软、舒适透气、设计时尚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以手表为例说明,编织腕带的主体部分为织带,织带经过加工后才能与穿戴设备主体(例如表体)连接,连接方式分为无生耳式与有生耳式。
[0003]对于无生耳式连接方式,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塑胶或金属头粒将织带包裹后通过侧滑与表体连接,头粒作为生耳套筒可以隐藏于表体,只有织带外露。
[0004]对于有生耳式连接方式,又可以分为头粒连接和非头粒连接。
[0005]头粒连接通过一定工艺将织带与塑胶或金属头粒结合后再与表体连接,此时头粒结构充当生耳套筒。但头粒部件的引入增加了表带的工艺和成本,同时头粒的存在也会影响手表整体的美观性。
[0006]而无头粒连接需要将织带作为生耳套筒,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织带对折后以胶膜贴合形成生耳套筒,之后穿入生耳再与表体连接。但胶膜的引入使得表带变硬、透气性变差,贴胶处也有开裂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织腕带,腕带中的生耳套筒是一体化编织而成。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织腕带,包括:带身,由编织组织形成;生耳套筒,包括罗纹起始端和罗纹终止端,罗纹终止端与带身连接,罗纹起始端与罗纹终止端为在纵向上相反的两个端部,纵向为带身的延伸方向;罗纹终止端和罗纹起始端分别由罗纹组织形成,生耳套筒其余的部分由平针组织形成。
[0010]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腕带中的生耳套筒是一体化编织而成。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将带身使用缝线或者激光焊接形成生耳套筒,或者使用胶膜的辅助作用来形成生耳套筒。继而,避免了额外部件和复杂工艺的运用,腕带一体化程度高,连接稳定,用户佩戴美观、十分舒适。
[0011]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生耳套筒的平针组织包括正面平针组织和反面平针组织,罗纹终止端的罗纹组织和罗纹起始端的罗纹组织均为双罗纹组织;
[0012]双罗纹组织由两条织线织成上下两行,每条织线包括相接的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一条织线中的正反面线圈与另外一条织线中的反正面线圈在两行的上下位置上分别对应,其中上行的正面线圈由两条织线的正面线圈在同一平面的行向上相邻排列,其中下行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由两条织线的反面线圈在与同一平面平行的另一平面的行向上相邻排列;
[0013]正面平针组织的与罗纹起始端的双罗纹组织相接的起始行中上行的正面平针线圈与罗纹起始端中上行的正面线圈在纵向上位置相对应、在一行中数量一致,且起始行中每一个正面平针线圈与相对应的正面线圈交叉编织;
[0014]反面平针组织的与罗纹起始端的双罗纹组织相接的起始行中下行的反面平针线圈与罗纹起始端中下行的反面线圈在纵向上位置相对应、在一行中数量一致,且起始行中每一个反面平针线圈与相对应的反面线圈交叉编织;
[0015]正面平针组织的与罗纹终止端的双罗纹组织相接的终止行中上行的正面平针线圈与罗纹终止端中上行的正面线圈的位置在纵向上相对应、在一行中数量一致,且终止行中每一个正面平针线圈与相对应的正面线圈交叉编织;
[0016]反面平针组织的与罗纹终止端的双罗纹组织相接的终止行中下行的反面平针线圈与罗纹终止端中下行的反面线圈的位置在纵向上相对应、在一行中数量一致,且起始行中每一个反面平针线圈与相对应的反面线圈交叉编织。
[0017]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其中一条织线的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与另一条织线的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行向交替相邻排列,其中一条织线的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与另一条织线的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行向交替相邻排列。
[0018]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平针组织由纬编针织工艺形成,罗纹组织由纬编针织工艺形成。
[0019]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带身的编织组织包括平针组织或斜纹组织。
[0020]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带身的编织组织与罗纹组织交叉编织。
[0021]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带身和生耳套筒一体编织成型,罗纹起始端的罗纹组织作为生耳套筒的编织起始点,罗纹终止端的罗纹组织作为生耳套筒的编织终点以及带身的编织起始点。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包括:穿戴设备本体,设有生耳;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编织腕带,生耳插设于生耳套筒中,以实现穿戴设备本体与编织腕带的连接。
[0023]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穿戴设备本体为表体,编织腕带为表带。即穿戴设备是手表。
附图说明
[0024]图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手表的侧视图一;
[0025]图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手表的侧视图二;
[0026]图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7]图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8]图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手表的长腕带的侧视图;
[0029]图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长腕带的生耳套筒的立体图一;
[0030]图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长腕带的生耳套筒的立体图二;
[0031]图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长腕带的生耳套筒的侧视图;
[0032]图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长腕带的生耳套筒的俯视图;
[0033]图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长腕带的编织示意图;
[0034]图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生耳套筒的织物组织图;
[0035]图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带身的织物组织图一;
[0036]图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带身的织物组织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织腕带,编织腕带的带身和生耳套筒是一体编织成型,解决了现有编织腕带头部连接结构复杂、不稳定的问题。
[0038]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9]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1的结构示意图。穿戴设备1可以是手表、手环等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穿戴设备1是以手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手表包括表体10(即穿戴设备本体)以及分别连接在表体10上的短腕带30a和长腕带30,短腕带30a和长腕带30分别沿纵向(图1中X方向所示)延伸。其中,参考图3,短腕带30a和长腕带30上分别设有生耳套筒32,短腕带30a和长腕带30的生耳套筒32内分别插设有生耳20,以实现表体10分别与短腕带30a和长腕带30的连接。此外,短腕带30a上一般设置有表扣(图未示出),长腕带30上一般设置有多个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身,由编织组织形成;生耳套筒,包括罗纹起始端和罗纹终止端,所述罗纹终止端与所述带身连接,所述罗纹起始端与所述罗纹终止端为在纵向上相反的两个端部,所述纵向为所述带身的延伸方向;所述罗纹终止端和所述罗纹起始端分别由罗纹组织形成,生耳套筒其余的部分由平针组织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耳套筒的平针组织包括正面平针组织和反面平针组织,所述罗纹终止端的罗纹组织和所述罗纹起始端的罗纹组织均为双罗纹组织;所述双罗纹组织由两条织线织成上下两行,每条织线包括相接的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一条织线中的正反面线圈与另外一条织线中的反正面线圈在两行的上下位置上分别对应,其中上行的正面线圈由两条织线的正面线圈在同一平面的行向上相邻排列,其中下行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由两条织线的反面线圈在与同一平面平行的另一平面的行向上相邻排列;所述正面平针组织的与所述罗纹起始端的双罗纹组织相接的起始行中上行的正面平针线圈与所述罗纹起始端中上行的正面线圈在纵向上位置相对应、在一行中数量一致,且起始行中每一个正面平针线圈与相对应的正面线圈交叉编织;所述反面平针组织的与所述罗纹起始端的双罗纹组织相接的起始行中下行的反面平针线圈与所述罗纹起始端中下行的反面线圈在纵向上位置相对应、在一行中数量一致,且起始行中每一个反面平针线圈与相对应的反面线圈交叉编织;所述正面平针组织的与所述罗纹终止端的双罗纹组织相接的终止行中上行的正面平针线圈与所述罗纹终止端中上行的正面线圈的位置在纵向上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杰程天宇陈佳伟何奕松陈彦洁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