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84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设备,包括机架、净化箱和培养箱,所述培养箱顶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机架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输氧机和物料箱,所述输氧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底端延伸至培养箱内腔顶部,且所述输氧管底端固定安装有输氧喷头,所述物料箱底端固定连接有物料管,所述培养箱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少量的微生物制剂培植出大量的微生物活菌投入到水体中,节约了物料成本,且对水体补给了充足的氧气,从而避免微生物活菌的消灭,且可对水体进行净化。行净化。行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菌体培殖
,具体为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养殖池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是由无机物、非生命有机物与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原生动物等组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向变化会直接影响着养殖池塘水质的变化,养殖池塘的需要有平衡的态势,一般是通过加入微生物有益菌在水产养殖中主要有降解有机质、分解转化有害物质、平衡水体微生态、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
[0003]但是,在养殖池塘中,一般是直接加入微生物有益菌到池塘中的,所需要的微生物有益菌原料过多,提高了养殖成本,且在池塘中的微生物有益菌需要氧气繁殖,池塘可能缺氧造成微生物有益菌的繁殖停止,从而造成了池塘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设备,包括机架、净化箱和培养箱,所述净化箱固定连接于机架底部表面一侧,所述培养箱固定连接于机架底部表面另一侧,所述培养箱顶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轴,且所述转轴底端延伸至培养箱内腔底部,所述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机架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输氧机和物料箱,所述输氧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底端延伸至培养箱内腔顶部,且所述输氧管底端固定安装有输氧喷头,所述输氧喷头设有若干,所述物料箱底端固定连接有物料管,所述培养箱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
[0006]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内壁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过滤层、除磷层和除藻层,所述过滤层位于除磷层和除藻层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机架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机架靠近净化箱一侧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水管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物料管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
[0009]优选的,所述净化箱一侧设有箱门,所述箱门和净化箱之间镶嵌有密封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机架、净化箱的配合,打开第二水泵,第二水抽取水体中的水到净化箱中内腔顶部,抽取中的水经过过滤层、除磷层和除藻层流入到净化箱内腔底部,抽取的水通过过滤层过滤了水中的较大的颗粒杂质,通过除磷层可吸附水中的磷元素,除藻层
内中苔藓和秸秆释放的化感物质到水中可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经过净化的水重新流入到水体中,可起到到抑制藻类的效果,从而达到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0012]2、本技术通过机架、净化箱和培养箱的配合,打开第一水泵,第一水泵输入端通过第一出水管抽取净化箱中经过净化的水,水再由进水管进入到培养箱中,打开电机、输氧机和第二阀门,物料箱中的微生物制剂和营养液经过物料管流入到培养箱中,从而可使水中的微生物活菌大量繁殖,输氧机中的氧气经过输氧管再经过输氧喷头中对培养箱内的水进行输氧,通过打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对培养箱中的水搅拌,从而可使微生物制剂和氧气与水充分接触,从而可提高对水中微生物活菌繁殖的速率,待水在培养一段时间后,打开第一阀门将配培植后的水流入到水体中,通过水中的微生物活菌群对水体中的有机物降解,从而可通过少量的微生物制剂可培植出大量的微生物活菌,节约了物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净化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培养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净化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

机架;20

净化箱;201

箱门;21

第一水泵;22

第二水泵; 23

抽水管;24

安装板;241

过滤层;2411

除磷层;243

除藻层;25

第一出水管;26

进水管;30

培养箱;31

第二出水管;311

第一阀门;32

电机; 33

转轴;34

搅拌叶片;40

输氧机;41

输氧管;411

输氧喷头;50

物料箱; 51

物料管;511

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设备,包括机架10、净化箱20和培养箱30。
[0020]其中,所述净化箱20固定连接于机架10底部表面一侧,所述培养箱30 固定连接于机架10底部表面另一侧,所述培养箱30顶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电机32,所述电机32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轴33,且所述转轴33底端延伸至培养箱30内腔底部,所述转轴33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34,搅拌叶片34位于培养箱30内部中,且搅拌叶片34设有若干个,所述机架10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输氧机40和物料箱50,所述输氧机4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氧管41,所述输氧管41底端延伸至培养箱30内腔顶部,且所述输氧管41底端固定安装有输氧喷头411,所述输氧喷头411设有若干个,物料箱50中设有多种微生物制剂和相关的营养液,所述物料箱50底端固定连接有物料管51,所述培养箱30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31。
[0021]其中,所述净化箱20内壁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4,所述安装板24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过滤层241、除磷层2411和除藻层243,所述过滤层241位于除磷层2411和除藻层243上方。
[0022]其中,所述机架10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21,第一水泵21位于净化箱20和培养箱30之间,所述第一水泵21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25,第一出水管25一端贯穿至净化箱20内腔底部且位于除藻层243下方,所述第一水泵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6,进水管26一端贯穿至培养箱30内腔中,所述机架10靠近净化箱20一侧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净化箱(20)和培养箱(30),所述净化箱(20)固定连接于机架(10)底部表面一侧,所述培养箱(30)固定连接于机架(10)底部表面另一侧,所述培养箱(30)顶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电机(32),所述电机(32)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轴(33),且所述转轴(33)底端延伸至培养箱(30)内腔底部,所述转轴(33)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34),所述机架(10)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输氧机(40)和物料箱(50),所述输氧机(4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氧管(41),所述输氧管(41)底端延伸至培养箱(30)内腔顶部,且所述输氧管(41)底端固定安装有输氧喷头(411),所述输氧喷头(411)设有若干,所述物料箱(50)底端固定连接有物料管(51),所述培养箱(30)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体微生物活菌培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20)内壁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河峰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澳可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